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晚拍小腿内侧35下,女人更美,让男人更有力量

 图书 馆员 2025-02-16 发布于内蒙古
每晚拍小腿内侧35下,女人比同龄人更美,让男人更有力量
每天晚上拍小腿内侧35次,女人比同龄人更美,让男人更有力量。为什么呢?因为人体小腿内侧汇聚肝经、脾经、肾经于此。小腿内侧属阴面,阴面的代谢本来就比较慢,经常拍打它,疏通经络,有益无害,利于强身御病,保持此处畅通,生命也将畅通无阻。
之前每次给大家说敲胆经、敲带脉等都是一个地方,只作用一个经络,但今天这个小腿内侧,一个地方作用在三个经络上,拍此一处,作用三倍,几乎适合所有的朋友作为保健养生之用。总之,拍小腿内侧35次,有3大独到的好处,而且是一个方法,三重功效,究竟有3大独到的好处呢?
1、护肝:每天35下,让女人比同龄人更美
肝主筋,其华在甲,开窍于目。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脾主运化,乃后天之本。肾经由先天赋予。肝经不通,人体的毒素就累积重厚,导致长斑、长痘、脱发、油脂过多、失眠、乳房肿瘤等问题,因为肝的主要功能是肝主疏泄,既疏通和发散的意思,它能保证全身的气血运行通畅,不淤不滞,气通畅情绪也顺畅,疏通肝经是重中之重。腿部循环比较慢,最容易堵住,我们每天晚上睡觉前敲敲,有利于加速毒素的代谢,所谓保通保通保持畅通。
 2、补肾:让男人更有力量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藏精,“主骨生髓”,此外的髓包括骨髓、脊髓、脑髓。肾精能生骨髓而滋养骨骼,是人的力量之源,决定人的生长和发育。
3、强脾:让你体内的湿气没那么重,有病也能痊愈快
脾的功能非常巨大,是“气血生化之源”,运用经络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任何疾病,都是在人体内有淤血的情况下生成的,而脾正具备了生成气血和运送气血两大功效。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临床验证,把脾养好了,百病难生,即使有病也会痊愈得更快。
一个方法,三重功效
位置:
把手从脚上的内踝处开始拍打,一直拍到膝盖的内侧面就可以了。
次数:
从脚踝到膝盖边上拍35下为一次,也可以是随意的一个数字,但是要拍到小腿觉得舒服、温暖为好,切忌用力过大。有人拍100下为一次,有人拍66下为一次,随意选择。1天拍2轮(睡前一次、起床一次),两条腿都要拍,也可以是搓揉、点按都行。
人体内部就是一个独立的循环交通系统,里面流通的是精气血的相互作用结果,运行通畅,则身体康健。保通,从每天拍打小腿开始,畅通,就把他养成习惯,千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吃肉明天长胖,就想着坚持下去就行了,自然会有好效果等着你、回报你。
人体的每一个穴位都相当于一味中药
人体的每一个穴位都相当于一味中药,它们的任何一种神效,都是我们祖先用身体试验过的,只要你学会使用经络,并悟出穴位的深意,就会享受秘诀。

肝主管筋,和胆相表里,开窍于眼;肺主管皮毛,和大肠相表里,开窍于鼻。这样一来,全身众多部位的疾病我们都可以找到它的来路与归途。人的五脏是我们身体的核心部分,其他器官组织都隶属于它们。肾为先天之本,主管骨,和六腑中的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脾为后天之本,主管肌肉,和胃相表里,开窍于唇;心为君主之官,主管脉,和小肠相表里,开窍于舌;

  既然内脏通过经络和它们之外的器官相互联系,生病时可以遥相呼应,里应外合,那么人体在没病时也可以通过刺激经络上最有效的穴位,激发它们的自救潜能,去提醒、改善内在的脏腑,从而进一步提高它们的防御功能和状态,先天体质不好的朋友一定要每天按摩双侧的下面几个穴位三至五分钟:肝俞、肾俞、太冲。

