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0年红一方面军两次攻打长沙,牺牲的红军将领

 暮云深 2024-12-30 发布于广东

1930年7月下旬至10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1、3军团共3万余人遵照上级指示、在朱德、彭德怀等人的指挥下,两度攻打湖南军阀何键的老巢、省会城市长沙,给予何键军事集团之基本部队第15、19师以很大杀伤。

特别是7月下旬的第一次战役期间,由彭德怀指挥的红3军团以少胜多,凭借仅仅8千之众,以少胜多,大破逐次增编兵的3万湘军,并乘胜攻占整个长沙市区,创造了红军时期我军唯一一次攻占敌人省会城市的记录。

第一次长沙战役地图

然而在第一次战役激烈的城外攻防战,以及第二次战役的攻坚战中,装备简陋的红军在与装备水平还算入流的湘军的交战中也伤亡较大,多名身先士卒指挥作战的红军军、师、团级指挥员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笔者今天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在两次长沙战役期间,所牺牲的数名红军军、师、团级烈士的事迹,他们分别是军级的刘辉宵,师(纵队)级的何时达、郭一清、陈毅安、刘作述、王天奎,及其他数名团(支队)级干部。

《理想照耀中国》中秦俊杰饰演的陈毅安(左)

红3军团8军4师 师长 何时达

何时达,原名何章杰,湖南省长沙县丁字湾勒马山人,1896年11月4日出生于一户普通农家,在兄弟八人中排行最小。从汉口外国语学校毕业后,何时达原本留在长沙教小学英文,后毅然投笔从戎,赴广州投考了黄埔军校一期,并参加了两次东征陈炯明之战,在惠州战役中受重伤。

马日事变中,正在北伐军第8军任营长的何时达当机立断脱离部队,后利用同学关系打入平江县挨户团,并带领这支地主武装起义参加了红军。1930年6月红8军成立后,何时达任第3纵队长,后又任第4师师长,并率部首先在晋坑之战中击溃敌军。

在7月26日攻打金井防线的后续战斗中,红8军全线出击,经激战攻占敌军第一道防线。激烈的争夺战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正准备吃午饭的何时达见敌人又上来了,把饭碗一丢:“走,继续跟他们干!”但想不到的是,他的腹部突然被一颗敌军机枪子弹击中,何时达当场流血不止,不久后牺牲,年仅34岁。

何时达烈士墓

红3军团8军6师 政委 郭一清

郭一清,原名鉴源,号一清,江西省信丰县同盖乡游州村人,1902年出生于一户普通农家,19岁考入江西省赣州第二师范。他天生臂力过人,曾参加过1925年中华运动会。南昌起义失败后,郭一清巧遇朱德、陈毅指挥的突围部队,依靠朱德军长留下的8条步枪,郭一清组建了赣西南红军第26纵队,不久又被编入红5军,任红5军5纵队2大队党代表。

1929年下旬,红五军第5纵队单独挺进湘鄂赣地区,得到很大发展,部队也扩编为三个纵队8000余人,郭一清先后任第1纵队政委和第6师政委。在突破了湘军金井防线后,红军发起全线追击,目标直指长沙。在追击到长沙市区浏阳门外的猴子石时,正带队冲锋的郭一清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头部,当场牺牲,年仅28岁。

郭一清烈士

红3军团8军6师 师长 陈毅安

陈毅安,又名陈斌,湖南省湘阴县界头铺人,1905年出生于一户普通农家,15岁就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成绩优异,后考入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伐军第3军教导师任党代表。秋收起义后,陈毅安随部队上了井冈山,参与建设和经营以茨坪为中心的根据地,还多次指挥部队以少胜多保卫根据地,包括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

红4军出击赣南后,陈毅安因为腿伤恶化不便随军行动,便自行下山回家治疗。第一次长沙战役前夕,在彭德怀亲笔信的召唤下,陈毅安毅然告别新婚妻子重返部队,并担任红8军第6师师长。在突破金井防线的战斗中,陈毅安亲自指挥300余人的敢死队,在浏阳河上架起浮桥,率领部队突入长沙市区,俘虏敌军2000余人。

