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的关键作用愈发清晰。LDL-C不仅是ASCVD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更是控制斑块稳定性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核心靶点。然而,关于LDL-C降低到何种水平能够有效稳定斑块、显著降低斑块破裂导致血栓的风险,目前仍需根据个体的心血管风险分层来确定具体目标值。LDL-C水平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LDL-C水平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密切相关。研究表明,LDL-C每降低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可降低21%。然而,近期研究也发现,LDL-C水平并非越低越好。一项对冠心病(CAD)患者的15年随访研究显示,LDL-C水平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极低(<50 mg/dL)和较高(≥130 mg/dL)的LDL-C水平均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图1)。长期处于过高或过低的LDL-C水平均可能增加死亡风险,因此接受强化降脂治疗的患者需密切监测LDL-C水平,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新研究与指南的建议最新的研究和指南强调,LDL-C的控制目标应根据个体的总体心血管风险进行调整。例如,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4年基层版)建议,对于ASCVD高危及以上患者,LDL-C应降至1.8 mmol/L以下,且较基线降低幅度>50%;对于超高危患者,目标值应进一步降低至1.4 mmol/L。此外,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LDL-C水平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在不同风险人群中有所不同。在二级预防队列中,LDL-C水平为55.8 mg/dL(约为1.44mmol/L)时,心血管死亡率最低。过度降低LDL-C水平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风险,如出血性脑卒中或糖尿病风险增加。不同心血管风险人群的LDL-C目标值不同心血管风险分层的人群,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控制目标值存在差异,身体相对健康者与已发生心梗者LDL-C目标值就会截然不同。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4年基层版)的建议,不同风险人群LDL-C目标值整理如下(表1)。中低危人群:对于尚未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健康人群,LDL-C应控制在3.4 mmol/L以下。中高危人群:如果通过颈动脉超声等手段发现有斑块,LDL-C应降至2.6 mmol/L以下,甚至有研究建议降至2.1 mmol/L以抑制斑块进展。高危人群:对于尚未发生心血管疾病但属于高危风险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LDL-C应控制在1.8 mmol/L以下。超高危人群:对于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或复发风险极高的患者,LDL-C应进一步降至1.4 mmol/L以下。总结LDL-C的控制目标应根据个体的心血管风险分层进行精准调整。对于不同风险人群,LDL-C的目标值从3.4 mmol/L到1.4 mmol/L不等。在实际治疗中,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避免过度降低LDL-C水平带来的潜在风险。通过科学合理的LDL-C管理,可以有效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同时保障患者的长期健康。[1]SCUDELER T L, DA COSTA L M A, NUNES R A B,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real-world analysis using data from an international network[J]. Sci Rep, 2024, 14(1): 29201. DOI: 10.1038/s41598-024-80578-w.[2]CHEN L, CHEN S, BAI X, et a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nd mortality in china[J]. JAMA Netw Open, 2024, 7(7): e2422558.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22558.[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J]. 中国循环杂志, 2024, 39(3): 313-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