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知道古代人生四大喜,就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对吧?其实还有四种喜事,不少人都经历过,却很少有人知道是啥意思。就是弄璋之喜、弄瓦之喜,还有文定和于归之喜,它们也是人生的大喜事,分别指的啥呢? ![]() 先说前头两个,都是说添丁进口的,这个弄璋之喜说的是生了男孩;弄瓦之喜说的是生女孩。那问题来了,为啥这么说,这个璋和瓦是啥意思呢? ![]() 弄璋和弄瓦这个大有来头,最早都出自《诗经》,《诗经·小雅·斯干》里,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简单翻译就是,要生男孩,就放睡床上,穿好衣服,给他个美玉拿着;要生女孩,就放地上,裹好襁褓,给她个纺锤儿玩。给美玉,寓意孩子像玉一样尊贵、有出息;给纺锤寓意贤淑、勤劳。 ![]() 玉璋 那就明白了,这个璋指的就是美玉,有棱有角,象征权威和尊贵;瓦就是古代纺纱车上的纺锤儿,男孩子弄璋、女孩子弄瓦,本意有点重男轻女的意思,也算符合古代的习惯。 在古代女的基本都呆家里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最多就是做针线啥的,生女孩儿说“弄瓦之喜”,也是种祝福,希望孩子以后温顺懂事,心灵手巧、善于料理内务。 ![]() 瓦 男子就得出去谋生计,那得内外兼修,有德有才,做个有德有貌的谦谦君子。现在男女平等,两个都有恭贺人家添丁进口的意思。 再说文定之喜,这个现在也很常见。文定就是订婚嘛,说文定之喜是祝贺男女恋爱成功,订下婚约的贺词。这个也出自《诗经》,原文是“文定厥祥,亲迎于渭”,先用文定来确定婚事,再亲自去迎娶。 ![]() 以前文定的仪式很正式,得双方过礼,男方送“过书”,也叫红绿书纸,女方送“回贴”认可,这才叫文定,文定以后就要选日子迎娶结婚了,对于双方家庭来说,也算是大事定下来了。 这个“于归之喜”现在知道的人少了,我也是前段时间在一次传统婚礼上听到过。这个“于归”是说女子出嫁,它也来自《诗经》,说“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个归,有归宿、回家的意思,是说女子嫁到夫家,算是找到了归宿,回到属于自己的家。以前女方亲戚来家祝贺会这么说,现在基本上是在传统婚礼上,比较正式的、文绉绉地表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