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三公山碑》是刊刻于东汉元初四年(公元117年)的一方碑刻,现位于河北元氏县封龙山南麓的封龙书院汉碑堂。 该碑刻又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无撰书人姓名,属缪篆书法作品。碑为长方形,高1.7米(一说170厘米)、宽0.7米(一说70厘米)、厚0.25米,碑文共10行,行字多寡不等,共200字。主要记述了常山相陇西冯君为消除天灾人祸、国泰民安而祭祀三公山神的活动,祈愿苍天保佑华夏,消除天灾人祸,换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 《祀三公山碑》的字体介于篆隶之间,篆隶相融,既保留了篆书的古朴典雅,又融入了隶书的流畅自然,有的字还有草篆之意。碑文行间茂密,大小穿插,长短变化,具有变化中的整齐美。单字结构非同一般,部首的组合变化常常打破常规,出人意料地夸大某一个局部,使许多字展现出一种拙笨的动态。加上碑文的漫漶与剥落,从表面上又形成了完整与残缺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营造出独特的风采,展现出由篆向隶过渡的独特魅力。 王墉(王鄘),别署淘古、专室、允庐、复婴堂、无之堂等。1971年生於河北正定县。师从尹沫、王友谊、曾翔、胡抗美先生。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获全国第六届楹联展一等奖,全国第二届隶书展二等奖,全国首届篆书展三等奖。入展第八、十、十一、十二(两件)、十三(进京)届全国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