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个短命的统一王朝:隋 文帝杨坚之死⑷

 金色年华554 2025-01-22

杨广在察知父母对杨勇的态度有所变化后,越加装出一副仁孝谦恭的面孔,不但孝顺父母,而且“敬接朝臣,礼极卑屈”,每次朝见父皇,车马侍从都很简朴,居家仅与嫡妃萧氏共处,其余姬妾毫不亲近,形同虚设。这样,杨广的声名远远超过了其他兄弟。有了这些资本,他就开始策划“夺宗之计”了。独孤皇后的态度至为重要,是杨广的“大事”能否成功的关键。杨广出任扬州总管,临还镇前拜别母后,做出一副依依不舍、凄凄切切的模样,弄得皇后也很动情。杨广乘机呜呜咽咽地说:“孩儿见识愚昧卑下,却也能恪守做兄弟的本分。只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太子,太子经常对着我发火,欲加害于我。孩儿只怕会遭到太子的毒手啊。”独孤皇后勃然大怒道:“那个睍(音xiàn)地伐越来越让人难以容忍了。我替他求娶了元家的女儿,指望他与元家的女儿生下嫡子以兴隆基业,他却根本不把元家的女儿当嫡妻看待,对她备加冷落,反倒专门去宠爱那个阿云,致使她生下一大堆猪狗一样的小崽子。前些日子元家的女儿本来并没有病,却突然死了,明显是被投了毒。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我也没法追查,他竟然又把恶念发到你身上来了!今天我还健在呢,他竟敢如此,我若死了, 你不是要被他当成鱼肉么?这些日子我常常在想,太子嫡妻既逝,又没留下嫡子,一旦皇上千秋万岁之后,要让你们兄弟向阿云的儿子跪拜问讯,这该是多么巨大的痛苦啊!”睍地伐是杨勇的小名,于是独孤皇后也有了废立之意。

隋文帝有两个亲信重臣,一个叫高颎(音jiǒng),一个叫杨素。杨广拉杨素做帮手。老奸巨猾的杨素先去揣摩皇后的心意,故意在她面前随便地称赞了杨广一句。独孤皇后感叹地说:“我儿大孝顺,每次听说皇上与我的使者到了,都要亲自出境迎接;他的妻子也非常惹人怜爱,我哪怕打发一个婢女过去,她也与那婢女同吃同住。哪像那个睍地伐,每天只知和阿云饮酒作乐,昵近小人,猜忌骨肉!我之所以特别疼爱、怜惜阿磨,就是因为常常担心他被人暗杀啊!”阿磨是杨广的小名,杨素既已探得底细,就开始在“二圣”面前“盛言太子不才”了。这正合独孤皇后的心意,于是独孤皇后就把杨素引为知己,二人共同商量废立之计。

杨素(?~606年8月31日)

高颎倒是个比较正直的大臣,对杨广的矫情、虚伪、狡诈也有所觉察。有一次隋文帝向他透露了“废立之意”(《隋书·高颎传》),高颎认为太子无大过失,立即跪下来奏道:“长幼有序,其可废乎!”文帝默默地没有再说什么。独孤皇后却不高兴了,她知道高颎志不可夺,便打算除去这个障碍。高颎的夫人死了,独孤后怂恿杨坚替他续弦,高颎以年老为辞,婉言谢绝。不久,高颎的爱妾生了个儿子,杨坚也很高兴,打算去祝贺。独孤皇后却冷冷地说:“陛下怎能再相信高颎?当初陛下欲替他续娶时,他说年老力衰是假,心存爱妾,欺骗陛下是真啊!”文帝一听有理,此后也就渐渐疏远了高颎。独孤皇后又乘机时进谗言,高颎终于被免了官。

太子杨勇的日子难过了!晋王杨广步步进逼,又收买了东宫的官属,杨勇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稍微有些疏失,立即就有人告知杨素,再由杨素奏达隋文帝。独孤皇后也于东宫密置暗探,杨勇的言行举止很快就能传入皇后耳内,独孤皇后又添油加酱地制出一些“罪状”,转告于文帝。这隋文帝性格“猜忌苛察,信受谗言”(《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到了晚年,更是喜怒不常,于是益发地疏忌杨勇,打算废掉他了。

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杨勇怎会看不出来?于是他忧惧异常,怕“天命”有变,就在东宫后园建了个“庶人村”,自己整天居于低陋的茅舍中,布衣蔬食,希望以此来祈禳天命。杨坚得知后,也有些不忍心,派杨素来察看太子的动静。杨素来到东宫,侍卫通报后,杨勇束带顶冠,恭恭敬敬地在门内等待。杨素却故意徘徊于门外,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进去,借以激怒杨勇。杨勇毕竟还是个皇太子,受到如此怠慢,当然不满,不免形于言色。杨素乘机回报杨坚,说是太子心怀怨望,恐有他变,望皇上深加防察。于是宫廷内外,交口喧谤,逐日有人将太子的“过失”奏达文帝。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4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