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中丸:立冬节气,最重要的是保养阳气

 文香阁 2024-11-23 发布于河北

昨天是立冬节气,本来是准备了这篇文章在立冬这个节气发的,结果忘记了发了另一篇文章,就只能把这篇文章放在今天发。以后每一个节气都会介绍一些符合这个节气养生的办法,包括好用的方子和食疗等。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立冬,是我国二十四传统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从节气上来说,立冬之后就算是冬天。“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一到,也就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藏,万物进入休养的状态。

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可以很好的理解立冬这个节气的意义:“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意思就是说,古人通过观察发现,立冬之后,水就可以结成冰,大地开始冻结,像野鸡这样的大鸟就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得到外壳和野鸡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就说立冬之后,雉就会变成大蛤。

图片

图片

而《黄帝内经》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也就是到了冬天,万物开始闭藏,人身体的阳气也开始敛藏入肾,所以这个时候人的阳气非常重要,如果此时耗损了人体的阳气,那么来年阳气无法正常生发,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疾病。

保养阳气的方法有很多,但其实最重要的不是我们需要做什么,而是我们不能做什么。

现在的人非常喜欢吃冷饮,夏天的时候基本就没有喝过常温的水,每天都是冰水、冷饮下肚,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耗损我们的阳气。曾经听过一位科普中医的人说了一句非常形象的话,说我们喝进去的是冰水,几乎接近0摄氏度,但是我们拉出来的尿是37摄氏度,这里就有37度的温差,通过什么完成?当然是通过我们身体的阳气把这个冰水变成37度的尿液,所以这里最损耗的,就是和冰水直接接触的脾胃。

脾胃阳气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脾肾阳虚,整个身体的元气元阳就会开始消耗,阳气一断,人也就不远矣。

图片

图片

很多患者当脾胃阳气虚损之后,就会出现经常胃痛,尤其是稍微吃点冷的,甚至夏天的时候都不能喝冷水,吃点东西就会胃胀不消化,大便也不成形,总是怕冷等等很多症状,这些症状其实都根本不需要我们有中医的知识,这都是常识,都知道是胃寒了。

而有一个非常简单也非常好用的中成药,叫理中丸,就是专门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理中丸:人参9g、干姜9g、炙甘草9g、白术9g。主治胃部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溏稀,脘痞食少,畏寒肢冷,甚至出现便血、吐血或月经崩漏,凡是因脾胃虚寒引起的病症都可治疗。

方子非常的简单,对中医稍微了解的朋友都能分析出方子的奥义。人参都非常熟悉,大补元气,而方中的干姜为君药,温暖脾阳,侧重于祛内寒、补脾胃,干姜和人参结合,体现温补结合,针对脾胃阳虚效果非常好。

白术是针对脾胃阳虚之后引起的脾不健运,阳气不足,就无法运化营养精微物质;甘草既能够帮助人参补气,还能够调和药性。

图片

图片

这个方子其实在网上或者药店就能够买到,很多朋友平时吃点冷的就胃不舒服,总想喝点热水,畏寒肢冷,比别人要更怕冷一点,就可以试试这个方子。之所以叫理中丸,是丸剂,因为“丸者,缓也”,俗话说“实证易治,虚证难补”,所以一般来说虚证都需要把药做成丸剂,这样才能慢慢进补,而不是贪功想几天就把病治好。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