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早死的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这里先死掉了!

 又一村240 2025-01-1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我们养生都是想长寿,或者说是在有生之年能够生活的有质量,而不是垂垂老矣的面庞,无精打采地活着。

《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尚书·洪范篇》:「寿、百二十岁也。」

古人对寿命的预测很「科学」,可以达到120岁,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寿命,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寿终正寝」,「无疾而终」,这是为啥呢?

早死的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这里先「死掉」了!

去看中医,总是会问你,胃口怎么样,睡眠好不好。

一个人能吃能睡,对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有什么毛病,也都有救,因为他的源泉没有断。

你去看那些能吃能睡的小孩子,猫猫狗狗,哪一个不是使劲抓住奶瓶猛喝,或是暴风吸入一般进食,那些对食物的原始欲望,充满着「生命力」,吃得好,睡得香,生命茁壮成长。

你去看长寿的老人,饭可能吃的不多,但一定津津有味,爱喝粥,爱吃素,也有爱吃红烧肉的,都乐在其中。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胃气,就是饥饿感,一个人还觉得饿,说明他还可以不断吸收运化食物,有养分注入身体,就还可以活得越来越好,所以——
............................................
「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势虽轻必致延剧。」

............................................

一个人可能生命危在旦夕,但一旦这口气提起来,有了胃口,很快就会好转。

一个人如果总是没有胃口,那么即使是很轻微的问题,也会慢慢变得萎靡不振,人还没有死,供养的能力弱了,脾胃先死掉了,「生命力」先死掉了,看起来表面无事,内部可能已经 「糠」了。

如何保养胃气

五谷为养,作为五谷之一的大米,自然与我们的脾胃最相宜。米粥素来是健脾养胃首选。

有人觉得大米吃多了会生湿,其实不是的。大米(水稻)长在水里,早就练成了抗湿的本领,越是这样的植物其实越是健脾祛湿的。
图片

一边炒,一边觉得真香啊!像是小时候吃爆米花的味道。没错,焦香入脾,香可燥湿,让脾舒畅。烤焦的馒头也是可以健脾消食的,但对于泡茶来说,还是米更好。

脾胃好了,就可以更好的运化身体中的积食和湿气。

炒米茶,健脾消食祛湿,平时当水喝就可以。

注意:因为炒过的米,有一些燥气,如果是阴虚容易上火的人,喝这个炒米茶,就需要多喝一些水,嗓子痛的时候,就不要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