1930年8月6日,为避免陷入合围,红3军团被迫撤退长沙,撤退途中军团政治部和地方机关被敌人截断在城里,陈毅安亲率6师主力重返市区,将战友们救出,但自己却不幸被敌人机枪子弹击中腰部,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时年26岁。

陈毅安烈士

2021年5月4日,在湖南卫视播出的主题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中,出现了由秦俊杰饰演的陈毅安,他也是本文列举的烈士名录中唯一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一位。

红1军团3军3纵队 纵队长 刘作述

刘作述,曾用名刘纯德、刘圣明,1905年出生于江西永新人,1923年考入省立吉安第七师范学校,1927年7月组织了 800 多人的赣西农民自卫军进攻永新县城,后任永新赤卫队队长,指挥部队参与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反会剿战斗。

1930年1月,随赤卫队被编入红3军,任第3纵队纵队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歼灭湘军戴斗垣旅的文家市战斗。1930年8月24日,红1、3军团决定第二次进攻长沙,9月3日,刘作述指挥部队在长沙郊区猴子石指挥作战时,不幸被敌人机枪子弹击中,与警卫员王金山一起当场牺牲,时年25岁。

红3军团5军3师 政委 王天奎

王天奎,1899年出生于江西省信丰县西牛乡一户农民家庭,1924年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后回乡任小学教员。1928年参与信丰暴动,暴动失败后率游击队上井冈山,被任命为红5军3纵队1支队党代表,随军长彭德怀转战赣南、湘鄂赣,并升任纵队党代表。

1930年8月,红3军团撤出长沙后,王天奎升任红5军3师政委,在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中,王天奎亲自到前沿阵地指挥作战,不幸在9月2日的一次战斗中被敌军炮火击中,当场牺牲,时年31岁。

红3军团8军 参谋长 刘辉宵

刘辉宵,又名刘善庆,1900年生于江西省宁冈县白石小圩镇的一个富裕家庭,1922年考入南昌私立法政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任教,在北伐战争中曾策动袁文才指挥的宁冈保卫团起义。1927年5月长沙马日事变后,刘辉宵组织宁冈农民自卫军坚持斗争,后配合红4军经营井冈山根据地,曾任红4军前敌秘书长、红5军司令部作战参谋。

1930年8月,红3军团撤出长沙后,刘辉宵升任红8军参谋长,在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中。刘辉宵组织部队在长沙东山、栗塘架设浮桥,进攻乌梅岭右翼守敌,但被敌电网所阻。10日,在三里牌战斗中,刘辉宵亲临一线指挥战斗,不幸遭敌军飞机轰炸,被炸弹弹片所伤,当场牺牲,时年30岁。

其他在长沙牺牲的团(支队)级干部

王炳良,湖南省湘乡县人,出生年月不详,时任红3军团5军1师1团团长;

尤谦山,湖南省邵阳县人,出生年月不详,曾任红3军团5军1纵队1支队支队长;

方金山,曾用名方局,1904年出生于湖南平江,时任红3军团5军1师2团参谋长;

徐爱卿,湖南省祁阳县人,出生年月不详,曾任红3军团5军1纵队2支队支队长;

石奎,出生年月和籍贯不详,曾任红1军团4军3纵队7支队副支队长;

李一我,原名李俊泉,1930年出生于湖南平江,时任红3军团8军4师政治部副主任;

谢振亚,又名谢正亚,湖北人,出生年月不详,时任红3军团8军4师3团团长;

邓其华,浙江人,出生年月不详,时任红3军团某团团长;

欧振藩,1907年出生于湖南罗,时任红3军团某部军需主任;

黄兑中,1898年出生于湖南邵阳,时任红3军团5军1师3团政治处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