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大彬,24款经典紫砂壶!

 培训班背包 2024-09-19 发布于陕西

时大彬,字少山,也称时彬、大彬,是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的,紫砂陶艺大师,被誉为“千载一时”。

 时大彬对紫砂壶艺最大的贡献是,重新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成型方式,即“打身筒”和“镶身筒”的技法。这种独特的成型技艺,奠定了宜兴紫砂发展的根基,直至今天仍然沿用。其作品在拍场也非常亮眼


图片
▲明 时大彬制紫泥平肩素身壶
图源@西泠印社
明 时大彬制紫泥平肩素身壶
落槌价:CNY 16,000,000

作为紫砂界的“一哥”,时大彬在紫砂发展史上贡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0年间最负盛名的紫砂艺人,非时大彬莫属!


图片
 时大彬画像

“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曾在他的《紫砂陶史概论》中说:砂艺史上一致推荐的大家,当以时大彬为典范。

他的贡献在于:

对砂艺开创时期技艺法则的创造性革新,这是后辈从业者都应该为之歌功颂德的;

更重要的是,他为后世留下了惊世杰作,创紫砂艺术陶文化的先河。

时大彬——明代的紫砂宗师,被当代紫砂泰斗如此盛赞,这样的人物,介绍再深刻也不为过!


01
图片

“千载一时”




时大彬,是紫砂茗壶发展史上的一位里程碑式人物,当时就被公认为“超越前古”的第一大家。

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写道:“明代良陶让一时”,所谓“一时”,就是指时大彬。



图片

手工技法鼻祖



时大彬初期制壶用木模成型,直到中晚期,领悟了供春做壶的成型法则后,开始完全用手工制作成型。


图片
手工制壶

这种手工制作即打身筒法与镶身筒法,以泥片成型法制成身筒,全靠手工拍打,形成一套合理完善的工艺与技术。

周容在《宜兴瓷壶记》记载“以寺僧始止,削竹如刃, 刳山土为之。供春更斫木为模 ,时悟其法, 则又弃模。而所谓削竹如刃者,器类增至今日,不啻数十事 ,用木重首作椎 ,椎唯练土。”


图片
▲黄丽萍老师手工制壶

大彬的这一创举,使紫砂技艺能够在众多技艺中独树一帜,是紫砂壶成型工艺中的最大变革,也是时大彬对紫砂壶艺的最大贡献。

这种技法奠定了宜兴紫砂发展的根基,沿用至今,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器型由大至小



时大彬处于紫砂工艺从简到精,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承前启后时期。

他前期做大壶,在娄东与陈继儒等著名文人交游后,受文人饮茶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影响改制小壶。


图片

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时大彬:“初自仿供春得手,喜做大壶,后游娄东(上海松江),闻眉公(陈继儒)与琅琊太原诸公品茶施茶之论,乃做小壶。”时誉“千奇万状信出手”、“宫中艳说大彬壶”。


图片
明 周高起《阳羡茗壶系》
 

紫砂壶器型从大到小的变化,对于紫砂壶历史来说也是一次重要变革。

制壶时融入文人思想,从而决定性地改变了紫砂壶发展的方向与道路,促使紫砂成为工艺与理念相结合的艺术作品,而不仅仅是实用器。

图片

首创调砂工艺



大彬将制瓷工艺中的“二元配”法,移植到紫砂制作中,首创调砂法。


图片

大彬常在紫砂泥料中杂以砂土,使砂壶闪现出浅色的细小颗粒,产生“砂粗、质古、肌理匀”的奇妙效果。

这种调砂工艺是时壶及其时代的一大特点,也是一种自然天成的装饰,鉴赏家称之为“银砂闪点”,赞其“珠粒隐现,更自夺目”。

在泥料中加入粗砂,一方面改变泥坯在干燥和烧成过程中的物理性质,使之不易破裂;另一方面,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


02
图片

各大博物馆藏大彬款




时大彬紫砂壶一直是历史上众多茶人梦寐以求的名壶。

其存世量少,时大彬对作品的审核相当严格,稍微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会砸掉,这也是每一把大彬壶都那么精美的关键。

大彬到底留下了哪些传世的精品呢?

