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气是最好的良药,有了这个中成药,阳气通了,就不怕“体寒”了

 中医小白 2025-02-15 发布于山东

有这样一类人:即便在炎炎夏日也不敢穿短裤短袖,更不敢吃冷饮喝凉水,畏寒怕风,这类人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阳虚。

中医理论中,人体之阳气发源于肾,肾阳又被称为“命门之火”。

图片
一旦肾阳受损、命门火衰,就会出现精神萎靡、畏寒、腰膝冷痛、小便频数但排尿无力、尿后余沥、下肢水肿等症状。
跟大家解析一个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典方——桂附地黄丸!
成分:熟地黄、附子、 茯苓、山萸肉、肉桂、泽泻、山药、牡丹皮。
附子大辛大热,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之要药,常用于阴寒重症。方中用的是制附子,毒性更低、药性偏温和,能补火助阳,温经通络,驱散风寒湿邪。
图片
肉桂辛甘大热,善温里散寒,补命门之火,引火归原,适用于肾阳虚衰重症。当肾阳虚衰严重时,阳气上浮,呈上热下寒之势,肉桂能引上浮之火下行,恢复阴阳平衡。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肾填精,被誉为“滋真阴,补精血”之圣药
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脾肾之阴,如同《景岳全书》中“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的理念,以增强阳气生化之源。
图片
再配伍茯苓健脾渗湿,泽泻利水泄火,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共退肾中虚火。此配伍在“阳损及阴”理论指导下,既补充桂附之热所伤阴液,又预防长期阳气受损所致阴液不足,是中医未病先防的思想体现。
从药物用量上看,本方重用补肾填精之品,辅以少量温阳药。熟地黄用量为制附子的八倍,旨在补肾填精同时防止附子过于峻猛而耗伤正气,即“壮火食气”。
如此配伍,意在微微生火,鼓动肾气生成(少火生气),使肾中阴阳得补,阳气蒸腾阴气化生,肾气充盈,从而消除各种不适之症。
图片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