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如果把看和读等同,可以说读书破万卷的。但是,读不不是看,那就另当别论了。 一般来说,读书是启蒙教育的初级阶段。真正进入学习的高级阶段是看书,而不是读书。这个阶段只有看到精彩的句子或段落,产生了共鸣,才会读出来,大声的朗读。 如果真是读书的话,需要逐字辨认,这样的读书,要想破万卷恐怕需要毕生的精力的,那就是书呆子了。 所以,要想短期内破万卷,一定是看书。 有的人看书一目十行,有的人看书一目十篇。 书看多了,字、词、语言结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等,瞬间都是一目了然,用不着逐字分析,逐段琢磨。所以才会有一目十行。 再上一个台阶,即可在瞬间把文章里的废物垃圾以及与主题没有太大的逻辑关系的句子段落择出去,这样就可以一目十篇了。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不干别的光读书,又有什么意义呢?别忘了,后面还要行万里路呢。 看书的灵魂是用心看,而不是用眼看。如果用眼看,那么和读书没什么差别了。 心是什么?心是智慧。有的人喜欢读书,也读了一辈子的书,结果呢,还是榆木疙瘩,一窍不通。这样的读书,越读越傻,还不如不读。 看书和读书的区别,一个用心用智慧,一个用眼用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