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思邈的一个动作,明目亮眼,养心醒脑,调五脏,还能延年益寿!

 花无缺3myj1j3d 2024-08-29 发布于江苏

图片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当今的生活,眼睛更加忙碌了,在超负荷的工作下,眼睛更容易出现干涩、疲劳、痒痛、红肿等不适,甚至诱发各种眼病。
有句老话“目宜常运眼不花”,就是眼睛要经常运动,即运目。运目能促使眼部精、气、血充盈,津液滋生,神水充足,眼球得以濡润,从而起到消除“内障”“外翳”,不易发生眼疾

图片

《灵枢·大惑论》曰“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古人所指的“心”,实际包含了人的大脑思维活动。就是说,运目还有宁心、安神,促使大脑清晰,精力充沛的效果。
药王孙思邈所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对于目常运也有相应的文字记载“摩两手以治双目,久之,令人目自明。”“每夕行气毕,叩齿、摩眼、押(拔头)、拔耳、挽发、放腰,然后掣足仰振,数八十九十而止”,通过对眼睛的按摩和左右转动,达到保护眼睛,明目的目的
明朝的养生家,冷谦,根据前人以及自己的养生健身经验,写了这本《修龄要旨》的养生专著,在书中的起居调摄篇,记载“平明睡觉,先醒心,后醒眼,两手搓热,熨眼数十遍,以睛左旋右旋各九遍,闭住少顷,忽大睁开,却除风火。”冷谦注重“目宜常运”将其称为运睛。

图片

从以上内容来看,运目实则好处多多,属于养生的一种方法,特别对视力有改善的作用。在这里特别提醒一下大家,运目虽好,但是有些人却不适合,比如有高度近视、玻璃体后脱离等人。
具体做法
1.静坐闭目,放松颈肩,深呼吸,吐出浊气,连续3次,5分钟后用力睁开眼睛,双眼从右向左看,然后恢复平视,如此反复10次;尽力使双眼从左向右看,然后恢复平视,如此反复10次。运目时,动作要缓慢,思想集中,呼吸平稳。
2.摩擦两掌,让手心发热,熨贴在两眼睛上,然后用两手大拇,轻轻摩擦揩眼,按揉眼周的穴位。
3.远眺,有近逐步往远处看,停留片刻,再把视线有远处逐步移近。
以上的动作可以循环做,一天可做4-5次,可以保护视力,预防眼疾,头脑清晰,人也精神。

图片

动作分析
转动眼珠:能调动眼部血液循环,让血液充分的滋养眼球,使眼球的气血充足,让眼睛明亮有光彩。
摩擦两掌,熨贴在两眼睛上,说白了就是热敷,有温通阳气,明目提神的作用。中医名著《诸病源侯论》里说:“鸡鸣,以两手相摩令热,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
远眺能够调节视网膜细胞的功能,对促进视力恢复很有好处。特别是眺望绿色植物,对缓解视觉疲劳作用更为明显。
眼睛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五个部分,分别对应脾、心、肺、肝、肾五脏,故有“眼通五脏,气贯五轮”,视物变清明,说明五脏逐渐健旺,气血津液充盈,身体强壮,延年益寿!

图片

坚持运目锻炼法,带动全身的气血运行到头面部,经络随气运行,此时气血的运行主要是在头面经脉的部分,面部经络运行通畅,自然可缓解眼部的疾病,改善长时间用眼出现的眼干、眼涩、眼花、流眼泪。
再次提醒一下大家,有高度近视、玻璃体后脱离的人,不适合运目,转动眼球,容易导致视网膜脱落,千万要记住。
不能做运目的朋友,可以做热敷,促进眼部周围的血液循环,加快眼部代谢,中医讲“目受血而能视”,也可以促使眼睛明亮,对眼睛也没有伤害。                                          





         凡是有眼病的朋友,咨询免费







我是中医眼科医生宋立,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多年,擅长中医调理各种眼疾及疑难杂症,很高兴与大家在此平台分享我多年的经验,希望大家少走弯路,早日康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