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名府十大美食

 广平人 2025-02-13 发布于河北

#做文明大名人迎四面八方客##讲好中国文化##邯郸头条##舌尖上的中国#​

大家好呀!知家乡,爱大名。

重播
播放
00:05 / 00:05
00:05
00:05
进入全屏
50

    大名县,那可是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史称大名府或北京大名府殷,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这里是王政君、王莽的故乡,也是马陵之战的发生地。在古代,它还是商都呢!公元 782 年,魏博节度使田悦改魏州为大名府,设置百官,甚至自称魏王。还有朱温应罗绍威之邀,一夜杀了八千家牙兵,把罗绍威的积蓄都给消耗一空,让他后悔不已,直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战神李存勖在此登基,金人立刘豫为齐帝,也是在大名称帝。岳飞在大名府投在张所手下,与宗泽在大名一带抗击金兵,这就是咱们的平原千年古城大名府。

    播放
    00:04 / 00:13
    00:07
    00:07
    进入全屏
    50

      这里的美食更是一绝!品尝大名的美味佳肴,简直就像是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品味大名府,就如同经历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这场盛宴不光让咱们的味蕾得到满足,更是深深触动了心灵。每一位品尝的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都能深刻领略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韵味。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盘点下在大名县飘荡在大街小巷诱人香气的十大名吃。

      总结:大名府不仅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还有令人陶醉的美食。历史与美食交织,构成了大名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同探索大名的精彩,感受它的千年风华和美食魅力。

      二毛烧鸡

      中国四大名鸡中虽然没有二毛烧鸡,但因为“二毛烧鸡”的存在,至今“四大名鸡”无法在大名市场插足。

      二毛烧鸡创始于清朝嘉庆年间,烧鸡色泽金黄,外皮筋道,鸡肉鲜嫩脱骨,轻轻一抖,肉就分离了,咸烂脱骨,连骨头都被卤得入味,一锅烧鸡香半条街。

      据说,清道光年间,一位新任的知府大人,敲锣打鼓、上任夸官,路过店铺前,闻香落轿,品鸡问其名,随口吟诗道“夸官逍遥道,闻香品佳肴。适逢设盛宴,吾必备'二毛’”。

      从此,“二毛”烧鸡誉满全城,给人们心中留下“一锅烧鸡满城香”的美誉,名扬在外。

      二毛烧鸡被《辞海》收录,是首批中华老字号,为省级非遗,邯郸市八大名吃之首。

      清同治年间,王德兴将制作烧鸡的秘方传给了儿子王国珍,王国珍在继承父业时,为将“二毛烧鸡”推向外地,认为“二毛”名号不雅,便取自己名字中的“珍”字为首,正式更名为“珍积成”,意为“珍品、积研、成名”之意,沿袭流传至今。但城中百姓仍习惯叫“二毛烧鸡”,1966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名时,品尝“二毛烧鸡”后赞不绝口。

      五百居香肠

      “五百居”香肠创业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原籍山东济南府的王湘云来大名府谋生,在大名府城内开设了以香肠、熟肉为业的店铺,因大名府距济南府约500里,故取名为“五百居”。

      五百居香肠出于南肠,用新鲜猪大腿肉、肋肉、臀部肉、腰肉为主料,大多为瘦肉;肠衣为漂洗洁净无暇的猪肠衣;辅料有石榴子、砂仁、香精、精盐、砂糖、纯高粱酒及陈年酱油等。先将肉料洗净去血,切成肉丁,加以各种佐料及调料,搅拌均匀,放置3小时左右,待料味入肉后再灌肠。每灌14厘米左右用麻绳结扎,边灌边扎,直至整条肠衣灌满,然后经过晾干而制成。

      香肠色泽纯正,肠条饱满,粗细均匀,肥瘦适宜,香味醇厚,甜咸兼具,软滑利口,食之不腻。

      郭八火烧

      “郭八”火烧创业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从顺天府学艺回到大名,在老城关帝庙旁边开始经营火烧,立店铺“天兴火烧铺”。

      因郭致忠行八,被街坊邻居叫做“郭八”,当地人称他的火烧铺为“郭八火烧铺”。1966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名时,品尝了“郭八火烧”,还风趣地对郭瑞说:“老郭,你打的火烧真不错!我吃了一个半。谢谢你!

