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发现一份遗书,揭开大唐灭亡原因1

 钟家台 2024-09-22 发布于湖北

法国发现一份遗书,揭开大唐灭亡原因1

法国发现一份遗书,揭开大唐灭亡原因:李隆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观夫开光之治也,则横制六合,骏奔百蛮;及天宝之乱也,天子不能守两都,诸侯不能安九牧。”——《新唐书》

如今的历史学者普遍认为,唐玄宗李隆基执政的前数十年,正是唐朝最繁荣强大的年代,同样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顶峰,政治开明,明贤辈出,对外交流频繁,在文学上更是有着长远的发展,成就了一大批文坛泰斗。

然而这一段美好时光,却也随着755年的安史之乱戛然而止,安禄山的人起兵叛乱之后,很快席卷中原,攻占两都,唐玄宗本人,也只能匆匆忙忙逃到四川避难其实在安禄山叛乱的前几年,危机就已经逐渐浮现,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唐王朝内部声色犬马,宰相李林甫以及杨国忠等奸臣,祸乱朝纲,边防将领哥舒翰安禄山等人相互敌对不信任,唐王朝更是赐予了异族将领和边防节度使大量权力,其中安禄山所掌控范阳等三处兵马,就达到了15万人,而且都是精锐,究竟谁要为这场动乱负起责任呢?

实际上,法国发现一份临终遗书却也揭开大唐灭亡原因,李隆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20世纪初期的晚清,甘肃敦煌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献记录,然而因为清政府的不重视,随即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被偷偷运到了西方,一部分唐朝的记载,送到了巴黎国立图书馆中珍藏,其中一份《封常清谢死表闻》,却也引发了众多人的关注。

封常清是何许人也?天宝年间的唐朝名将,从小父母双亡,跟随犯罪的外祖父流放安西,担任高仙芝部判官,在后来屡建战功,因此被唐玄宗任命为安西副都护,之后又代替高仙芝成为了安西节度使,攻破了位于克什米尔的大勃律国。

而到了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开始造反,此时的唐玄宗,却依然不相信这个消息,一直到事情发生六天后,叛军势如破竹,攻破周边多处州郡,唐玄宗才召集杨国忠商议,随即命令封常清以及高仙芝作为统帅,防守洛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