  之所以这么选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首先,肾藏精、肝藏血,精血是我们生命中最根本的东西,每天按摩这3个穴可以补益肝肾,肝肾逐渐强大了,身体就会一步步好起来。其次,这两个穴都是背俞穴,背俞穴是督脉上的穴位,主管人全身的阳气分布,所以,刺激它可以最快地补充人体的阳气。另外,背俞穴为什么要选太冲这个作用偏“泻”的穴位呢?中医里面有句话叫“气有余便是火”,就是说如果所补阳气太多了,就会导致它们变成对人体有害的火。加用一下太冲就是给这些“火”透透气,不至于让它们在体内横冲直撞,最后变性发酵。

  我们经常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要想身体好,主要就是要使五脏好,既不能锻炼太过,也不能休息太过,按摩穴位也是这个道理,在身体偏弱的时候要以补为主,但是不能一味地强补,只有恰当调理,五脏和谐这样才能真正地改变先天,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治肝血阴虚的三个特效穴位:承山、阳陵泉、三阴交

  40岁以上的人差不多都有这些症状:腰腿痛,落枕,睡觉时腿老抽筋;眼花,看不清东西(视力减退),头昏,双胁下灼热,舌头红,口干,苔少;老打嗝,恶心想吐,吃下东西很不舒服;不明原因的全身酸痛;经常莫名其妙地为一点小事发火。


  以上这些情况如不及时纠正的话,不久就会发展成西医检查后认定的脂肪肝、高血脂、慢性肝炎、胆囊炎、视网膜脱落、浅表性胃炎等  《素问·宣明五气论》说肝是主管筋的,肝的气血可以抚养筋,正如书中所说的“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一样,“淫气”就是指气血。而“筋”就包括我们现在说的人身上的肌腱,它负责管理

  肝血虚、阴虚了就没有力气,更没有多少气血能够分给筋,人抽筋就是身体在向我们抱怨了,如果我们还是不管不顾的话,病就要来了。

  此时,我们只要选足太阳膀胱经上的承山穴和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再配以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就行

  承山穴,顾名思义,能承担如山重量的意思,它能够舒筋活络,自古就是腿痛转筋的有效大穴。疼的时候,用手指点揉此处5分钟就可以了(平时每天按揉3分钟即可),虽然按下去有很重的胀痛感,但一定要忍住。

  阳陵泉还是特定穴“八会穴”中的“筋会”,也就是全身筋的总汇之处,所以用此穴来治筋的毛病,疗效特别棒。

  使用阳陵泉时用拇指进行点揉或者点拨,点拨效果最好,每天5分钟,也可以用指间关节进行刺激,以加大刺激量。它在膝关节的下方,小腿外侧、腓骨头下方的凹陷处就是;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正是因为是三经交会的重要通衢之处,所以刺激它可以把三条经的经气全调动了,可防治肝、脾、肾三脏上的诸多病症。每天按揉三阴交,坚持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很好地保养肝、脾、肾,使其气血充足、流畅。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上方四指的骨后缘处。操作方法:每天晚上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10分钟,泡到小腿肚子以上,然后开始从上到下按揉穴位。先按揉两侧阳陵泉3分钟,一定要产生酸胀的感觉才行。然后点按承山,小腿一定要放松,注意点按时不要使太大的力,因为这个穴位的感觉很强,刺激力量太大反而欲速则不达,时间也不需要太长,3分钟即可。最后按揉双腿侧的三阴交,向着骨缘内侧点揉5分钟。
脾经和胆经大药房
化掉任何慢性病。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非常强大,被称作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脾食疗法有平常喝山药薏米粥、冬天吃大枣,或吃些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但安全有效且持久而久之方法就是揉脾经。
1、 气血充盈邪无踪----品味觉脚大的脾经大药。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能把子新鲜血液引到病灶上,每天一定要多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同时还可以做跪膝法、揉其他穴位把气血引过来。
治各种出血症、慢性鼻炎,艾炙或点掐隐白穴。脾经的循行从脚到胸,隐白穴是其第一个穴位,在大脚趾趾甲旁约1毫米的位置。最主要的功能是止血。通常是用艾炙的方法,或用香烟亦可。另一个功效是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鼻出血。穴位不好找,可用指甲掐。
治缺钙引起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痛以及颈椎病、糖尿病、消化能力弱,按揉大都穴。从隐白穴往上,大脚趾根的位置就是大都穴。大都穴对于老年人来讲特别重要,因为是补钙的要穴,能帮助吸引钙质。

