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格知识大全

 虚空之漂者 2025-01-23

文章目录:

1. 人格介绍

2. 人格的类型

3. 人格的障碍

4. 人格的塑造


1. 人格介绍
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和思维的总和,比如你是什么性格、平常如何对待他人、日常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遇到问题怎么处理等所表现出来的总体行为。简而言之,人格就是你作为一个人,“整体上”是什么样的特质的体现,给他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人格与性格的区别:人格是一个更广泛、更深层的概念,它包括了性格、价值观、世界观等多个层面,体现个体的全面特征,而性格则更多指个体的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格可以改变吗: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但它也可以改变,比如一个性格内向的人通过锻炼社交技巧,可能变得更加外向。
什么是多重人格:多重人格是一种心理疾病,表现为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身份或人格,患者可能无法记得自己在“另一种人格”下的行为。
怎样才算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全人格的人能够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自我接纳、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并且拥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图片

2. 人格的类型
在人格划分方面,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最著名的理论,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维度:
外向(E) vs. 内向(I):外向型人格社交能力爆表,更喜欢与他人社交、交谈;内向型人格喜欢独处,类似于“社交恐惧症” ,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和内省。
感觉(S) vs. 直觉(N):感觉型人格更注重具体的、现实的,做事务实、活在当下;直觉型人格更注重抽象的、未来的,他们天马行空,创造能力非常强。
思考(T) vs. 情感(F):思考型更倾向于逻辑、分析和客观来解决问题;情感型更倾向于照顾他人情绪来解决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性”和“感性”。
判断(J) vs. 知觉(P):判断型的人做事之前会有自己的规划,条理清晰且目标明确;知觉型的人喜欢拖延,随心性较强,更倾向于灵活、开放式的生活。
图片
每个维度各取一个,组合成 16 种类型的人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 人格的障碍
人格障碍通俗来说就是精神有毛病了,严重的就是神经病了,常见的人格障碍包括以下十种:
图片
图片

4. 人格的塑造
婴幼儿阶段(0-6岁):父母与孩子的亲子互动奠定了人格发展的基础。
儿童和青少年期(6-12岁):孩子和同龄人的互动对人格的影响愈加显著,孩子在与他人互动中逐步发展出外向型、内向型或其他人格特质。
青春期(13-18岁):个体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并形成独立的自我认知,逐渐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价值观和信念。
成年后(19-40岁):个体面临更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如职场角色、家庭角色等,成功的社会角色促进自信和情感稳定,而过度压力或失败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问题。
自我反思与人生总结(41岁及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中年和老年期经历了更多的自我反思和生活总结。此时,人们会审视自己的一生,思考是否实现了人生目标以及对过去的评估。
图片
END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