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临汾——古城汾城

 摘文缘 2024-09-05 发布于山西

从临汾去汾城最便捷的交通就是,先乘坐动车到襄汾西站,然后打车前往,打车费在20元以内。

汾城古城看点:

关于汾城,这里曾经是唐朝时期的古太平城,尉迟恭的封地,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城内现存有金大定二十三年到清末的建筑遗构12处40余座。

可以说整个汾城古城是山西古城里面古建筑丰富且最原生态的一座古城。

汾城古城区域不大,通过步行就可以打卡完城内的古建筑,除了汾城文庙和汾城城隍庙,还可以重点关注鉴察坊,城墙,鼓楼,学前塔,社稷庙,洪济桥

1、汾城城隍庙

这是汾城古建筑,也是城内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年,过去每届太平县令到任都会按规定斋戒拜谒,每逢水旱疫疾也都会前往祷告平安。

现存的建筑主要是明天启七年建造的遗存,整体呈“凸”字形,从前往后分别是影壁、石旗杆、二牌坊、山门、过亭舞台、献亭、大殿;两侧还有钟鼓楼和西庑。

影壁和屋面的琉璃都是明代的遗存,山门和戏台的木斗拱层层叠叠特别精美,正殿和献亭也都是明代的遗存,可以说汾城城隍庙是一座比较原滋原味的明代建筑群。

在山门对面的影壁上还可以看到有趣的对联:“人化物物化人人物无穷,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

汾城城隍庙对面就是汾城文庙,中间的过道立有两座明代的木牌坊,分别为“鉴察坊”“翊镇坊”,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当地人骑着车穿行其中,仿佛诉说着“金襄陵,银太平”的岁月。

“鉴察坊”的旁边就是文庙的北门,文庙创建于唐朝,元代至元六年重建,明、清两代屡有修葺。

文庙现存主要建筑有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等,并且在旁边还有文昌庙、试院、文前塔等,都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可以说在汾城文庙在县级文庙建筑群中属于比较罕见。

最喜欢的建筑还是明正德年间的棂星门,为三间四柱三楼石坊式,仿木构石雕庑殿顶,中间做成了屋形脊刹。

棂星门的前侧还有试院,也就是曾经考生考试的地方,据《太平县志》记录,宋代至清代,汾城这里共出了47名进士、316名举人、179名贡生、34名拔贡、47名例贡、172名岁贡,可见这里自古就非常注重学习。

试院前侧还有文前塔,为一座明代的塔,曾经是古太平县为祈太平文风蔚盛而修建。

从文前塔的旁边过道往东走还可以看到鼓楼,位于城内十字街中心,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民国二十四年两度重修,不过如今看到的古楼很新。

看完鼓楼后,不少人就急着离开汾城,其实不然,在鼓楼的南侧还有两座列入国保单位的古建筑,一座是位于老卫生院内的社稷庙,比较遗憾的是卫生院门关着,未能进入,错过了里面精美的木雕。

老卫生院南侧有条小道,往里走就可以看到另一座国保-洪济桥,是一座建造于金大定23年的五间木石结构的廊桥,可以南方廊桥很多,但北方这样的廊桥却很少见,因此非常推荐大家细细看,尤其是这座桥还被当地人使用,每天往来的当地人继续演绎着汾城的生活。

这座小城,千年来一直生生不息。汾城也会进入旅游开发,趁它还原生态,赶紧来看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