分享

第一次离家上学的中秋节

 大虎妞日记 2024-08-28 发布于山东
又到了一年一度家长送别孩子的时段。

那年八月底,在把我娃送到学校后返回日照的路上,我在车上忍不住哭得像当时上海的暴雨一样,涕泪磅礴,昏天暗地。
一个大老爷们同情地说:
哎呀,每年孩子开学没几天就赶上中秋节,你说说哪个当娘的不难受,当年俺老婆抱着俺儿也是哭得嗷嗷地。

现在想想当时的情景,会觉得有些好笑,但是当时就是忍不住哭,因为第一次要和孩子分别那么久,不舍得,而且分别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要独自在外度过。
后来,便逐渐习惯了这些,不仅是作为母亲的自己习惯了,那小子在外过一些节日也习惯了,人家也不孤单,有同学,更有女朋友陪伴。

所以说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当家长的无需过分惦念。

今中午在食堂吃饭时,跟同事回忆起当年我们第一次在外上学的第一个中秋节。同事当年在济南读书,上的是媲美当今211985的小中专,初中刚毕业,十五六岁的年龄。

头一次离家,头一次独自在异乡过中国人最注重的团圆节之一——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那种心情肯定不好受。
他们的班主任,也是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没多久的年轻人,为了让这帮小弟弟小妹妹不那么想家,不那么情绪低落,便带着他们去爬千佛山,夜爬千佛山。

你们班主任真好呀。我由衷地赞美道。
是呀,他还带着我们去爬泰山,夜爬泰山,到山顶上看日出。同事笑眯眯地说,说自己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爬泰山,就是当年班主任领着从济南去泰安爬的那次,回来后,腿肚子疼得上楼梯都困难。

那时候我们的班主任真是充满活力,有胆量和魄力,带着全班四十多个十五六岁的未成年夜爬泰山,现在想想都觉得勇气可嘉。
可以感觉出来这些往事,从那时起就已经刻在同事岁月的DNA里,每每想起来时都会觉得美好和温暖。

在我的记忆中,也是有着类似的故事。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外出上学第一个中秋节学校发的月饼,是又干又硬的五仁月饼,我还记得老乡们约着去泰山上看月亮(我们学校就在泰安),但我没去。那个中秋节与国庆假期就差一天,我大约是回家了,回家享受爸爸妈妈姐姐弟弟给我的优待了——妈妈总会把又大又好看的苹果和好吃的给我留着。

上学后的第一次爬泰山,也是我们班主任组织的,彼时的他亦是刚走出校门没多久的小年轻,意气风发,领着年龄就差三五岁的我们爬上了那座驰名中外的五岳至尊的泰山。

那时候的班主任和那时候的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虚拟游戏,就像《从前慢》那样“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都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在真实的空间里真实地体验青春岁月。

有了网络和手机的大学生活,像是更加丰富多彩,却又像是更让人孤独了,不知道现在的大学里,班主任(现在叫辅导员)是不是还像从前一样融入到学生中间,带着同学们一起出去户外活动。

曾听不止一个大学的学生说过,他们一个学期见到辅导员的机会是少之又少,每每听到这样的话,便会替孩子们郁闷。

现在的大学校园,虽然物质条件上肯定比曾经的大学进步了许多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失去了很多师生间同学间的情谊,在这一网搞定所有的人际交往模式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