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是邓小平对毛泽东的评价,也是最真实的评价,因为毛泽东带领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创造了新中国。 毛泽东思想是我党重要思想理论的宝库,他开创了世界中人民当家的新时代,打开了社会主义大门,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他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命运,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毛泽东到底有多伟大?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两次转折点,就能看出来。 农村包围城市 1917年,列宁带领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成功建立苏维埃政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927年国内南昌起义爆发,采用的便是苏联十月革命的方式,想要先占领城市然后向四周蔓延,最终实现革命目标。 因这一思想为主,此后又爆发了秋收起义,但两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南昌起义时有两万多人,最后只剩下八百人,秋收起义有5000多人,最后只剩下不到一千人。 早在南昌起义之前,毛主席就考虑到中国国情不适用于苏联十月革命的方式,因苏联城市人口众多,工人阶级庞大,而中国的工人阶级太少了,只有三百多万人,不足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 他更看好的是农民,明白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早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候,毛泽东就曾提出这一点,但那时候的毛泽东人微言轻,无人理会他的想法。 直到大革命失败,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高达31万人,再加上那些不坚定党员的离去,党员数量只剩下了一万多人。 这一数据也代表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低潮期,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之后短短几年时间,苏区的红军总兵力就高达30万,掀起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这一条道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也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还为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 遵义会议凭一己之力挽救党和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踏上长征之路,而反围剿失败主要的原因,便是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 早在中央苏区时,就有许多干部和战士们对主要领导人有些不满,当时毛主席也多次提出主张,却都遭到了反驳,没有被接受。 长征开始后,国民党连下几道封锁线,但无法搞清楚红军的突围方向,也正是如此,红军通过赣南和湘南两道封锁线时,十分顺利。 然而当突破第三道封锁线进入了湘水地区后,蒋介石反应过来开始组织重兵围堵,当时毛主席就提出建议,趁国民党调集军队的间隙,组织队伍反击,然而博古和李德却对此不屑一顾。 他们认为国民党此时是无法击败的,一味的开始躲避,导致形势越来越严峻,无奈红军只能抢渡湘江,想要突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 为此红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丧失了5万多人,在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后,红军指导员们才切身实际的明白,如果听从毛主席的安排,一定不会有这样的结局。 之后遵义会议召开,会议上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进行了总结,在总结时博古仍旧将失败原因归属到反革命力量强大这一方面,压根不提自己与李德的错误。 在他发表完意见后,周恩来起身指责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便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性错误,不仅主动承担责任批评自己,还批评了博古与李德。 之后毛主席对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进行了分析和批评,阐述了中国革命之后应该采取的方针,最终遵义会议过后,毛主席重新获得军事指挥权。 之后他带领部队历经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缔造了新中国。 如果遵义会议上,毛主席没有力挽狂澜,想必党和红军有很大的可能会灭亡。 毛主席的伟大,并不仅仅只有这两次的转折点,在革命道路上,在建立新中国的道路上,他有太多太多的主张,都是高瞻远瞩的。 因为每一次他所做下的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结合实情,而选出对中国最好发展的道路,正如同一首诗中的“天不生润之,万古如长夜”。 他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永远存在的偶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