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究竟对其有着怎样深邃的感悟,着实引人遐思。 他出身正白旗包衣世家,本拥有一个看似充满希望与优势的起点,仿若置身于繁花盛景的开端,占尽了天时地利。然而命运无常,人生的轨迹急转直下,他在晚年竟因贫病交加且求医无门,于困苦落寞之中溘然长逝,如此结局,恰似从云端陡然坠入谷底,以一种令人唏嘘不已的惨败之态落幕。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王熙凤一生机关算尽,为了权势、财富和家族地位,用尽权谋手段,然而最终却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这表明,过度的精明与算计往往会将自己引入绝境。 当一个人满心满眼都是利益与权谋,其内心必然饱受煎熬,正如王熙凤生前心已碎,即便看似掌控一切,实则失去了内心的安宁与平和。 无论曾经多么家富人宁,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瞬间就可能家亡人散。 人们辛苦追逐半生的东西,可能在刹那间化为乌有,如同三更美梦,醒来皆是空。 ![]()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世人皆向往神仙般自在洒脱的境界,却深陷于功名的泥沼难以自拔。 古往今来,无数将相追逐功名,荣耀一时,可最终都化为荒冢中的一抔黄土,被岁月的荒草所掩埋,可见功名不过是短暂的虚幻荣耀,无法成为生命的永恒依托。 对于金银财富,人们总是贪得无厌,一生都在为聚敛财富而忙碌奔波,满心满眼都是对金钱的渴望,然而当生命走到尽头,纵有万贯家财也无法带走分毫,只能徒留遗憾。 《西江月·批宝玉》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此词揭示了对待生活境遇应有的态度。 在富贵之时,不能像宝玉那般沉醉于安逸而忘却奋进,正如“业精于勤,荒于嬉”所警示,富贵容易滋生懈怠,若一味贪图享乐,必将一事无成,浪费大好的青春时光与发展机遇。 唯有居安思危,利用优渥条件不断提升自我,才能让富贵成为成长的助力而非堕落的温床。 而在面对贫穷时,不应如宝玉般脆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困境是磨砺意志的基石,若在贫穷中丧失斗志,就无法跨越艰难险阻,实现人生的突破与逆袭。 ![]() 《回前诗》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正如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所表达的,生命短暂,若只是毫无目的、机械地忙碌,最终可能只收获虚无。 人生应找寻真正有价值之事,而非陷入无意义的操劳。 世间的繁华与荣耀不过是过眼云烟,无论当下是悲是喜,都如梦幻泡影般不真实且短暂。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不被一时的得失所左右,明白一切皆会消逝,从而在无常中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