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秋季新教材七上Unit3教材解读、语篇研读及单元育人蓝图

 Rps 2024-09-11 发布于吉林

优秀的教学设计一定建立在详细的教材分析之上,教材分析通常包括“单元教材分析”与“语篇研读”,下面对2024新教材Unit3进行单元整体教材分析和语篇研读: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整体分析是指,基于教材提供的全部内容的分析,即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课程内容六要素)

图片

1

主题

“人与自我”主题范畴下的“生活与学习”主题群——“多彩、安全、有意义的学校生活”子主题内容。(一级主题内容要求中的“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下的“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校园、社区环境与设施”子主题内容。)

2

语篇

【Opening page】是多模态语篇,包括图片、“Big Question”(大问题)、“Unit Goal”(单元目标)、以及针对单元首页有关“View”(看)的几个问题等单元引导性内容。

【 SectionA 】1b-1c是三段问路对话,引出询问方位和描述位置的句式及方位介词;【 SectionA 】2a是一段母子有关教室布置的对话【 Grammar Focus 】是一组多模态语篇(表格、挖空句型练习、配图短语篇等),聚焦“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there be 句型和介词短语。

【 SectionB 】1b是一封新媒体语篇(电子邮件)。

【Reading Plus】是一篇说明文(有关孟加拉国漂浮学校的介绍类短文)

【Project】是多模态语篇,包括图片、表格、书面语篇等。

3

.语言知识

【语音】1.四个后元音:/ɔː/ /ɒ/ /u:/ /ʊ/ ;2.多音节单词重音(Word stress)多音节单词重音通常在倒数第三个音节上,如:in·tere·sting/ˈɪntrəstɪŋ/。绝大数前后缀属于非重读,如:un·lu·cky/ʌnˈlʌki/,im·po·ssi·ble/ɪmˈpɒsəb(ə)l/;以-tion、-sion、-ic 等后缀结尾的多音节词,重音一般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如:in·for·ma·tion/ˌɪnfəˈmeɪʃn/,de·ci·sion/dɪˈsɪʒn/,mu·si·cal/ˈmjuːzɪkl。

图片

【词汇】1.会读、会拼、会用、能理解下列单词或短语:

表示建筑和设施的名词:hall,dinning hall, building, student center, gym, sports field, office, whiteboard, locker, drawer, bookcase, screen;

方位介词:in front of ,across from, at the back of, behind, between; 

形容词:smart, large, special, important, modern, amazing, delicious, similar; 

动词:put up, do exercises, raise, change, send, sound;

其他:notice, corner, flag, seat, yours, by for now

【语法】1.能正确运用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方位;2.能理解there be句型结构特征,及其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和用法。3.能正确使用there be句型和方位介词描述物品位置。

【语篇】1.理解电子邮件(E-mail)的写作目的、结构特征、语言特点和信息组织方式;2.理解there be存现句在语篇中的意义;3.理解方位介词的意义和用法。

【语用】1.在口语交际中使用委婉的语言提出请求、表达感谢及其回应;2.理解there be句型与“主语+be+介词短语”句型的异同。

4

文化知识

1.学习和理解不同国家的校园、教室设施布置差异(比如,中国学校“大容量教室”,英国教室“一排围坐”布置,孟加拉国的“漂浮学校”等);

2.学习和理解不同国家丰富而有差异的校园生活及其文化特征(中国学校周一升国旗活动等);

3.理解学校对每个学生的意义(A school is a place to start our dream.)。

5

语言技能

理解性技能(听、读、看)

1.识别有关谈论学校建筑、设施以及教室布置、物品摆放的对话语篇的主旨要点(如,听得懂学校建筑名词、方位介词、there be句型;在听力中学习多音节单词重音);

2.识别电子邮件和介绍类短篇的书面语篇的写作目的、结构特征、语言特点、信息组织方式和主旨大意,图片与文本的相互支撑证明关系;根据上下文推断形容词描述对象,猜测生词在具体语境的意义。

表达性技能(说、写)

1.围绕“My School”主题,和同伴展开有关校园建筑与设施的口头交流,完成谈论校园的交际任务;

2.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能按照空间顺序,用得体的语言询问方向、描述不同设施或物品的位置;