治睡觉流口水,舌两边有齿痕、消化不良、手脚冰凉、月经淋漓不尽、头晕、糖尿病等脾虚引发的病,用拇指内侧多硌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脾虚的症状如夜里睡觉流口水(脾不摄津),舌头两边有齿痕,吃完东西就腹胀等。

治消化不良、胃反酸、妇科病、揉公孙穴。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公孙穴功能非常强大,既可调动脾脏、脾经的运血能力,是一个疏散点,一个枢纽,又可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淤滞造成的各种症状,通气,活血,解淤。

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商丘穴。在内踝骨的前缘偏下一点,就是商丘穴。该穴对应足底反射区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可以治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每天一定要多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同时还可以做跪膝法、揉其他穴位把气血引过来。

2、为先天之本添砖加瓦---品味腿上的脾经大药。按揉小腿脾经,肥胖者可以变窈窕,消瘦者可以丰满圆润。

治肝、肾、脾上的病症及妇科病,刺激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三阴交就是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的点,一穴多用。三阴交穴是妇科病的通治要穴。

治不消化、男性前列腺问题、腿肚子酸痛,点揉漏谷穴。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可治小便不利,如腿肚酸痛的可在上午3点到11点脾经气血最旺时点揉。

治慢性胰腺炎、糖尿病,揉地机穴。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脾属土,土属大地,人体的后天之本都靠脾胃来供应,所以可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

祛湿,治各种炎症、水肿,揉阴陵泉穴。顺着胫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就是阴陵泉穴。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人体湿气大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

专治瘙痒、调节血液循环,揉血海穴。血海穴又称百虫窝。“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先,血海穴可以调配人体的血液,其功效相当于足三里穴,一个补气,一个调血,但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治本大穴。.

胖人减肥、瘦人增肥,推小腿脾经。在推小腿的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真正管用,可以坐在椅上,弯腰双手十个指肚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

3、不给疾病原体任何藏身之地----品味胸腹部的脾经大药。

推腹法,脾经还有好多穴位都在肚子上,一推腹就全经推了。通常都在人体中线旁开4寸的位置上,如有痛点,就是脾经上的问题。

治急性扭伤,按揉大包穴。大包穴是脾经的最后一个穴,在肋骨这块儿腋窝直下6寸处。可治急性腰扭伤、急性脖子扭伤、急性肋间神经痛等。

4、脾经健康大课堂。长在舌头上的口疮,推心经上的少海穴可以消除,长在嘴唇上的口疮,多揉小腿脾经上的穴位可以解决。膀胱经和肾经这两条是从根本上治肿的。

胆经大药房----消除疾病,立竿见影。胆经上的穴位很多,有44个。面如尘土,经常偏头痛,坐骨神经痛,乳腺问题,妇科病,颈椎病,肩膀痛,两肋痛,股骨头问题,膝关节尤其是外侧老痛、腿经常抽筋脉,脚外踝常扭伤等都是胆经不通造成的,耳聋耳鸣也在胆经循行的位置上。

1、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品味头闻的胆经大药。胆经在头部的重要穴位,对头面部疾病有独到的功效。

治各种眼疾、祛鱼尾纹,按揉瞳子骨鹨穴。该穴是胆经的起始点,在眼角旁边一点的凹陷处,对治疗眼睛尤其是眼珠、眼底方面的疾病非常有效。

治耳鸣、耳聋、面瘫,点按听会穴。听会穴在耳垂边、贴着面颊的地方,用食指一点按,这里有一个窝,经长嘴时这个窝就凹进去。平时多揉听会穴,能把气血引到面部来。

治头晕目眩,揉悬颅穴、悬厘穴。头晕目击者眩时按悬颅穴。悬颅穴处出现头晕目眩,一揉悬厘穴就正过来了,厘在古代是正的意思。

治消化不良、酒后头痛、肚子不舒服,按揉率谷穴。率谷穴在耳朵尖上边1.5寸处。

治情绪激动导致的头痛、惊恐、癫痫,揉天冲穴。

治熬夜、失眠造成的白发,揉浮白穴。血不养肝、肾阴不足时就会肝热,虚火就会上升,头发就白了。

治各种风证,多揉风池穴。在摸后脑时,会摸到头发边缘有一个凹窝,挺大的很明显,往里一推,就会触到脖子后面的两根硬筋,往上面就是枕骨,用大拇指往里一顶,就会摸到风池穴。风证如伤风感冒、头目晕眩、身体发颤、面部抽搐、抽羊角风以及经常扭脖子、眨眼睛等。

