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途鱼鲜野饭甜

 鲸鱼腹 2024-09-15 发布于广东

  旅途少不了餐饮,对一些朋友来说,甚至探寻美食就是旅行的目的之一。但我坦承自己是算不上老饕,首要还是观光,当然也不会拒绝美食,但做行程计划时确亦很少去考虑菜肴的因素。而且,我自以为,美食还是以家乡的好,这是与生俱来、由小滋养而成的口味,称赞别的哪处地方如何的好吃,可能更多只是出于礼貌。又或者是心里先默认家乡的不参与比较,只是单说旅途中所遇到的,这个地方、这个餐馆、这道菜肴已经很不错了。而我这篇就是说说当中印象深刻的美味——

  94年冬,背包到东北,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感受北国那凛冽刺骨的冷。身上的衣服都是广州平时穿的,只是多加两件而已,风雪中,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大丰满看树挂,帽檐下围巾上呵气结成的霜都快模糊了眼睛,冷的快崩溃时,看到有人群在松花湖面上凿冰打鱼,头次遇到这种场面,非常新奇,就向他们买了一大条湖鱼,15块钱,一出水就冻成了冰棒。后来找了家餐馆加工,令我难忘的是,伙计和老板居然争论了半天,是红烧还是清炖好?结果,各做一半,一鱼两吃,收加工费5元。当一口热乎乎的鱼汤下肚,我又还魂了,分明感受到一道暖流从嘴到胃,那口鲜,无与伦比!

  第一次爬黄山,在山脚认识了一位广西的驴友叫阿标,很投契,决定搭伙结伴。前一天晚上两人计议,说山上餐饮很贵,不如搞点熟食带上山去。说干就干,问店老板有什么合适的,说后巷养着鸡,那正好,去摸了宰杀干净,合计白切最便捷,于是煮了锅水烫了,再用冷水一过,行了,又剁好蒜蓉姜丝,用袋子都包好。临走时瞥见柜台有扁平装二锅头,每人又揣上一瓶。第二天一早,开始登山,从慈光阁步行上去,那时没有封山轮休之说,一天可以走完天都、莲花、光明顶,再在北海一带歇宿。那天中午时上到玉屏峰,寻了处幽静凉快的大石头,解开鸡来,撕成两半,一人一边,风味冠绝,再怀里把酒取出,那个真是豪气干云。

  99年到河套一带旅行,找到一位向导准备到中卫雇骆驼进腾格里漠,最难得的是这向导居然是位漂亮的小姐姐,叫虞思佳(音),带我们到银川郊外一家餐馆,专门去吃羊肉泡馍,她说这是全宁夏最好的。果然,肉质鲜嫩,汤底浓郁,回味无穷,她让我看着她的样子把馍掰成小块小块泡到汤碗里,我呢,是看多久都愿意。

  但还有更好的羊肉汤,有次从塔县到喀什,途中打尖,路边一家叫“阿丽木汗”的简陋小店,柯尔克孜族的女掌柜,直让我想起周淮安见到金镶玉时所道的:金壁生辉玉玲珑。她家浓汤里卧了一大块羊肉,炖得烂熟,汤可以随便加,再配一个厚实的窝窝馕,馕坚硬如石,但掰开来泡到汤里,立时化为神奇,暖胃耐饥,美味非常。

  然而,我吃过最滋味的羊肉,却是在尼泊尔。在索拉哈让客栈伙计找来2公斤当地的新鲜羊肉,750卢比/公斤,很划得来,用最简单的做法,水煮,连汤带肉端上来,就在河边的亭子里夜宵,那肉质极鲜嫩。当然,还有酒,尼泊尔的威士忌,有只Royal牌子的不错,记得加冰。我们把灯也关了,因为一亮灯,头上就扑满飞蛾,客栈有点偏僻,四野只有虫鸣蛙叫,河中有时也有鳄鱼翻身发出的闷响,许是闻香而来。之后,在纳嘉阔特,又尝试了另一种做法,纳嘉阔特位于谷地的东北,是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观景台,让旅馆又去搞了一点羊肉,这次是焖,放了些很象树叶的香料,做得出奇的美味,至今想起仍忍不住咽口水。

