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塘坊边土地论其道(劉萬鹤/字軍懐)

 Bqfljh8698ATSG 2024-09-05 发布于湖南

话说塘坊边土地论其道

劉萬鹤/字軍懐

塘坊边土地处于湖南省宝庆府学道坪乡(1950年设,前期宝庆府安平乡一都据点)等。辖刘家老屋、刘家新屋、刘家接壤街道坊、刘家冲田塘、牛背垄、藜美堂、碟子塘、骡子排、丛山塘、余庆堂、虎形山、凤形山、高家山、盘塘山、鹧鸪山、吉安塘山、油铺山等地域,接壤楠木村、天平村、罗丰村、花亭凹、红星雅安堂、黄金村及排上李、杉树坪,古有霊官庙王。地域方圆约九百五十八亩余地。

   话说塘坊边土地咧,塘坊边是古地名。从古至今街坊前有一口较大的塘,习惯称屋面塘。在伍佰八拾多年前,劉氏鼻祖慶福公子五仁應公携黄氏夫人自双江桥迁徙而来,近塘安居兴业、繁衍子孙,自然形成刘家接壤街道坊。塘也,即塘坝等小型蓄水的池塘,亦可养鱼,亦可饮用,亦可浇灌农田,可谓鱼米之乡。塘还可以给过往客商短暂休息提供茶水的地方。旧事官差路过塘坊边即可夜晚借宿。中间古驿道都用石板铺成,连通宝庆府与长沙,宽的部位二人骑马可并排通过,窄的部位也能骑马抬轿通过。南北古驿道可供商贩、脚夫等住宿,温馨舒适、高雅精致、富丽堂皇、气势飞鸿。早期十里即为塘,在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起设坊、乡、巷。“坊”亦曰行政级别。坊在旧时标榜功德的建筑物。塘坊边土地由此而得名。 

  新中国建立后兴修娄邵铁路横穿塘坊边石板铺成的潭邵古驿道的路段。村乔迁铁路后山岗安居与拓展。 潭邵古驿道上的塘坊边新建了公路和铁路,南及两市塘、大禾塘、昭阳候原址及邵东高铁火车站;北接廉桥火车站、廉桥松龄堂及前进饭店、廉桥药都大夏西连徐家铺木材市场;东有牛克祖、火厂坪、流光岭、霊官殿、皇帝岭及南岳祝融峰衡山。可见塘坊边的周边环境宜人,出行方便快捷。百度地图、久久卫星地图均可获取相关信息,包括位置图、交通指引让您轻松知晓宝地。

北宋诗人刘述诗云:“竹阁寒相倚,云窗晓共开。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声响风随箨,阴移石上苔。廷留更清夜,待月露盈杯。

        塘坊边土地域内由学堂坪刘氏族人主导,建有霊官庙王和学堂書院周边有赵、蒋、李、唐、黄、尹氏族人和谐相处,亦乃姻亲结缘邻里。无论“霊官庙王”还是“学道坪”方言念为“学堂坪”都与道家文化息息相关。很多道教宫观还专门修建了宫庙王殿,塑了宫像。武当山元和观也配置了霊官像,同声告曰:愿从太子学道、得道者多助”。人们把霊官裆成火神,所以官像就是火神的模样,火神庙供奉着。先天主将,一炁神君。都天纠罚大官,三界无私猛吏将。金睛朱发,号三五火雷公。凤嘴银牙,统百万貔貅神将。飞腾云雾,号令雷霆。降雨开晴,驱邪治病。

学道者亦论其“道”:则悟道,当以无为养神,含光藏辉。道之概念,亦是老子对于中华文化之杰出贡献。伏羲立象,老子立道。不过,老子担心世人执着于道,又明确强调“道”的不可言说。“问余道来无余说,云在青山水在”。是说真正的道,没有那么的玄妙。正如云和水,云本来就在天边,水就在池塘装着,一切皆是如此的自然而然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丰富的表达之一。万物之理,古人称之为“道”。“道”学又称为理学,是宋明时期思想界最重要的学术流派。道学之名源于北宋时期;而道学被改称理学,则是在南宋时期。“道”学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源于老子创立的有关道的学说,它包括哲学的道家、宗教学的道教以及属于人体生命科学范围的内丹学。中国古文献中凡较严肃的学术分类或艺文志书,皆以儒、道并举;从未有哪家文学流派将儒家学说称为“道学”者。

道为万物之始。真正的道不在言谈之中,是需要虔心体悟的。道无形无象,其用无尽;道不远人,无处不在。修道悟道,应该永远在路上。道是无,也是有;道是善,也是恶;道是美,也是丑;道是虚,也是实;道是真,也是假……道不是对立的,万事万物皆是一体两面。“有”和“无”是《道德经》之关健,无为道之本,有为道之表“无中生有”。一切万事万物之总根源是“无”,常常站在无之角度去观,方得品味天地之妙,洞察生命之真。

“道”是神明的根源,人们只有用道德涵养五气,心里能守住一,才能掌握住道术。道术是根据道而采用的策略、方法,是心气按规律活动的结果。精神是道术的使者。

 

