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明端
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长沙)。唐代著名书法家,隋朝出任太常博士,唐朝归顺唐高祖李渊,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勃海县男,贞观初年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欧阳询是书史上“四大楷体”创始人之一(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师学“二王”笔法(王羲之、王献之),楷书自成一体,书风表现了泱泱大国的盛唐风度,成为唐楷书法执牛耳者,对后世影响很大。欧阳询还是书法理论家,总结书法实践的练书习字八法,撰写有《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等专著。传世“欧体”楷书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等,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
宋代《宣和书谱》称欧楷为“翰墨之冠”,如是认为欧阳询只是擅写楷体那就错了。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张怀瓘,在其《书断》著作评价欧阳询“八体尽能(八体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行楷、行草),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楷)行之书,出于大令(王献之),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古人对欧阳询评价,书法几乎是无所不晓,八体尽能,草书迭荡,篆体尤精,真行之书,师出大令。
当代欧阳询存世墨迹、法帖多是楷书,行草书较为稀见,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有欧阳询墨迹本行书帖,《仲尼梦奠帖》、《千字文》等。上世纪在河北唐山丰润区,发现一块唐代残碑,经鉴定是欧阳询《草书千字文》,专家评价欧阳询草书水平不在唐代“草圣”张旭、怀素之下(图1—3)。
民间收藏发现一件欧阳询自书诗书卷《道失帖》,书卷为纸本,长380cm(含题跋),宽28cm,书卷标签注“唐欧阳询书法卷”,书写行书体12行,每行3—4字,计40余字(图4—5)。
书帖文本写的是欧阳询创作的一首诗,“已惑孔贵嫔,又被辞人侮。花笺一何荣,七字谁曾许。 不下结绮阁,空迷江令语。雕戈动地来,误杀陈后主”。诗文表达对陈后主的讽刺与批判。
陈后主是谁呢?陈后主名为陈叔宝(553—604年),是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 582年即位,执政八年,在位期间不理朝政,沉迷女色,589年隋军南下攻破都城,陈国灭亡,陈叔宝被隋军掳至长安,604年在洛阳病死。欧阳询这首诗的大致文意是说,陈后主被孔贵嫔迷惑,又被他人侮辱,虽然拥有华丽的文笺,但无人能理解其深意。他不下结绮阁,空让江令语迷惑,最终被敌杀死。
欧阳询行书《道失帖》,虽然不是书法名帖,但在历史上多次被刊印为法帖。最早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赵炅命翰林院将内府所藏历代名家墨迹,汇编刻石(木)拓印法帖,取名为《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共有10卷,收录了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来,历朝帝王臣子和书法名家等百余人四百多篇墨迹,被誉为“丛帖始祖”、“法帖之冠”。《道失帖》收录于官方刊印法书,可见古人对《道失帖》书法艺术价值的尊崇与认可(图6)。
