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
- 成分: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等。
-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肾气虚兼阳虚症状。
- 用法用量:水蜜丸一次4~5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右归丸
- 成分:熟地黄、炮附片、肉桂、山药、酒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盐杜仲等。
-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止遗。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等。
- 用法用量: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
无比山药丸
- 成分:山药、肉苁蓉、熟地黄、山茱萸、茯神、菟丝子、五味子等。
- 功效:健脾补肾。用于脾肾两虚,食少肌瘦,腰膝酸软,目眩耳鸣等肾气虚兼脾虚之证。
-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五子衍宗丸
- 成分: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
- 功效:补肾益精。用于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等。
- 用法用量: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济生肾气丸
- 成分: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肉桂、附子、牛膝、车前子。
- 功效: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等。
- 用法用量: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在使用这些中成药时,应遵循医嘱,根据自身症状和体质合理用药。 中医治疗肾气虚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大别山养生堂以下是一些中医治疗肾气虚的常见方剂及其剂量、功效、方解和用法:
肾气丸
- 组成及剂量:干地黄240g、山药120g、山茱萸120g、泽泻90g、茯苓90g、牡丹皮90g、桂枝30g、炮附子30g。现代临床应用可按比例适当调整剂量,如干地黄15g、山药10g、山茱萸10g、泽泻8g、茯苓8g、牡丹皮8g、桂枝3g、炮附子3g。
- 功效:补肾助阳,化生肾气。主治肾气虚证,症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等。
- 方解:干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炮附子、桂枝温补肾阳,鼓舞肾气;泽泻、茯苓利水渗湿,牡丹皮清泻肝火,三药于补中寓泻,使补而不滞。
- 用法:原方为丸剂,现多作汤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早晚各一次。
右归丸
- 组成及剂量:熟地黄240g、山药120g、山茱萸90g、枸杞子120g、菟丝子120g、鹿角胶120g、杜仲120g、肉桂60g、当归90g、制附子60g。临床应用时,熟地黄12g、山药10g、山茱萸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鹿角胶10g(烊化)、杜仲10g、肉桂6g、当归10g、制附子6g。
-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能改善肾气虚所致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 方解: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杜仲补肝肾,强腰膝;鹿角胶温肾助阳,益精养血;肉桂、制附子温肾助阳;当归养血和血,与补肾之品相配,以补养精血。
- 用法:原方为丸剂,口服,一次9g,一日3次。也可作汤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饭前或饭后半小时均可。
无比山药丸
- 组成及剂量:山药30g、肉苁蓉12g、熟地15g、山茱萸10g、茯神12g、菟丝子15g、五味子10g、赤石脂10g、巴戟天10g、泽泻10g、杜仲12g、牛膝10g。
- 功效:健脾补肾。适用于肾气虚兼脾虚所致的食少便溏、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
- 方解: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肉苁蓉、菟丝子、巴戟天、杜仲、牛膝补肾助阳,强筋健骨;熟地、山茱萸滋阴补肾;茯神、五味子宁心安神;赤石脂涩肠止泻,与山药等配伍可固涩止泻;泽泻利湿泄浊,使补而不滞。
- 用法:原方为丸剂,现可作汤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早晚各服一次,或遵医嘱 |
|
来自: 鹤年养生 > 《风湿骨病 湿 寒 湿热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