人类了解各类事物,要通过心的思考而运用“道”术判断;如果没有道术,一定不会通达。五脏精气得到培养,使精神保持镇静专一。这便叫做“化”,即合符造化的精妙境界。五脏精气达到了化的境界,便产生志向、思想、精神、道德,精神是统一管理这四者的。宁静平和便可以养气,养气便可以使得志向、思想、精神、道德四者获得和谐,永不衰败,向四方散发威势。长存不散,这便叫做一身达到了神化的境界,这种人叫真人。真人,是跟天与道合一的,真人能够坚守“一”,而且产生并养育万物,怀着上天之心,施行道德,真人是用无为之道指导思想而发出威势的人。通过专心学习磨炼而掌握道的人,叫做圣人。圣人是触类旁通而掌握道的。精神旺盛充沛,才能培养志向。道是无限的,而德是有限的。由此引申到做人办事上,“德”最初指的就是人的立身之本,处事之位。体,人之本也。“心之在体,君之位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天道支持人的勤劳奋进。一个人只有肯努力,才能获得上天的垂青,实现人生的价值。“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人只有像大地一样厚实宽广,才能像大地一样承载万物、生长万物。 厚道的人,为人朴实厚重。他们为人真挚,做人做事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一是一,二是二。他们不会投机取巧,也不会斤斤计较。做人踏实,做事靠谱。有气度,有担当。

光武帝刘秀就是勇于担当的帝皇:故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广地”和“广德”两个概念。前者不难理解,就是扩大可控制的地盘。“广德”的含义融入“仁义”的观念,老子曰:仁者,人之所慕也,义者,人之所高也。为人所慕,为人所高,或身死国亡者,不周於时也。故知仁义而不知世权者,不达於道也。徒高仁义之风,不识机权之变,无救败亡,五帝贵德,无为而治三王用义,诛暴宁民。五伯任力,任智力也。帝王之道施五伯之世,非其道也。故善否同,非誉在俗,趋行等,逆顺在时。言时代既异,治化不同,当五伯之时,行太古之道,犹胶柱调瑟,瘵渴饮鸩,实亦难矣。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行,即有以经於世矣。经,治常也。知天而不知人,即元以与俗交,知人而不知天,即无以与道游。知天知人,知俗知时,可以治世,可以道游也。学堂坪刘氏先祖字辈就沿用“五常”伦理,将“仁义礼智信”编入前二十五世字辈歌诀,彰显先祖“广德”身怀啊。

《管子》曾说:“德者道之舍”、“强不能徧立,智不能尽谋”意思是再强也不可能遍占天下地,再聪明也不能尽算人间事。对“德”的理解可追溯到老子的《道德经》,“德”先“道”后,这说明老子最重视的范畴:是“德”而不是“道”。“德”为具体的“事”,“道”为抽象的理。它讲的是从具体“事”里讲“道”,“道”孕于“德”中。在老子《道德经》中,形而上者曰“道”,形而下者曰“德”。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易乾》中说的“君子进德修业”,即“德”是“道”的具体物质载体,是具体事物的存在方式。

塘坊边土地,劉氏仁應公第十六世嗣孫劉氏荣鹗公、荣春公等八兄弟于清光绪十年甲申年间创办了"学堂書院",莘莘学子,游学宝庆、名登科举,且诲人不倦;在新中国初期将“学堂書院”更名为现在的学道坪学校,几经改建,已具规模,刘玉洁、刘阳葵、唐先节、金鼎银、邓全清、蒋新源、蒋唯物、赵珍莲等几十位老师先后在这里奉献了智慧,早在七十年代形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容纳在册师生千余人。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在学道坪学校茁壮成长,有的进了省城,有的踏进了北上广深、有的走出了国门;有的成了人民教师或地方官员,有的被录入国企央企施展才华,参与援外项目建设或验收工作,有的道就商界成了富豪。时至今日且无一贪官,都受益于遵“道”文化教育的成果。

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塘坊边有刘望星、刘尚松、刘松卿、刘有谱、刘有堂、刘万桐、刘石渠、刘金星等8名勇士为响应政府号召,跟随彭德怀领导的第39军130师389团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参与抗美援朝战争,唯有刘尚松烈士一人未能回家,其余人员均投身“娄邵铁路”建设工程。抗美援朝战争历时两年零九个月,三十九军作为首批入朝部队参加了整个战争全过程,歼灭包括2.8万美军在内的“联合国军”4万余人,为保护新中国的安宁、捍卫世界的和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形成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之际,党中央首次为在党党龄达到50周年及以上、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颁发的纪念章,塘坊边在党达到50周年仍至70余年且依然健在的老党员有刘丛生、[刘乔松]、刘石林、刘赵祝莲(刘望星夫人)等多名老党员代表接受荣誉纪念章,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汇聚全党为实现党的远景目标持续奋斗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塘坊边土地论其道,源于贯穿老子的“道”文化理念,东汉始帝刘秀之告诫,如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外如愚顽。“除情去欲,守中和。”此乃道之门户也。一如为人师者,须悟育人之道。专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以教为乐,而不为功名利禄等外物所累所困。以“无欲”之态度,以“无欲”之初衷却总得有为之结局。大智若愚,大音稀声,含而不露,智者所为。“常悟人生风云经,须知晓道德微轻;何必自高又自大,山外有山人外人”。认知了自我之渺小,是生命最大之修为也。厚道则谓之最高的精明,厚道之人,人人都愿意与之交往,这样的人让人感觉踏实、放心,打心底里信赖、敬重。厚道之人自带“真善”之贵气。坚持能够厚道待人,厚道处事,必定有福报享之,自古均有先例验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