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虚烦失眠的一个方子(上)

 文香阁 2024-11-10
作者:程永民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炙)  香豉(四合,绵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 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生姜(五两)  香豉(四合,绵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发汗以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发汗以后喝不下水了,药也喝不了,喝下去就吐出来了,这是逆证,误治了。水药不能入口,胃弱了,不能受纳喝下的水。
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如果继续发汗,可能会呕吐、拉肚子不止。什么原因?因为汗水在体内是津液,津液来自于肠胃,是消化食物后产生的,发汗后肠胃里的津液少了,胃弱里虚寒,胃弱喝水就吐出来,水进入肠道就会拉肚子。
还有一种情况,发汗后津液虚了,能量大循环向上向外调集津液,可能会气上冲,导致胃逆,喝水喝药都喝不下。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肠胃虚寒,胃弱了,第二个是气上冲导致呕逆。
这个时候人能量不足了,津液虚,应恢复胃的运化能力,可以用小半夏汤,半夏一升,生姜半斤。生姜辛辣刺激胃蠕动,半夏降逆。胃弱容易有水饮,半夏煮出来是稀稀滑滑的汁液,同气相求,能够去胃里的停水。如果水药不得入口,为逆,用小半夏汤,这个方剂在《金匮要略》里有。
这个时候如果继续发汗,必吐下不止。因为肠胃里的津液不足了,继续发汗肠胃就更弱了,所以吐就更加厉害了。因为肠胃里面经过发汗以后又重发汗,肠胃里面虚寒了。肠胃虚寒不能收摄,有停饮,水饮进入肠道,就会拉肚子,变成太阴病了。里虚寒,津液不足,到了阴证,用四逆汤。《伤寒论》里的每个条文都和人体能量运行紧密联系。人体出现的证,要明白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身体想做什么。怎么办?顺势而为,帮身体做它想做的,身体才能恢复。
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以后,里虚寒严重就会呕吐、下利,身体出现变证了,需要恢复。
证发生变化,病人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发汗,吐下以后,津液虚了,没有进入阴证,反而里有热,虚烦。在小柴胡汤证里面,心烦喜呕,这个心烦是有上热。津液虚也会心烦,津液虚身体会亢奋起来反调津液。
这里是津液虚同时有热。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反复颠倒是人很纠结,做选择困难,能量不足。津液足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精气神很充沛。如果津液虚到一定程度,人会惊慌、害怕,容易受惊吓。
从中医的角度看,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紧密相联系的,心中懊恼,反复颠倒,心中指的是胸部不舒服,津液虚有热。从心下一直到食管,心下到咽喉的食管区域,病位在里,这个区域有热。有人感觉到烧心,食管烧得慌,或者是食道炎,里面发炎了,有热的津液虚,这个时候用栀子豉汤。
阴阳:阳
表里:里
虚实:虚
寒热:热
抓大局:胸部区域有热,阳明病。
如果这个人同时还有气短、少气,说话没力气,声音提不起来,是没有能量。这时应建中补津液,在栀子豉汤的基础上加上甘草,甘草甜甜的黏黏的补充津液,这是栀子甘草豉汤。
阴阳:阳
表里:里
虚实:虚
寒热:热
抓大局:胸部区域有热,津液虚,阳明太阴合病。
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如果这个人恶心、呕吐,栀子豉汤加生姜。
阴阳:阳
表里:里
虚实:虚
寒热:热
抓大局:胸部区域有热,胃弱,阳明太阴合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