图片
▲故宫博物院藏 时大彬早期大执壶
壶身铭“江上清风,山中明月 丁丑年大彬”
图片
▲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带去的大彬款大壶
日本博物馆藏

图片
▲三足如意壶 无锡市文物管理所

1984年在无锡甘露乡,明崇祯2年华师伊(涵莪)墓出土,他是明代有名的华老太师,华察的孙子。


图片
▲鼎足盖圆壶 福建省漳浦县博物馆藏

1987年7月,福建省漳浦县,盘驼乡通坑村,明万历38年,户、工二部侍郎卢维祯墓出土。


图片
▲圆壶 山西省晋城博物馆
底款“丁未夏日 时大彬制”

1987年5月,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阳镇陡坡村,明崇祯5年张光奎墓出土。


图片
▲仿古款莲子壶 四川绵阳博物馆藏品

1986年11月26日,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红星街,房产公司基建出土。


图片
▲大彬六方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片
▲紫砂胎剔红方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片
▲瓜棱壶 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
图片
▲玉兰花六瓣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
底款“万历丁酉春时大彬制”
图片
▲印包方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

壶底刻有“墨林堂大彬”五字楷书款。“墨林堂”是明代收藏家项子京的斋名,此壶是大彬专为藏家所制,故既有藏家斋号,又有作者的名款。

与印包方壶类似的还有一件龙凤印包壶:


图片
▲僧帽壶 壶底刻有“万历丁酉年时大彬制”九字
香港茶具文物馆

大彬制另一种形式的高僧帽壶为:


图片
▲僧帽壶 

壶底刻有“丛桂山馆大彬”六字,“丛桂山馆”是藏家的斋号。还有一把底款刻有“生莲居大彬”五字的僧帽壶,现存于上海友谊商店。


图片
▲时大彬 虚扁壶 上海博物馆藏品
刻有“源远堂藏、大彬制”七字

刻楷书“大彬”二字, 另铃篆书阴文“天香阁”小方印,为藏壶者之铭记。



03
图片

部分大彬紫砂壶拍卖



图片

时大彬 菱瓣圆壶、扁圆壶

成交价:2,185.00万图片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北京)
拍卖日期:2019-06-03

图片

明 时大彬制圈扭壶

成交价:1,344.00万图片
拍卖公司: 西泠印社(浙江)
拍卖日期:2010-12-14

图片
时大彬款镶龙凤纹紫砂壶(附证书)
成交价:950.40万图片
拍卖公司: 皇家国际(香港)
拍卖日期:2015-08-29

图片

时大彬制紫砂壶

成交价:777.60万图片
拍卖公司: 皇家国际(香港)
拍卖日期:2015-01-19

图片

明 时大彬款加彩描金凤纹紫砂壶

成交价:690.00万图片
拍卖公司: 北京文奥(北京)
拍卖日期:2022-01-15

图片

时大彬款虚扁壶

成交价:552.00万图片
拍卖公司: 北京东正(北京)
拍卖日期:2015-05-19

图片

明万历 时大彬制紫砂醴泉壶

成交价:492.80万图片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北京)
拍卖日期:2010-06-04

图片

明末 时大彬制 怀月壶

成交价:345.00万图片

拍卖公司: 上海匡时(上海)

拍卖日期:2020-08-05

图片

▲时大彬款砂壶壶

成交价:280.00万图片

拍卖公司: 英国皇室贵族(香港)

拍卖日期:2018-04-28

明代通用楷书款,大彬壶的刻款,早年多先书后刻,后可直接以刀代笔,刚劲有力。对于大彬落款的老壶,大家要注意辨别

细数名家风流,一代紫砂大家,时大彬举足轻重,期待后续!


以上内容转自紫砂之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