  又有年在潍坊,从十笏园出来过了向阳路,有家城隍庙火烧店,门面素得绝不会让人多瞧一眼,里头小凳小桌,杂乱随意。一个大汉蹲在地上,一手端着碗豆腐脑,另一手夹一个捏一个火烧,正吃得起劲,以我的经验蹲着味道确是会好些。灶旁是店家两夫妇,麻利的擀面、和馅、做饼、下炉,不见停手也不见忙乱,不时有顾客来帮衬,不见间断也不见排队。我要了两个肉火烧,六毛钱一个,用瓦碟盛了一个给我,另一个还要稍等。热乎乎的,一口下去,烤饼的焦香在口腔四逸,肉馅的酱汁在牙缝渗溅。第二口下去,才觉得烫手,口尤不舍,咬住饼,撤了双手来缓一缓。之后十多二十年,我再没吃到这么好的火烧了。

  05年在恩施,从马者沿河谷徒步到沐抚,午间饥肠辘辘,向老乡打听附近有无饭铺,那显然是没有的,而我们也得到了期待中的回答,那老乡,叫老谭,一挥手:“来,到我家里吃!”说要付点饭钱,不耐烦了,说不可能要客人的钱,转身领着我们往家里去。他把锄头往墙上一靠,招呼我们随便坐,又打发老婆赶紧去做饭。小煤炉上热了一锅土豆香菇炖腊肉,肉是自家腊的,切得大块大块,还有腌萝卜和辣子作配菜,那腊肉真是香,味道好极了。又捧出一缸苞谷酒,里头放了党參、枸子等药材,每人满了一杯,却不强求,说随意。我们聊起本处风土人情、山川物候,还给夫妇俩拍了些照,说家里的两个孩子,一个在广东打工,一个在恩施念书,都很长进,老谭是充满自豪。

  建始的景阳镇,枕着清江边,当年下游还未筑好坝,未曾淹入江底,从大路上要经一条吊索桥过去。我们找到一家菜馆,门是掩着的,招牌躲在檐棚下。推门进去,只有两张桌子,一位大姐,看起来象老板娘,模样蛮好看的,手机佩在腕上,干事麻利,说话爽快。她告诉我这里只吃鱼,我说行,我就是要吃鱼,她说每人40块,全由她来张罗,我边说好啊边往厨房里钻。猛见一位大嫂正奋力提着一条巨大的江鲢,足有两三尺长,身粗头大,尾巴还在乱摆,出其不意把我吓了一跳,说时迟,那时快,大嫂已手起刀落,把鲢鱼砍成两段,倒在砧上,鱼头和鱼尾尤在脉动不止,惊得我嘴巴半天没合上。馆子里就三个女人打理,漂亮的老板娘、掌厨的大嫂、还有一位打下手的小妹。我待在厨里,边看她们干活,边和她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说了些渔船的事、景阳镇的搬迁、生意的好坏。老板娘手指窗外,云端里是巍巍北壁,说,那就是景阳关。一大锅鱼燉好了,架在小炉子上,还另外搭配了几样小菜,这顿鱼宴我们从中午一直吃到下午三点。

  在兴义的下纳灰村,也连吃过三顿鱼,我简直是入迷了。鱼是盘江鱼,都是鲜活的,切块,下到酸汤火锅里,极是鲜美,而那汤底自然所谓秘制,酸辣开胃,滚烫舒爽。还有一个灵魂蘸料,是木姜子油,大爱,后来回家还网购过好几瓶,但却怎么都回不到当日在下纳灰的滋味。

  还有年和父亲到桂林旅游,去海洋乡看银杏,在大桐木湾,帮儭一农家吃午饭。房舍虽然简陋,但地方很大,楼顶是个大晒坪,厨房里是燃烧沼气,一根废日光管改作了观察气压的仪表,客厅的正中有个火塘,是冬天里用于烧柴取暖的。菜肴是黄焖土鸡,现杀现焖,味道棒极了,是我吃过的最好的黄焖鸡。父亲见桌上有个大玻璃瓶子浸着梅酒,便去给我俩各斟了一杯,这是我成年后,父子俩第一次出游,小时候是父亲带着我,而这次开始,则是我带着父亲。

  ……这些客途美食的往事,如歌、如画。过去,很少为美食拍照,胶卷时代,一趟旅行,充其量带6-8个胶卷,也就能拍两百来张照片,实在舍不得用在餐饮上,而现在回想是有点可惜了。领略风景,品尝美味,饮食确也是旅途中重要一元,也是探寻体验当地风土民俗、生活情趣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路上曾经的种种回忆,历历在目,其实菜肴的滋味可能模糊了,但此中的故事、情景,却历久弥新,隽永难忘。

    微信号:jing-yufu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