2、想成将军,先有胆气-----品味躯干上的胆经大药

治痛证、乳腺疾病、淋巴结核,按揉肩井穴。将大拇指放在肩上,贴住脖子,中指所点的位置就是肩井穴。是一个四通八达的通经活络之要穴。也是三焦经、胃经、大肠经与胆经在此会聚的地方。痛证如牙疼、头痛、胃经眉棱骨痛。肩井穴最能有效治疗的是乳腺炎、乳房痛等乳腺疾病。还是防治淋巴结核的要穴。

治乳腺增生、肋间神经痛、腋窝出汗,多揉渊腋穴。先摸到腋窝,向下4个横指也就是3寸处就是渊腋穴。

养筋护肝、行气化淤,揉辄筋穴。此穴是护肝、养肝、养筋的穴位。肝和筋为什么会出问题,主要是气郁不舒。推的时候要从渊腋穴往乳下辄筋穴的方向推,经常用四个手指肚捋捋。

有胆囊炎、胆结石,多揉日月穴。日月穴上边有个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肝的气血在期门穴汇集,胆的气血在日月穴汇集。找日月穴时,要先找到心窝下边,乳房旁开4寸就是。

胆经上的补肾大穴,京门穴。找京门穴的时候最好用敲打法把它敲出来,用手指骨节硌侧面那个位置,如果很敏感就是此穴。是在骨头的边缘,不在肉上,对应着大腿两侧的高点处。京门穴是肾的募穴,肾气很容易在此会聚,所以肾虚、肾气不足的人平时要多揉。

减肥、治前列腺疾病、便秘、偏头痛、乳腺增生、妇科病,用斜推腹、敲带脉法。带脉、五枢、维道、居骨鹨这几个穴位不好找,可用推腹法。要斜着推,往中间推,往大腿根部推。敲带脉法,晚上睡觉前平躺着放松,想象身体象烂泥一样,再敲肋下两边,除了京门穴边上的骨头要敲一下,肋骨以下胯骨以上有赘肉的地方都要敲。

治高血脂、水肿、静脉曲张,多敲环跳穴。环跳穴在臀部上,不光是胆经的穴位,还通着膀胱经,是膀胱经和胆经交会的穴位。

3大解身心烦忧----品味腿和脚上的胆经大药。每天敲敲胆经,不仅能敲去身体郁毒,更能敲来一身活力

治风证、失眠、腰痛、腰胀痛,按风市穴。风市穴和风池穴有异曲同工之处。风池穴是蓄积风的池子,各种风在此汇集,风市穴是风的市场,,各种风也在此会集,而且大腿正好是气血最旺通道最宽的地方。所以敲打风市穴对改善胆经的循环效果明显。取站立姿势,手自然下垂,中指尖对应的大腿外侧就是风市穴。风市穴治失眠不能用敲打法,越敲越有精神,而要用拔罐法。

治胆经淤塞、胆结石、胆囊炎,敲打中渎穴。是能疏通淤阻的一个要穴。

治膝盖痛敲敲膝阳关穴

治抽筋、扭筋、月经不调、岔气、肝胆有郁气,拨动阳陵泉穴。此穴是胆经的合穴,合治内府,专门调节胆囊的功能,又是筋之会,所有的筋都在此汇集。相当于中药的“逍遥丸”。此穴要用拨动效果才有。在膝盖下外侧旁边有一个高出来的小骨头,往下一摸就能摸到,此穴在这个骨头下缘的边上,此处有一根筋,反复拨动会有麻感。可治肋骨岔气,抽筋,晨起嘴苦,肩膀发紧,气结等。敲打胆经后睡不着,因为气往上跑不往下走了,拨动此穴,胆经的浊气就会跑到肠胃去,这时赶紧推一下肚子,然后再拨动此穴,把浊气排出。因为最陵泉是胆经和肠胃相通的一个枢纽。拨动此穴时,如果拨不通,腿脚不发麻也不要紧,可先多敲打小腿部分的担经再接着拨动。