数百年之后。欧阳询《道失帖》又被收录于明代著名刻帖《戏鸿堂法帖》。《戏鸿堂法帖》全套十六卷,由明代书画家董其昌选辑。董其昌也是古书画收藏大家,《戏鸿堂法帖》展示其毕生收藏成果,并精选平生所见晋唐以来古人墨迹与法书,摹刻拓印,初为木板并毁于火灾,以后又重摹刻石,历时数十年完成,由于年久战乱,损毁丢失,现存有刻石133块,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在《戏鸿堂法帖》收录的《道失帖》书迹如下(图7)。
据悉《道失帖》还有其它版本法帖,不再列举。
为方便叙述,以下把民间收藏《道失帖》简称为墨迹本,《淳化阁帖》简称为宋代本,《戏鸿堂法帖》简称为明清本。对墨迹本、宋代本、明清本作比较,三者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是书写排列格式不同,墨迹本每行是3—4字,宋代本、明清本每行是7—9字,个字位置也有变化,例如宋代本第二行下“人”字,在明清本把“人”字写在第三行上(见图6、图7红圈内“人”字)。
二是墨迹本、宋代本、明清本整体上书风一致,气韵相似,但有个别单字的书写略有变化(参见以下图9—11单字比较),说明欧阳询书写《道失帖》,是写了多件,分别被宋代皇家内府与散失民间收藏,故此三个版本不是同一模样。
三是《道失帖》三个版本,都标注了书写时间是“贞观十二年六月二日”,换算公历是638年,欧阳询时年为81岁高龄。无论是《道失帖》墨迹本,还是宋代本、明清本,都没有欧阳询落款,为何不落款暂无法考证,但在收藏界有无款是赝品之说,看来此说并不能一概而论,或认知绝对化,宋代本、明清本《道失帖》无款,对墨迹本无款起到背书作用,否则仅是墨迹本无款,难以自证其真赝。
以下选取三个版本同样单字放大,比较三个版本的书艺风格(见图8—11,每字黑底色右图为宋代本、黑底色左图为明清本,纸色中图是墨迹本)。
墨迹本《道失帖》题首由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题写“天然神韵”四字并落款钤印(图12左上)。尾跋题字者依序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之子赵雍(图12下),明初著名画家王绂(图13),清代官吏、学者、书画家、收藏家高士奇(图12右上),跋文内容不再赘述。
墨迹本《道失帖》有三十余枚钤印,官印有宋理宗赵昀“缉熙殿宝”,元文宗图贴睦尔“天历之宝”,明内府“广运之宝”,清代乾隆皇帝“乾隆御览之宝、八徵耄念之宝、古稀天子、寿、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皇帝“嘉庆御览之宝(方、圆章各一)”,宣统皇帝“宣统之宝、宣统鉴赏”,清朝内府收藏印“御书房鉴藏宝、烟云无尽藏、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等。历代文学书画社会名流私印有,北宋苏轼,元代赵雍,明代王绂,清代爱新觉罗·允礼、梁清标、高士奇、沈树镛、伍元蕙、于腾等。钤印表明《道失帖》传世路径,宋代入藏内府,收录于《淳化阁帖》(另一版本),后递藏于元、明、清内府,收录于《石渠宝笈》。期间有其它版本《道失帖》流出皇室,散落社会,由明代董其昌收藏,编入《戏鸿堂法帖》。
欧阳询《道失帖》,发现有墨迹与法帖三种不同版本,这在书画收藏圈是常见现象,甚至是古人名气越大,创作的相同作品数量越多,满足社会传播、利益交换、应酬索取等等需要。但是欧阳询未料写了三幅《道失帖》,打了当代文博专家的脸,因为专家为某些利益站台,常在公众面前评点藏品,这件是孤品,那件是绝品,制造稀缺,抬高价格,只有专家所见物,存世孤绝才是真品,其它都是假的,编有一套经典骗人话术,即民间藏品与故宫一样都是仿的,不一样都是臆造的。专家对当代名家作品,民间藏品有多少都搞不清,却对千年以前古人作品如数家珍,初听以为专家很牛×,细思认为专家是扯淡,书画家是靠笔墨为生,难道齐白石只画一幅虾,徐悲鸿只画一幅马?专家连基本常识都不顾,带偏公众认知与社会舆论,不过是以权威身份打压民间收藏,造成文物外流与损毁的严重后果。如今历史开启新的时代,国家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承认民间收藏数亿件文物,数倍于国有馆藏,回头再看专家的胡言乱语,不过是井底之蛙所见的笑话而已。
