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证方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麻杏石甘汤、桑菊饮、银翘散的应用条件

 花无缺3myj1j3d 2024-10-20
作者:程永民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恼,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肥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阳明病,里有实;脉浮而紧,还有表证。咽燥,嗓子干,口苦,腹满而喘。咽燥口苦是半表半里证,但是身体有热的时候也可能口苦,津液虚嗓子也会干。第219条和第221条 ,这两个应该换了一下。第219条是阳明病、腹满等。这里应该是三阳合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三阳合病,脉浮紧,有表证;咽燥口苦,半表半里证;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这是里实热,里证。
三阳合病,治从少阳,用小柴胡,热重加石膏。如果发汗了,或者用了温针,病人出了很多的汗,病人身体躁动,心里面愦愦,津液虚有热,谵语说胡话。用了温针以后,病人也会出汗,损耗津液,人就会烦躁、不能睡觉。如果用泻下的方法,肠道里津液少了。客气动膈,心中懊恼,舌上胎者,舌上胎者,心中懊恼,是津液虚有热,一般是栀子豉汤证,就是食管区域有热,在栀子豉汤的条文里面有时虚烦不得眠,这种情况用栀子豉汤。
阴阳:阳
表里:里
虚实:虚
寒热:热
抓大局:里有热,津液虚。
栀子豉汤证是以里热为主,有时病人的食管感到有热,不舒服,虚烦不得眠,这种证用栀子豉汤。半夏泻心汤暂且可以定义为厥阴病的方剂,因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但是半夏泻心汤的证是以胃虚寒有痞结为主,有呕利痞的证。如果单纯的食管热为主,是栀子豉汤证,是阳明病。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如果病人口渴想喝水,口渴想喝水是里,津液虚。口属于消化系统,口干是里,舌燥一般是里热,舌苔腻润滑一般是寒。津液虚,渴欲饮水,口渴想饮水,口干舌燥,这个不只是口干了,是干燥,津液虚得严重了,还口渴,里有热,用白虎加人参汤。生石膏清热,知母、粳米、人参、炙甘草建中补津液。如果没有大烦渴,可不加人参。
阴阳:阳
表里:里
虚实:虚
寒热:热
抓大局:津液虚的温病。
热证的几个方子,总结了一下,第一个是津液不虚的热证,麻杏石甘汤;如果是津液虚的热证,是白虎汤;津液虚大烦渴的热证,大烦大渴,用白虎加人参汤。如果这个人以咳嗽为主,痰非常多的热证,热不重,用桑菊饮。温病热不重,痰非常多,可以用桑菊饮;如果热重,用麻杏石甘汤;还有银翘散,和桑菊饮差不多,也是金银花、连翘这些宣散的药,用于热偏重的情况。麻杏止咳糖浆、桑菊感冒颗粒、银翘散是家中常备的中成药。

图片

玄珠中医诊所上班时间:星期一到星期四,周六周日两天,看病请预约!
地址:巴南区八公里娄八路口(凯恩家具城对面)
中医治未病学习群,请加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