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赭培气汤,治疗膈食,也就是食物难以下咽,或者是进食后马上呕吐出来。 党参18g,天冬12g,生赭石(轧细)24g,清半夏9g,肉苁蓉12g,知母15g,当归身9g,柿霜饼15g(服药后放在嘴里慢慢含化咽下)。 ![]() 张锡纯认为,人之一身,上从咽喉,下到肛门,就是凭借一口气主导,也是这一口气维持着。所以如果人的脾胃中气充足,那么贲门(胃之上口)这个地方就会舒展开来,饮食水谷就会非常容易的到达胃中,腐熟之后又会顺利的从幽门(胃之下口)排出通往小肠大肠,进而形成大便,这是一个非常自然正常的过程,是不会有任何的问题的。 倘若脾胃中气衰惫,不能维系这个进出的功能,那么贲门就会缩小,并且下面的幽门、小肠、大肠都会为之紧缩。 患有膈证这种病症的患者,大便都会像是羊屎一样一粒一粒的,很多人都以为这是肠道津液不足导致的,而张锡纯认为这其实是因为大肠紧缩引起。 况且脾胃之中气不旺盛的话,该降的胃气就不会下降,而冲气就会随着上逆的胃气而趁虚上逆,并且会夹杂着痰涎一起上逆,壅滞在贲门之中,这个时候贲门其实已经紧缩的像是莲藕的孔洞一样,再加上上逆的痰涎壅滞,这才会导致食物难以顺利往下到达胃中,患者就会出现进食则吐的情况。 ![]() 所以针对此证,张锡纯认为一定需要大补中气为主。故参赭培气汤中用人参(张锡纯认为,党参就是古代的人参)为君;并且以降逆安冲为佐,以清痰理气为使,方中用代赭石、半夏、柿霜,就是这个道理。 张锡纯又考虑到人参性热、半夏性燥,呕吐的患者本身就津液亏损,所以又在方中加入知母、天冬、当归、柿霜以清热润燥、生津生血;而肉苁蓉这味药不仅可以补肾,还可以收敛上逆的冲气,冲气不上冲,那么胃气就容易下降,况且膈证患者多大便硬结难解,恰好肉苁蓉和当归、赭石同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润便通结的功效。 如果是服用了几副药都不见明显的效果,那么应是考虑久病成瘀,系贲门处有瘀血,最好是再加入三棱、桃仁各6g以化瘀血。 ![]() 张锡纯曾经就诊治过一位老年人,年纪六十多岁患这个膈证。这位老叟说平时只能慢慢细嚼一些焦脆的食物,并且需要用汤水慢慢送服,如果是有一口吞咽的不是很顺畅的话,立马就会呕吐出来,并且就再也不能进食了,呕吐出来的东西除了之前吃进去的食物之外,还会带出一些痰涎出来。 张锡纯诊其脉,其脉关后微弱,关前又似滑实,这恰好印证了张锡纯认为的上焦有痰涎壅滞的想法。于是立马用参赭培气汤加上旋覆花6g,“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这个旋覆花可以降逆止呕,患者仅仅是服用了四天的药,这个病就彻底痊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