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28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认识到雄强,却能安处雌弱之位,成为天下的小溪;成为天下的小溪,就能常德不离身,回归于婴儿般(道)的状态。认识到光明,却能安处暗黑之位,成为天下的榜样;成为天下的榜样,就能具足常德,回归于道的形态。认识到荣耀,却能安处卑贱之位,成为天下的深谷;成为天下的深谷,就能常德充分,回归到道的本原。本原的道一分散,就会形成很多的器物,圣人守道而用器,因此,高明的统治是一致的,而不是分割开的。 【偶尔说】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这些文字说的是,你想要强大,但要表现为弱小;你想要荣耀,但要表现为低调;你想要高傲,但要表现为谦卑。 究其缘由,还是老子的定律“反者道之动”,你弱小了、低调了、谦卑了,你就会向强大、荣耀、高傲转化。同时,你表现出弱小、低调、谦卑,也就避免了这个转化过程中的很多麻烦,也就躲开了很多这个转化过程中的很多障碍。 要说明的是,《老子道德经》可是古代帝王读的书,他们已经贵为天下之主了,他们有绝对的资格表现出强大、表现出荣耀,表现出高傲,但老子却在劝告他们千万别那样,要表现得弱小、低调、谦卑。 这一点,只要稍稍有些经历和阅历的人都会理解,试问,你是喜欢那些得得瑟瑟、咋咋乎乎的人呢?还是喜欢那些稳稳当当、老老实实的人呢? 在这里还想说的是,我们学习《老子道德经》,可千万别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老子在教导我们,不要高、大、上、强,要低、小、下、弱,错了!恰恰相反,老子讲的可是,先“知其雄”,然后才是“守其雌”,你的外在表现要低、小、下、弱,而你的内在素质要高、大、上、强。 哈哈,如果整拧了,学了《老子道德经》,就成了胆小鬼、窝囊废了。 |
|
来自: 昵称503199 > 《金鼠报晓-讲解增广贤文+偶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