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第922课:成语“羚羊触藩”的“触”字何义?

 青木森森 2025-02-18 发布于北京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我们学习“角”部的三个汉字:“【爿角】、【角厥】、觸”。现代汉语,这三个字中,前两个字已经消失,而“觸”字简化为“触”,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
1、【爿角】。读zhuó。《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爿角】,角长貌。从角,爿声。”形声字。本义为兽角长的样子。

图片

(兽角很长的样子)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字见于经史者皆为觕,从牛,从角。”张文虎《舒艺室随笔》:“凡从爿之字,多有长大义。如壯、牂诸字是也。”说明,【爿角】声中有义。
【爿角】的小篆写法如图:

图片

(【爿角】的小篆写法)
2、【角厥】。读jué。《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角厥】,角有所触发也。从角,厥声。”形声字。本义是角有所触发。

图片

(牛用角挖土)
这个“厥”声,也是声中有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厂部曰:'厥,发石也。’此字从角厥,谓兽以角有所触发。”《广韵·月韵》:“【角厥】,以角发物。”
【角厥】的小篆写法如图:

图片

(厥的小篆写法)
3、觸(触)。读chù。《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触,抵也。从角,蜀声。”形声字。本义是用角抵触。

图片

(用角触树的牛)
《说文》徐锴本“抵”作“牴”。桂馥《说文义证》:“本书'牴,触也’。或作觝。”《玉篇·角部》:“触,牴也。”
《易·大壮》:“羚羊触藩,羸其角。”公羊用角强触藩蓠,羊角肯定会被拘累缠绕。”这是成语“羚羊触藩”的出处,孔颖达疏:“羝羊,羖羊也。”公羊强触藩蓠,羊角必被拘累缠绕。因为公羊的羊角常常是弯曲的,当它强行去触碰藩蓠的话,羊角会被纠缠住无法离开。因此,成语“羚羊触藩”用以比喻进退两难。其中的“触”,用“触”字本义,即用角抵触。

图片

(羚羊触藩)
《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五引《广异记》:“其牛因饮,为蛟所绕,直入潭底水中,便尔相触。”
触还引申为抵制。范仲淹《推诿臣下论》:“肃朝廷之仪,触缙绅之邪,此御史府之职也。”
本义之外,触还有很多用法:
(1)撞;碰。《广雅·释诂四》:“触,揬(tú)也。”《左传·宣公二年》:“(鉏麑)触槐而死。”(鉏麑)撞在槐树上死去了。

图片

(鉏麑触槐)
(2)接触。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特的蛇,它有着黑色的身体白色的花纹;如果这种蛇接触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
(3)遭受,遇到。杜甫《贻华阳柳少府》:“自非晓相访,触热生病根。”
(4)触动;引发。《镜花缘》第四回:“武后听罢,心中忽然动了一动,倒象触起从前一件事来。”
(5)犯;触犯。《汉书·元帝纪》:“去礼义,触刑法。”抛弃礼义,触犯刑法。
(6)污,浊。《字汇·角部》:“触,污也。”江淹《为建平王让镇南徐州刺史启》:“燋鲠在躬,辄复尘触。”
(7)佛家语。与色、声、香、味、法为“六尘”。章炳麟《菌说》:“人之嗜欲,著于声、色、香、味、触、法,而仁义即由嗜欲而起。”

图片

(佛家五蕴六尘)
(8)距离。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我之提封踞右扶风、触剑阁千一百里,自散关抵褒城,次舍十有五,牙门将贾黯董之。”
(9)据。《玉篇·角部》:“触,据也。”
此外,触还是姓。《万姓统谱·沃韵》:“触,周触龙,赵左师。”
触的小篆写法如图:

图片

(触的小篆写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