      来邯郸,必尝当地的名吃“二五八”,才过瘾!“二”是指二毛烧鸡;“五”是指五百居香肠;“八”是指郭八火烧。三种美食都创业于清朝,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和传奇。

      烧麦

      大名府的烧麦是牛羊肉馅的,形似石榴,晶莹剔透,馅大爆汁,一个大肉丸子,吃时佐以芥末汁,味道极佳。

      羊肉饼

      羊肉饼是大名县的清真特色美食之一,源于突厥饼。肉馅瓷实,皮薄馅厚,肉质鲜美,味道醇香。

      牛肉卤馓

      牛肉卤馓这道清真美食最早源于清真寺内,回族群众过节时招待穆民的,因为味道好,慢慢的流向巿场,与西安的羊肉泡馍有点像似,但这种美食中国仅大名县独有,其他的地方吃不到,到大名来一定要品尝哦。

      牛肉卤馓酱香浓郁,牛肉软烂,汤肥肉香,麦仁滑浓,回味无穷,地道的硬核早餐。

      饸饹面

      清真牛肉卤饸饹面是大名县传统小吃之一,牛肉卤中的牛肉块大、牛肉软烂,酱香浓郁,饸饹面筋道,配以绿豆芽打底,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豆腐皮卷油条.气布袋

      油条,始于宋朝。《宋史》记载,宋朝时,秦桧迫害岳飞,民间通过炸制一种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油炸桧)来表达愤怒。类似的油炸面食,其起源远远早于唐代以前,但具体时期不得考证。

      这种美食以临安传到大名府,大名府的匠人们又研发出了另一种美食-鸡蛋布袋。

      《宋史》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秦桧一伙卖国贼,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南宋军民对此无不义愤填膺。当时在临安风波亭附近有两个卖早点的饮食摊贩,各自抓起面团,分别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一时,买吃早点的群众心领神会地喊起来:"吃油炸桧!吃油炸桧!" 为了发泄心中愤恨,于是人们争相仿效。从此,各地熟食摊上就出现了油条这一食品,仍有些地方,仍有把油条称为"油炸桧"。油条是中国大众最喜欢的食品之一。

      豆沫,被誉为“小吃中的活化石”,承载着大名人几代人的美食记忆。

      豆沫是有小米面制作而成,口感浓稠细腻,豆沫呈半透明的乳黄色,佐以绿色配菜,精致养眼且香脆嫩滑。

      大名豆沫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研发和创新。辅料有豆腐、海带、粉条、菠菜、黄豆、花生米、芝麻;调料有花椒、八角、小茴香、食盐等,食材的多样性使其营养丰富。

      大名豆沫调味主要靠芝麻盐,最好的是花生米要脆、黄豆要煮得面一点,这样喝起来豆沫的口感才会更醇厚。馥郁的小米香与豆香、芝麻香、花生香、蔬菜的清香融为一体,喝一碗冀南豆沫,仿佛饮下一壶醉人的美酒,浓郁绵长。

      糕点

      在大名,“逢源号糕点”是不得不说的美食,逢源号糕点是回族中式糕点的传统制作铺号,主要为京式和苏式。

      据传逢源号创建于清朝末年,由大名县杨氏家族辈辈相传,已有百余年历史,现已传至第四代。由于逢源号糕点制作工艺纯正,选料考究,一百多年来保证了原始风味,亮浆不黏,外焦里嫩,油而不腻,香甜可口,老少皆宜深受大家喜欢,是茶余饭后,馈赠亲友都是佳品,每到逢年过节更是供不应求。

      在冀鲁豫交界地区有个风俗习惯,男女订婚结婚男方都要准备多少不等的糕点,女方再分送给亲朋好友,根据辈份的不同送多少斤也不同,借此传递结婚订婚的信息。凡是收到礼物的,一般都要参加婚礼,并随份子。

      糕点一般送双份,像征好事成双,因为糕点非常甜,寓意甜甜蜜蜜。

      芝麻焦烧饼

      芝麻焦烧饼源于胡饼,从唐代传入大名,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根据《续汉书》的记载,汉灵帝喜欢吃“胡饼”,“胡饼”在当时的洛阳贵族中广泛流行。灵帝好奇心很强,醉心于游牧民族的文化习惯。

      大名芝麻烧饼分两种,一种是五香的,一种是甜的,甜的又分红糖和白糖。

      烧饼两面沾满芝麻,外焦里嫩,轻轻的咬上一口面与芝麻的香气充满了整个口腔,掰开一个五香的,揪一点烧饼芯,花椒面与盐的咸香让人回味无穷。

      糖烧饼是圆圆的,胖胖的,白糖烧饼里面是白色,红糖是红色,刚出炉的烧饼轻轻的一拍,当你听到咔嚓一声时,烧饼已酥成碎块,又香又甜。

      大名这十大名吃,每一种滋味都在心底刻下古城独有的记号,让我们用舌尖轻触这千年美食文化的脉络,铭记在心。要是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给热爱美食的朋友,让大家一起感受大名美食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