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神文案》——要做好文案,不能仅限于文案

 以我之笔 2024-12-11 发布于黑龙江

什么是“文案”?

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文案就是一句话,自己写的时候虽然也有一些思考,但很局限,直到看完这本书,我发现文案的“前世今生”原来是个波澜壮阔的世界。

文案是一个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同时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它不是别人跟你说一句,我要写一个企业的愿景使命,给了你几句想法,你就朝着那个方向绞尽脑汁写出的几句话,而是要“从长计议”。这话是对谁说、在什么场景下说、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在目标用户或社会大众的何种情绪之下说、想传递什么信息、被看到或听到后要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无形上获得了力量,还是触发了合作或购买的行动,还是建立了某种连接......这些都是在写文案时必须要考虑到的要素。

我这样拆开来说感觉很零碎,但在这本书的前四章“文本、场景、标签、社交”中,分小节再辅以案例都讲的很清晰,是从里到外拆解文案写作需要考虑到的信息,并帮读者建立一个对文案立体、宏观的认识。

文案是一个过程,很多个案例分析中,一家企业的文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是有一个核心标签词,然后以这个词为圆点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文本呈现,但万变不离其宗;有些是递进的成长式发展,就像对一个人不同年龄段身高会用不同语言来描述,一家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宣传文案也一样;还有一种是螺旋式表达,感性诉求(比如直击用户情感的)和理性诉求(比如直接说产品功能卖点的)交替使用,交替主导;当然也有线性式,基于核心标签,文本沿用多年不变。以上这四种情况就是在标签一章里所提到的四种模型“同心圆模型、递进模型、双螺旋模型、线性模型”。

这个文案演变的过程,我认为就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家企业、一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史,它反映了当下社会某一维度上对物质或者精神需求的发展变化。

所以文案是一种文化,书中说“文案要想创造某种认同感,有两种心理来源:其一,对特定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予以肯定、鼓励,从而赢得他们的认同与归属感;其二,和社会主流文化形成共振,让品牌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从而赢得社会层面的共鸣”,我立刻收到了文案更深层次的东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所承载的使命不只是营销传播,还代表着某一时代或某一群体的文化认同,是创始人最高认知的一种有形表达,通过产品或服务共振出一群同频的人,建立起的连接表达或传递了某种文化和理念。站在文案两个不同角色的角度各往前走一步,就大概明白了为什么文案会扯到文化。

这部书最大的特色就是海量的案例分析,和底层逻辑式书写,没有那种夸张的教你一分钟写出传神文案,而是系统的告诉你写出传神文案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说明原理,再对应原理剖析案例,把瓜扒开看清纹路,然后照着纹路去写,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