头疼、乳腺疼等胆经循行线上的急症,点按阳交穴,外丘穴。两穴是并排挨着的穴位,性质效果一样。都是胆经的郄穴,专治急症。

眼病、慢性头痛,揉光明穴。光明穴在脚外踝尖上5寸处,是治疗眼睛疾病的要穴,还跟痛症有关,尤其善治头痛。光明穴是胆经的络穴。络穴都治慢性病,久病入络。

关痛、腰痛、颈椎病、关节炎等与骨头有关的疾病,揉悬钟穴。在外踝前缘上3寸处,是人体的髓之会穴,骨髓都在这汇集,后边的脊椎骨髓最多,所经脊椎痛时要多揉悬钟穴。胆经主骨所生病,与骨头相关的病,悬钟穴都管,专管中间骨头痛,尤其是痛点不在表面的,与肾经的太溪穴、复溜穴配合更好。

治嗓子红肿、咽喉肿痛;牙痛、眼睛发红等上火之症,揉丘墟穴。在外踝骨的前缘,是胆经的原穴。专治各种上火之症,也就是发炎。在足底反射区,相当于上身淋巴反射点。

淋巴结节与胆经和肝经有关,要多揉消气穴---太冲穴,还有胆经的原穴丘墟穴。

荨麻疹按中医说跟风有关,要多揉胆经上的风市、风池,然后多揉肝经的太冲穴。
小腿内侧,都隐藏着一个秘密!每晚拍35下
今天国医大师健康号召大家做一件事,每天晚上拍小腿内侧35次。

为什么要号召大家做这件事呢,主要是好处很大,之前每次给大家说敲胆经、敲带脉等都是一个地方,只作用一个经络,但今天这个小腿内侧,一个地方作用在三个经络上,拍此一处,作用三倍,几乎适合所有的朋友作为保健养生之用。

人体小腿内侧汇聚肝经、脾经、肾经于此。小腿内侧属阴面,阴面的代谢本来就比较慢,经常拍打它,疏通经络,有益无害,利于强身御病,保持此处畅通,生命也将畅通无阻。

护肝


每天35下,让你比同龄人更美

肝主筋,其华在甲,开窍于目。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脾主运化,乃后天之本。肾经由先天赋予。

肝经不通,人体的毒素就累积重厚,导致长斑、长痘、脱发、油脂过多、失眠、乳房肿瘤等问题,因为肝的主要功能是肝主疏泄,既疏通和发散的意思,它能保证全身的气血运行通畅,不淤不滞,气通畅情绪也顺畅,疏通肝经是重中之重。

腿部循环比较慢,最容易堵住,我们每天晚上睡觉前敲敲,有利于加速毒素的代谢,所谓保通保通保持畅通。

强脾


湿气没那么重,有病也能痊愈快

脾的功能非常巨大,是“气血生化之源”,运用经络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

任何疾病,都是在人体内有淤血的情况下生成的,而脾正具备了生成气血和运送气血两大功效。把脾养好了,百病难生,即使有病也会痊愈得更快。

补肾

让人更有力量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藏精,“主骨生髓”,此外的髓包括骨髓、脊髓、脑髓。肾精能生骨髓而滋养骨骼,是人的力量之源,决定人的生长和发育。

一个方法,三重功效

每天坚持

位置:

把手从脚上的内踝处开始拍打,一直拍到膝盖的内侧面就可以了。

次数:

从脚踝到膝盖边上拍35下为一次,也可以是随意的一个数字,但是要拍到小腿觉得舒服、温暖为好,切忌用力过大。有人拍100下为一次,有人拍66下为一次,随意选择。

1天拍2轮(睡前一次、起床一次),两条腿都要拍,也可以是搓揉、点按都行。

人体内部就是一个独立的循环交通系统,里面流通的是精气血的相互作用结果,运行通畅,则身体康健。保通,从每天拍打小腿开始,畅通,就把他养成习惯,千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吃肉明天长胖,就想着坚持下去就行了,自然会有好效果等着你、回报你。

也请把本篇文章介绍给身边的朋友,组团拍个腿,一起找回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