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天向上D 2025-01-06 发布于天津

​解表发汗基础方是麻黄汤,解肌调和营卫用桂枝汤,理气解郁用四逆散,活血化瘀用桂枝茯苓丸,温化寒痰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清化痰热用小陷胸汤,清热燥湿用栀子柏皮汤,温化寒湿用甘姜苓术汤,缓急止痛用芍药甘草汤,补血温阳用当归四逆汤,温壮阳气用四逆汤,滋阴凉血用百合地黄汤,清热泻火用白虎汤,泻热通下用大承气汤,温阳通下用大黄附子汤,清利水气用牡蛎泽泻散,温化水气用真武汤。

如果西医治病的最高境界是药到病除的话,中医治病的最高境界就是方到证除。而要达到“方到证除”的用方境界,就一定要深刻掌握这些基础经方。

在此基础上,再掌握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的对治经方。以下详细列出这些对治之方。

肺寒用小青龙汤,肺热用泽漆汤,肺气阴两虚用麦门冬汤;

脾胃气郁用橘枳姜汤,脾胃虚寒用理中汤,脾胃寒热夹杂用半夏泻心汤,脾胃气血虚用黄芪建中汤;

肝瘀血用大黄虫丸,肝湿热用茵陈蒿汤,肝热生风用风引汤,肝胆郁热气虚用小柴胡汤;

肾虚不固用天雄散,肾阴虚水气用猪苓汤,肾阴阳俱虚用肾气丸;

心气郁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心阳虚用桂枝加附子汤,心阴阳俱虚用炙甘草汤。

亦有两个脏腑兼证的对治经方。心肝阴血虚用酸枣仁汤,心肾阳气虚用茯苓四逆汤,心脾风痰用侯氏黑散。

还有两种病机的对治经方。瘀热用桃核承气汤,寒瘀用温经汤,阳虚出血用黄土汤,血虚出血用胶艾汤,风寒湿痹用乌头汤,阳虚郁热痹证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气血两虚用当归芍药散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