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靠谱的滋补方!气血双补,阴阳双补,前后天并补,构思周到,无懈可击

 微信用户4quda1 2024-09-2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现代临床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其实,作为一个中医文化的传播者,我不能说没有压力。

压力何来?这就是,我写的每一个字,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有那么多人在看,在听,那就要求我表达的东西务必靠谱、准确,经得起推敲。

所以,一直以来,我把“靠谱”和“准确”,当成衡量内容质量的标准。

比如说今天我说给大家的,就是我想之又想,经过权衡之后,才拿给大家的。这就是中医里面非常有名的滋补方,大补元煎。

这个大补元煎,源于《景岳全书》,基本构成是人参9克,山药12克,杜仲9克,熟地黄12克,当归15克,枸杞15克,山茱萸9克,炙甘草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12次。

图片


它的功效,就是培补下元。主治,是肾元亏虚证。患者精神怯弱,头晕目眩,食欲不好,面色无华,形容憔悴,腰膝酸软,脉弱无力。

这是中医方剂学相关著作上的记载。

那我呢,作为一个小小的中医人,对它有自己的认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张最均衡的,几乎无懈可击的滋补方。

怎么说均衡呢?第一,它气血双补。人参、山药、炙甘草补气,熟地、当归补血。第二,它阴阳双补。熟地、枸杞子、山茱萸滋补肾阴肾精,杜仲偏补肾阳。第三,它先后天并补。人参、山药、炙甘草补后天之本脾,熟地、枸杞、杜仲、山茱萸,补先天之本肾。

你看看,这是不是全面又均衡啊?

来,咱们看一个简单的案例。这个医案,虽然只能代表大补元煎的临床价值之一,并不全面,但是却生动地体现出,这个方子均衡滋补的特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很年轻,才24岁。初诊的时间,是1996年。

她怎么回事呢?就是从两年前开始,总是觉得害怕。虽然明知道身边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总觉得危机四伏,胆战心惊。

比如说吧,她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必须要把门窗全部关好,反锁,生怕有人闯进来加害于她。自己站立干活,或者坐着工作的时候,总感觉身后可能站着一个人,随时会对自己下黑手。

你可能问了,既然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害怕,那就到人多的地方去呗!我跟你说,也不行。此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社恐,偏偏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二十多年了,她也没啥朋友。除了直系亲属,找不到别人陪她。

等到下决心投中医治疗之前,此人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几乎一刻不停地焦虑、恐慌,心悸不宁,到了晚上噩梦纷纭,半夜吓哭过好几回。

家里人一看,得了,再这么下去就得精神分裂了,非疯了不可。于是,带她看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神志算是清楚,但是自觉平时特别乏力,容易头晕,最近一段时间脱发严重,腰部酸困。晚上容易出汗。经期不太准,白带也比较多。舌淡,苔薄白,脉象细涩。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提笔书方一首。但见:

熟地黄10克,山药20克,山茱萸15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 杜仲15克,枸杞子10克, 酸枣仁24克,炙黄芪24克,生龙牡各15克,甘草6克。所有这些,水煎服,开7剂。

图片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以后,夜里出汗的现象消失,精神振奋,焦虑和恐惧之感大大减轻。原方不变,再投7剂。

最终,患者心态和情绪正常,已经和常人无异了。生活重新步入正轨。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96年的《甘肃中医》上。医家姓胡,是甘肃的一位杏林前辈。

现在,我们就来仔细探究这里的学问。

你看,这个患者的主诉,在于焦虑惊恐。

我们呢,先把这个事儿放下。我们从整体角度,分析一下这个人的身体内环境。因为焦虑惊恐的产生,不会没有缘由。它的根源,一定藏在患者的整体内环境里。

那好,这个人的整体状态,给你什么印象呢?给文老师的印象,就是一个字——虚。

说先说,此人肾虚。腰部酸困,月经不调,这就要考虑肾虚了。加上患者夜里容易出汗,那就进一步指明,患者很可能是肾阴虚。肾阴不足,虚热内扰,到了夜间迫津而出,所以夜里多汗。

其次,说此人脾虚。何以见得?就是此人白带多。脾主运化。脾虚,湿浊不化,于是白带量增多。这是女性脾虚的一个重要标志。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所以这个患者,有气虚,也有血虚。气虚怎么看?患者平时乏力。血虚怎么看?患者心慌心悸,头晕脱发。这都是心血不足,血不上荣的表现。

那好了,我们把这些分析结果综合起来,你会发现,患者是脾肾两虚、气血两虚。阴虚之象已现,就剩下这个阳虚,还没表现出来。但是按照这个趋势走,估计也快了。

那么,所有这些,和患者的惊恐、焦虑、噩梦,有关系吗?有。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肾阴肾精亏虚,则肾不藏志,人易多恐。脾气亏虚,脾不藏意,则惊疑不定。

所以,这个患者的主诉虽然是神志的问题。但归根结底,却是脾肾、气血和阴阳的亏虚。虚,是她的本,恐,是她的标。

既然如此,调治之道就清楚了。这就是补,补她的脾肾,补她的气血。你看当时医家的配伍——

熟地黄10克,山药20克,山茱萸15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 杜仲15克,枸杞子10克, 酸枣仁24克,炙黄芪24克,生龙牡各15克,甘草6克。所有这些,水煎服,开7剂。

图片


这里头,你会发现,是前面提到的大补元煎的加味。大补元煎,加上了酸枣仁、黄芪、龙骨牡蛎。

大补元煎干啥的?前面我们专门提到,就是补益脾肾、增强气血的。其中熟地、山萸肉、枸杞和杜仲,用于补肾。严格讲,熟地和枸杞滋补肾阴肾精, 山萸肉补肾阴肾精,同时也有温阳之效,属于阴阳双补。杜仲,补肝肾的同时偏于温阳。

党参、山药、炙甘草,用于补脾。你看,脾肾双补。

就气血而言,当归、熟地补血,党参和山药补气。

在这个基础上,加上酸枣仁加强补益心肝之血,炙黄芪加强补益脾肺之气,龙骨和牡蛎用于敛汗,改善患者多汗的问题,同时还能镇静安神,收敛患者的心神。

你看,这就是简单的,大补元煎加味运用。患者气血充足,心、脾、肾三脏得到滋养,那么其惊恐焦虑之感,也就随之消失了。

说白了,这就是五脏各藏其神,而大补元煎通过补益之效,令五脏能各自安养它们的神、魄、魂、意、志,人自然就安定下来了。

读者朋友,这个小医案,虽然很简单,但是比较鲜明地体现出大补元煎的临床价值,和补益之效。我把它写一写,应该是有价值的。

当然,大补元煎,不仅仅是治疗上述这种情志病。它在很多领域,都有价值。比如说,有的将它运用在恶性肿瘤化疗后的调养上,有的拿它治疗脱发,还有的用它治疗眩晕、不寐、女子不孕、月经失调等等。但是无论怎样,方向只有一个,这就是补,对气血、阴阳、先后天的综合调理。

好了,说这么多,足够了。关于大补元煎的故事,以后我们接着讲。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