★ 作者其它文章 ★
一、民藏PK馆藏系列
1、民藏PK馆藏:宋代苏轼《寒食帖》
2、民藏PK馆藏: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
3、民藏PK馆藏:宋代李公麟《降灵图》
4、民藏PK馆藏:宋徽宗大字书法《秾芳书卷》
5、民藏PK馆藏:南宋宫素然《明妃出塞图》
6、民藏PK馆藏:三国钟繇《宣示表》真迹
7、民藏PK馆藏:唐代杜牧《张好好书卷》
8、民藏PK馆藏:宋代李公麟《马球图》
9、民藏PK馆藏:唐代梁令瓒《五星二十八宿形图》
10、民藏PK馆藏:元代邓文原《题伯夷颂诗帖》
★★★
二、“书圣”王羲之系列
1、《兰亭序》之谜新发现
2、“书圣”写大字,壁挂论国是
3、极品传世帖,大字《兰亭序》
4、书圣墨宝《敛衽帖》,书艺媲美《兰亭序》
5、民间收藏新发现两件王羲之法帖真迹
6、王羲之传世墨宝,《洛神赋》大字行书
★★★
三、“画圣”吴道子系列
1、画圣神迹,传世奇迹 ——《八十七神仙卷》考证之一
2、民间巨画终了徐悲鸿藏画的断代纷争 ——《八十七神仙卷》考证之二
3、天堂景致 大唐风情 ——《八十七神仙卷》考证之三
4、画笔出神入化,黑白媲美五彩
5、五彩缤纷的神仙世界
6、书是墨宝, 画如神迹 ——吴道子书法作品鉴赏
7、画圣《送子天王图》,白描/彩画现真容
★★★
三、书画名家系列
1、怀素书迹《四十二章经》百年骗局
2、湮灭史海的书坛大师——王导
3、黄庭坚书法是丑书吗?
4、烟江叠嶂诗中谜,流传千年现原迹
5、唐代书法世家徐峤之唯一传世真迹
6、周兴嗣草书,《千字文》墨宝
7、吕蒙正楷书墨宝,《寒窑赋》创世奇文
8、李白书卷惊现当世,《上阳台帖》真赝存疑
9、扑朔迷离的曹操书法
10、被书坛冷落的晋代女书家——魏夫人
11、李白草书《将进酒》,醉吟挥毫传千秋
12、蔡京题跋的欺世盗名
13、宋代曾巩书法,杜甫应制诗帖
14、宋代赵家人的霸气书法
15、唐代韩愈草书,《师说》名作真迹
16、唐太宗惊世巨作,《温泉铭》原迹现世
17、隋楷天花板,智永《千字文》
18、风流才子杜牧郎,诗书双绝嘉名扬
19、古代名画张萱《捣练图》原迹
20、黄庭坚名作,《砥柱铭》真迹
21、南宋丹青四大家,马远水墨无骨画
22、“初唐四杰”少年狂,《滕王阁序》成绝唱
23、宋徽宗独创廋金体,金章宗临书乱真迹
24、武将儒风,岳飞书法
25、民族英雄遗墨宝,岳飞书卷《出师表》
26、壮志凌云真英雄,岳飞狂草《满江红》
27、宋代李公麟长卷彩画《胡月呈马图》
28、张旭诗帖,草书巅峰
29、书法世家,大小欧阳
30、欧阳询行书,《道失帖》原迹
★★★
四、名碑真迹系列
1、欧阳询最美楷书,真迹本《温彦博碑》
2、颜真卿楷书力作,真迹本《颜勤礼碑》
3、北魏张猛龙,书卷指迷踪
4、东汉《曹全碑》是谁写的
5、实锤证据:《张猛龙碑》是张猛龙写的
6、孔庙三碑的《史晨碑》是谁写的
7、曹全自书《曹全碑》的实锤证据
8、唐代诸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
9、唐代李邕行书卷,《李思训碑》列第一
10、苏轼碑刻当代再现,碑文真迹惊见民间
11、北魏张玄绝笔,墓志泣血自书
12、汉隶原迹《张迁碑》
13、孔庙三碑的《乙瑛碑》是谁写的
★★★
五、收藏杂谈系列
1、中国民间收藏PK世界顶级博物馆(2022图文版)
2、王羲之书法鉴赏需要颠覆的认识误区
3、古代十大行书排名为何不靠谱
4、对《文物保护法》修订的几点意见(笔名作品)
5、压制民藏终有头,不废江河万古流(笔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