3.在介绍学校时正确使用there be句型和方位介词,注意there be句型的“就近原则”。

6

学习策略

【元认知策略】列出清晰的学习目标(如谈论学校场所、描述教室物品位置、使用特定there be句型和方位介词等),明确学习方向;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合作探寻校园之美。

【认知策略】对相关词汇(场所设施名词、方位介词等)分类记忆;通过实际应用巩固'there be'结构;按照空间顺序(先整体再细节)描述校园和教室;在阅读中关联校园生活实际,激活并关联已知。

【交际策略】谈论和介绍自己的学校,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表达);分享喜欢的学校场所,提高信息交换和对话技能(信息交换);解释为什么喜欢某些地方,培养表达观点和进行简单论证的能力(描述解释)。

【情感管理策略】将学习内容与个人经历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相关性和兴趣;

通过讨论在学校喜欢的事,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从熟悉的话题(自己的学校)开始,有助于建立学生的语言使用自信。

语篇研读

语篇研读通常从语篇的主题与内容(what),作者写作意图、旨在表达的态度与价值观(why),语篇文本特征、结构、语言特点等(how)三个方面分析。

what层面,要梳理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涉及了哪些关键概念或主题?目的是确定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信息。

why层面,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动机。要弄清楚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作者想要传达什么信息或观点?这篇文章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

how层面,分析作者如何组织和呈现信息,以及使用了哪些写作技巧。作者是如何组织文章结构的?作者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或修辞手法?作者如何使用语言来支持其观点?

what、why、how(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语篇研读分析法也称作“2w1h”语篇分析,这种语篇研读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结构化思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来组织阅读和分析过程。

全面性:涵盖了文本的内容、目的和方法三个关键方面。

批判性思维:鼓励学习者不仅理解文本内容,还要思考作者的意图和写作策略。

深度理解:通过回答这三个核心问题,读者可以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文本和学习目标调整问题的具体内容。

下面使用“2w1h”语篇分析法对Unit3各个语篇做以下分析:

1

语篇一

语篇一:(Opening page)多模态语篇(如上图)

【What】 1.呈现单元主题:“人与自我”——“生活与学习”——“多彩、安全、有意义的学校生活”(“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下的“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校园、社区环境与设施”);2.介绍了单元“大问题”、“目标”以及看图思考。(如何描述学校中的不同地点及其位置,如何使用there be结构和方位介词来描述位置,以及如何介绍和谈论自己的学校。学生还会被引导去描述自己喜欢的学校地点并解释原因。)

【Why】旨在激发学生对“学校”这个主题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学校生活,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通过图片和问题,帮助学生将个人经验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

【How】1.提出单元主题、目标和主要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2.列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括谈论学校的地方、描述位置、介绍学校等。3.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2

语篇二

图片

语篇二(Section A 1b):日常对话

【What】三个关于校园场所问路的对话语篇。Ella寻找她的教室,Peter寻找Ms Gao的办公室,Emma寻找学生中心,分别使用方位介词“behind” “across from”“between...and...”描述位置。

【Why】通过真实的对话,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培养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使用方位词描述位置,提升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用礼貌委婉的语气提出请求并道谢,提升综合素养。

【How】1.学习如何使用方位词描述学校中的不同地点及其位置,第三个对话引入there be句型。2.使用重复词汇(如“office”“ teachers' building”等)或代词“it”,确保语篇的连贯性。

3

语篇三

图片

语篇三(Section A 2a):母子家庭对话

【What】Peter和妈妈关于新教室的讨论。Peter描述了教室的布局和设施,包括学生桌椅、教师桌、智能白板和黑板的位置,以及教室内没有储物柜的情况。

【Why】通过使用方位词和there be描述教室物品的位置和数量,学习如何描述教室的布局和设施,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英语交流的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教室环境,培养其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How】用问答形式自然地连接各个句子和信息;“总-分”结构,先描述教室总体布局(学生桌椅和教师桌的位置);再描述教室内的特殊设施(智能白板和后面的黑板),以及细节(教室内是否有储物柜及其替代方案)。

