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一则热帖,让人不由得气愤。 题主单位有一个女同事怀孕5个月。看着题主是单位部门里公认的好脾气,就把工作全推给了题主。 一开始,先是让题主修改一些报表,接着是一些会议记录。 后来,女同事还把客户对接群主直接转给题主,只留下一句“孕反严重”。 最让题主窒息的是,上一周这位同事负责的项目出了纰漏,领导追问原因,女同事居然跟领导说是题主在跟进。 站在一旁的题主当场愣住,她只是帮忙核对了一下数据,其余事情并未参与。 忍无可忍的题主下定决心下班后找同事摊牌,女同事却红着眼眶说:“你们没怀过不懂,宝宝差点保不住”。 一句话让题主有一种被吓到的感觉,也不便再纠缠太多。 如今,题主每天帮女同事填坑到晚上9点,另一边自己的KPI却疯狂下跌。 哪怕跟领导反映过,也被领导的“特殊情况多包容”给怼了回来。 尽管在同事眼中,题主是全部门最温和的人,但只有题主自己知道,自己已经一步步被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发帖前一天,题主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她把未完成的文件打包并发到工作群@女同事,让她自己独立完成。 帖子曝光后,网友们纷纷为题主叫屈,也为题主最后的行为拍手叫好。 是啊,女同事怀孕是私人的事,哪怕工作上需要帮助,也要合理考虑,没有理由无止尽地让他人扛起所有。 看完这一切,让人不禁想起哲学家Heraclitus说: “世界的一切次序,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那些不懂分寸,得寸进尺的人,总会在不断突破彼此的底线,那么必然带来的就是关系的紧张,甚至破裂。 2 看到一位网友自述。网友的一个亲戚弟弟要来网友家借住。 这十多天里,网友免费提供吃住,还给他弟弟买了新衣服,带他一起出去玩。 网友自认为自己对待亲戚已经十分得体,却不想弟弟妈妈却对自己颇有意见。 因为有一天,弟弟在外面玩到晚上11点半还没回来,网友就提醒让以后尽量10点半前到家,免得出现安全问题。 就因为这件事,弟弟妈妈硬是说网友欺负弟弟,规定他要早回家。 网友十分郁闷了。 弟弟来家里这十几天,自己在吃穿住行上都十分关心弟弟,如今却被反过来说自己欺负他。 想到弟弟妈妈的这个行为,网友便不想继续做这个“好人”了。 一方面客客气气送走了弟弟,另一方面也拉黑了弟弟的妈妈。 心理学专家李雪在作品《当我遇见一个人》中提出: “界线,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 深以为然。 原本借住他人家里,他人代为照顾,应该感恩,但却有人借着长辈的身份,得寸进尺,甚至胡乱说话。 他们是否想过,当自己肆意践踏他人的范围,他人会作何感想? 3 作家三毛当年出国留学之前,作风传统的三毛父母一再叮嘱她,让她凡事学会忍让,与人友好相处。 三毛听从了父母的教诲,在学校里,她几乎接受了舍友们所有的请求。 她以为只要自己听从父母的建议,对身边人足够的容忍,那么彼此就不会有摩擦,相处也会比较和谐。 但后来,发生在她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让三毛发觉,自己的一味忍让并没有让她过得舒坦,有的只是得寸进尺的舍友。 宿舍是大家共享的,可是擦地板、洗床单、清理垃圾这些累活杂活,几乎都变成了三毛一个人的事情。 有一天晚上,室友们更是毫不克制地跑到三毛的床上耍酒疯,弄得三毛的床铺脏乱不堪。 三毛终于忍无可忍,那一次,她抓起扫把狠狠地朝舍友扫过去。 在经历过长时间的隐忍后,三毛不再无条件退缩,她开始试着划出自己的边界,告诉室友们她的边界在哪里,哪些事可以做,同样又有哪些事不能做。 令人诧异的是,经过那晚之后,室友们便不再敢对她指手画脚,反而变得毕恭毕敬。 对三毛而言,往后的宿舍生活也变得轻松许多。 其实,越长大你越会明白:人与人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贸然越界,只会让关系变得紧张。 唯有守住边界,才是对彼此最起码的尊重。 古话曾说过:“凡事过则损,需把握分寸。” 维护界限感的关键在于,既不逾越他人范围,也不任由他人肆意践踏自己的范围。 愿我们都能有良好的社交距离。 作者简介:夏穆,个人公众号(id:writesomething),一起记录所见所闻所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