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庖丁解牛:只有我自己觉悟到,我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我的转自第九扇门

 sungutxie 2025-03-22 发布于江苏

读《庖丁解牛》,结尾处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曾经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庖丁解牛跟养生有什么关系?

针对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去思考另一个问题: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好厨师一年换一把刀,一般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而为什么庖丁的刀却可以做到“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用了十九年,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学生很快就在文本中找到了答案: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诵读之间,有的学生就能领悟到了。

牛骨节的间隙是客观存在的,而庖丁他洞悉了牛体的结构,能够让刀在解牛的过程中沿着间隙游走,因此基本上不会有损耗,所以能够用十九年还跟新刀一样锋利。

将此迁移到人的养生,其道理也是一样的。人如果能够洞悉并遵循客观规律,那么在做事情的时候,就能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极大地减少对自身的消耗,因而也就能实现养生的目的了。

这种境界的达成,无关方法和技巧,而是我们所谓的“得道”。

在文章一开始,当文惠君叹服庖丁解牛之技的时候,问道“技盖至此乎”(你解牛的技术怎么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而庖丁却回答道“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我所追求的是解牛之道,已经超过了一般的技术了)。

这让我想起电视剧《天道》里,丁元英跟芮小丹说过一句台词,“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丁元英也好,庖丁也罢,他们都明白一点:道是比技更重要的那一个。

也不妨这样理解,庖丁技高的原因是他已经得解牛之道了。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头完整的牛;几年以后,眼里看到的就不是一头完整的牛了。)

这有点像《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武当临阵磨枪,向张三丰学太极剑的状态。

张三丰演示一番后问他:都记得了没有?

张无忌:已忘记一小半了。

张三丰微微一笑,又问他:现学现卖,难为你了,现在呢?

张无忌会心一笑:我这下全忘了,忘得干干净净了。

张三丰笑着说道:不坏不坏,忘得真快呀!

周围的众人对此是懵的状态,就像是听两个超级学霸聊天一样,完全不对频。

为什么忘了反而更好?我们参照庖丁的“目无全牛”就理解了。

张无忌忘记的是太极剑的招式,但是他领悟的却是太极剑的心法。所以他就能做到“化有形为无形,以无招胜有招”了。

就像庖丁在洞悉了解牛之道后,他也就达到了“官知止而神欲行”(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的境界。

张三丰作为武学宗师,是个开悟之人。他的武功已然登峰造极,达到了“随心所欲无不如意”的最高境界。

而张无忌作为天赋极高的武学新人,又有神功护体、内力加持的主角光环,所以能够在短短一刻钟的时间里,领悟太极剑的精髓。

但是电视剧终究是电视剧,我们普通人是学不了张无忌的。

但是我们可以学庖丁。

庖丁从“所见无非牛”到“目无全牛”,觉悟解牛之道用了三年。

这或许是巧合,也可说是个定律。格拉德维尔曾在《异类》一书中提出过“一万小时定律”,即在任意领域,能够持续投入一万小时去钻研专业的人,通常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每天研习10小时,一年是3650小时,三年就是10950小时。

讲到这里,我告诉我的学生,高中也是三年。

按理讲,高中三年,也总会有孩子能觉悟到为学之道的。

厨师有良庖、族庖之分,养生有善与不善,学武有得与不得,那么我们的学习境界也一样存在着高低差异。

有的学生虽然勤奋,但不得其道,犹如族庖以刀劈骨,身累,刃卷。

有的学生意志足坚,虽难以得道,但也熟能生巧,练就一手卖油翁“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本事。不过,卖油翁式的学生在先前高考中往往可以表现不错,只是近年来新高考导向变化,慢慢淡化了识记类知识,逐渐偏向核心素养,也渐觉吃力了。

而有的学生天赋足够,悟性甚高,并且也肯勤学,潜心钻研,那么就可以去摸一摸为学之道的法门。

法无定法,道无常道。

高考题变化万千,但万变不离其宗。

市面上,很多人在讲这个“为学之道”。但在我看来,他们讲的只不过是为学之法,有的甚至只是故弄玄虚而已。

“道可道,非常道。”

真正的道,从来无法靠言语来传授,必须在事上磨,尘中练,心中悟才行。

电视剧《天道》中,#高考起航梦想生活#

芮小丹有一段台词,是这么说的:

“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我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所以结论就是,悟道终究是要靠自己。

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