4

语篇四

图片

语篇四(Grammar Focus -3c):多模态语篇

【What】3a提供例句,聚焦where特殊疑问句和there be结构学习;3b注重there be句型be动词练习;3c重点是看图选择适当介词,完成对英国教室物品位置的描述;3d引导学生讨论自己教室与3c中描述的教室的不同之处。

【Why】通过具体的语法练习和对话示例,帮助学生掌握描述位置的语言结构,提升其在实际生活中描述和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描述和对比英国的教室环境,增强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和互动。

【How】通过“练习-应用模式”,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交流中。

5

语篇五

图片

语篇五(Section B 1b):应用文(电子邮件)

【What】这篇文章是Peter对Flora的邮件回复,描述了新学校的环境和设施位置,包括运动场、教学楼和食堂等。Peter还分享了他在学校的日常活动和他喜欢的地方,以及对这些地方的评价。

【Why】通过英国学生Peter的视角描述新学校的环境和设施,表达了对中国新学校的喜爱和满意,同时也展示了学校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珍惜和享受学校生活,培养他们对学校环境的热爱和归属感。

【How】总-分结构,开头感谢Flora的邮件,并回答她的问题;主体部分详细描述新学校的环境和设施,结尾询问Flora的学校情况。使用一般现在时来描述学校的环境和设施,使用连接词如“next to”、“behind”、“across from”等来描述各个地方的位置关系,确保信息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6

语篇六

图片

语篇六( Reading plus):描述性记叙文(介绍类说明文)

【What】Sadia Khatun介绍了孟加拉国的一种特殊的学校形式——“漂浮学校”,由于雨季道路难行,学生们在船上上课,船既是交通工具又是教室。文章详细描述了浮动学校的设施和上课情况。

【Why】通过描述浮动学校的情况,展示了孟加拉国在特殊地理环境下教育的创新解决方案,漂浮学校为洪水泛滥区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学习场所,满足了他们接受教育的需求。也表达了学生对这种学校形式的喜爱和满意,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珍惜和享受学校生活,培养他们对学校环境的热爱和归属感。

【How】总-分-总模式:作者先概括介绍浮动学校的概念,然后详细描述浮动学校的设施和上课情况,最后表达对浮动学校的喜爱。使用一般现在时来描述浮动学校的情况,用连接词如“so”“and”“at the same time”等来描述各个细节,确保信息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补充素材:为什么孟加拉国有“漂浮学校”?

问了AI,得到以下信息:

地理环境因素

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为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冲积平原,河网密布,地势低洼且多河流、湖泊及洪水泛滥区。在雨季,洪水常常淹没大片地区,传统的学校很容易被洪水破坏,无法正常开展教学活动。漂浮学校可以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升降,适应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确保在洪水期间教育活动也能持续进行。

教育需求 

1. 孟加拉国重视教育,民众对教育的需求强烈。即使在洪水频发的地区,也不能让孩子们长时间中断学业。漂浮学校为这些地区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学习场所,满足了他们接受教育的需求。

2. 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漂浮学校可能是他们唯一能够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些学校可以覆盖到传统学校难以到达的地区,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

创新解决方案

漂浮学校是一种创新的教育解决方案。它不仅解决了洪水带来的问题,还为教育资源的分配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独特的学校形式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和支持,为孟加拉国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7

语篇七

图片

语篇七(Project):应用文,项目活动指南

【What】通过“展示介绍学校”项目活动,指导学生如何向来访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学生需要绘制学校地图、计划参观路线,并进行实际的导览练习。最后,学生需要反思自己的单元学习表现。

【Why】Project是新教材新增内容,是Section A与Section B语言学习的综合运用,打通知识学习与生活应用。通过介绍和导览学校,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并增强他们对学校环境的了解、热爱、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How】任务驱动模式,通过一系列任务(绘制地图、计划路线、练习导览、进行展示、反思评估),引导学生逐步完成项目活动。

育人蓝图


在以上单元教材分析与语篇研读基础上,确定以下单元育人蓝图:

图片

单元教材分析、语篇研读和单元育人蓝图,对本单元教什么内容、为什么教、如何教指明方向。也为确定单元目标、评估证据和各课时活动奠定基础(需针对教班级学生做学情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