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可以说是当下很多人的一种生活常态。 一直坐着看似轻松,但如果你的坐姿是探头、弯腰、驼背、二郎腿,这样歪七扭八的坐姿加上久坐,实际上会对肩颈和腰造成很大的伤害。 28岁的小赵就是一个标准的“久坐族”,最近她工作忙起来连上厕所都顾不上了,坐在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 渐渐地,这种工作强度没保持多久,小赵就开始感到不适,身体健康亮起了“红灯”。 她的腰背部特别酸胀、麻痛,肩颈处还很僵硬,有时候稍微活动活动甚至能听到咔咔咔的响声,感觉像断了似的。 小赵现在稍微坐一会,腰就特别酸痛。有时候坐久了,腰都直不起来了,感觉自己“二三十的年龄,有着七八十的腰”。 其实久坐不仅仅会让你腰酸背痛,它伤害的是全身!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久坐”列为十大致死致病元凶之一。 到底要坐多久才算久坐? 其实不是坐 8 个小时才叫久,持续坐 90 分钟以上就可以算久坐行为。 也就是说,坐着或躺着玩两把游戏或看一部电影的时间,就已经算久坐了。 ![]() 那为什么久坐会腰酸背痛呢? 《黄帝内经》中提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其中的“久坐伤肉”,指的是久坐会伤脾。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是气血生化之源。久坐不动,脾胃虚弱了,人体气血运行就会缓慢,气血郁滞不通,我们就会感受到疼痛。 那为什么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有咔咔声呢? 我们可以想一想汽车是不是在零件老化,缺少润滑油的情况下会发出咣哧咣哧的声音呢? 而且时间久了还会造成零件过度损耗,继而出现耗油量变大,半路抛锚,莫名熄火等情况。 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肩颈腰部僵硬,也是因为“润滑油”不够,对骨骼以及肌肉濡养不好导致的。 而这个“润滑油”其实就是我们身体里的津液。 津液对于肌肉的濡养长期不足,就会导致肌肉僵硬、疼痛。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所以脾胃功能下降,我们的津液不足,加上气血郁滞不通,就会容易导致我们腰酸肩颈疼。 另一方面,当机器出现问题异响的时,除了“润滑油”不足,还有零件本身的问题,对应到身体上,这个零件就是骨。 中医认为“肾主骨”,人的骨骼强健与否,由肾精气盈亏所决定。 同时,肾主收藏,能够“藏精而起亟”,起亟,即起而应付紧急或急切的需要,相当于应变、应激功能。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就好比是“现金流”,供我们平时使用,有剩余出来,就会以精的形式存到身体的银行,也就是肾里。 在身体遇到紧急问题或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时,就从肾里取出“存款”,帮助身体解决出现的状况。 而“腰为肾之府”,所以一旦银行存款空虚,肾气不足了,腰就容易不舒服。 ![]() 该怎么做才能缓解久坐造成的腰酸背痛呢? 1、减少久坐时间,改善坐姿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每坐30分钟至1小时起身伸伸懒腰、耸耸肩膀、活动腿部等。 尽量不要静坐超过50分钟,哪怕起来接个水、去趟厕所也可以。 平时坐的时候也尽量保持正确的坐姿。 2、艾灸穴位 艾灸是自古至今的扶阳第一法,能温通经络,改善身体内部的气血循环。 我们可以艾灸命门穴、肩井穴。 命门穴位于后腰部的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艾灸此处可强健肾气,更好地帮助身体收藏肾气,改善腰部不适等情况。 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在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艾灸此处能缓解肩颈紧张、僵硬的状态,有助于恢复到自然放松的状态。 3、吃两丸 金匮肾气丸化裁自《金匮要略》崔氏八味丸。 原方: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四两 薯蓣(山药)四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牡丹(去心)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炮)一两 (药方的使用须经医生辨证) 干地黄补津液、治烦热;山茱萸收敛强壮,配伍山药能够健胃强中;泽泻、茯苓帮助祛湿,桂枝振奋心脏功能,配合附子可以振奋全身机能。 附子理中丸化裁自《伤寒论》理中丸。在原方基础上,加入了制附子。 原方: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炙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 (药方的使用须经医生辨证) 附子为回阳首药,可扶阳破寒;干姜温中散寒;人参帮助脾胃运化吸收,炙甘草则健脾补益。 另外,我们可以多喝大米汤,一天3L,小口慢饮,可以很好地补充津液。 最后,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是时候站起来活动一下了~ 今日互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