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日战争之八路军第120师,1940年~1941年发展史

 虛怀若谷 2025-03-24 发布于浙江

1940 年

1月1日,贺龙、关向应向毛泽东、王稼祥、朱德、彭德怀报告,决定率2个团先期来晋西北。建议由王震率3个团与晋西北我军及新军相配合,采取坚决袭击,将旧军各个击破,以转变时机稳定局势。

(本文按《八路军第120师暨晋绥军区战史》记叙)

1月2日,彭绍辉、罗贵波指挥所属部队和决死队第4纵队反击国民党顽军赵承绶、郭载阳两军,并接应决死队第2纵队和晋西支队北上。

1月5日,毛泽东、王稼祥致电贺、关并告朱、彭及晋西北我军:一、晋西北作战指挥由贺、关直接负责;二、王震及其主力不能动,以防蒋鼎文对陕北的进攻,只能派一二个营相策应。毛泽东、王稼祥致电彭、聂并告贺、关,命令贺、关即赴晋西北指挥。

1月8日,贺、关与聂荣臻,决定如下部署:第120师之第358旅、独立第1旅、特务团共5个团均先后开赴晋西北,赵尔陆部留边区向同蒲路积极活动,牵制忻、崞之敌,与晋西北相配合;第120师走后,雁北空虚,萧克的挺进军调1个团巩固雁北;第120师留冀中部队,根据情况变化陆续转移。

1月9日,中央军委派参谋长滕代远来到岚县史家庄,统一指挥晋西北反顽斗争。

滕代远、彭绍辉、罗贵波向中央及贺龙、关向应报告:拟成立晋西北行动委员会,由续范亭、雷任民、侯俊岩、陈士榘、韩钧及总指挥部参谋长、彭旅代表等组成,处理一切军事行政问题。对外则成立“晋西北拥阎抗日讨逆总指挥部”,以续范亭为总指挥,雷任民、韩钧副之。

贺龙、关向应向彭绍辉、罗贵波发出指示,提出讨逆具体计划:即将第714团及独立第1、2团集结于赤坚岭、寨上村之线,便于机动;方山到临县的大道及方山到圪洞镇大道两侧实施坚壁清野;集中各县兵力,消灭康宁镇逆军,如康宁镇之敌被消灭,则相机打击白文镇之敌,将旧军吸引到晋西北,以便彻底歼灭;方山、寨上村及临县的白文镇之间应不断派出游击队,侦察破坏电话和交通;争取中间势力,孤立旧军。

1月10日,贺龙、关向应率师直、特务团、第715团为第一梯队,离开晋察冀边区向晋西北转移。

讨逆总指挥部决心乘晋西南叛军尚未北上之际,集中兵力歼灭赵承绶、郭载阳2个军于临县,遂将晋西北各部编为右集团,决死队第2纵队、晋西支队编为左集团,夹击叛军。

中央军委命令第359旅717团东渡黄河,到碛口地区配合作战。

1月11日—13日,晋西北我军连续击溃顽军第202旅等部,攻占窑头、蔚峰村等阵地,逼近临县城。

1月13日,赵承绶弃城分两路(一路经宣宜沟、清凉寺;一路经三交镇)向南溃逃。

1月14日,晋西北我军左、右两集团会师临县。

1月16日,晋西北我军在招贤镇田家山歼溃逃叛军后尾一部,叛军主力越汾离公路向晋西南逃走。

1月17日,滕代远、彭绍辉、罗贵波向总部及贺龙、关向应报告,我军已胜利结束晋西北第一个战役计划及晋西北我军新的部署。

1月23日,第120师第二梯队:独立第1旅、第358旅离开晋察冀边区向晋西北转移。

1月27日,贺龙、关向应与滕代远在岚县普明镇以南史家庄会面。

2月1日,晋西北行政主任公署成立,续范亭任主任,牛荫冠任副主任,颁布《晋西北抗日民主政府施政纲领》。

2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贺龙、关向应,指示晋西北军政委员会,除吸收赵林、彭绍辉等同志外,批准贺龙为书记,关向应为副书记。

2月2日—8日,贺龙、关向应率第120主力5个团,到达晋西北临县。

2月10日—12日,贺龙、关向应命令彭358旅主力、暂1师第36团开赴岢岚、河曲等,将盘踞该地之叛军杨集贤、白志沂、侯光远等部全部肃清,并劝说进至河曲、保德间的马占山、高双成部退回原防地。至此,顽固势力全部赶出晋西北。

2月11 日—18 日,第 120 师独立第3支队与第 719团在冀南参加讨伐顽军石友三战役。

2月17日,贺龙、关向应请示毛泽东、王稼祥,由李井泉任张第358旅政委,张平化任彭358旅政委。毛、王当日复电表示同意。

2月19日,贺龙、关向应向总部建议,由姚喆任大青山支队支队长。朱德、彭德怀当日复电同意。

2月23日,日军1.3万余人,向晋西北根据地发动春季“扫荡”。我军经月余战斗,歼敌1000余人。

2月24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晋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以贺龙、关向应、甘泗淇、周士第、王震、萧克、林枫、赵林、陈士榘、罗贵波、张宗逊、李井泉、彭绍辉13人为委员。贺龙、关向应任正、副书记,统一领导党政军民工作。晋西北和晋西南2个区党委合并,组成晋西区党委,林枫、赵林任正、副书记。

2月26日,在临县窑头村召开的第120师和新军旅以上干部联席会议,决定:

彭358旅、暂1师驻神池、五寨、岢岚、保德、河曲及雁北地区;

张358旅在岚县、静乐、太原、忻县、崞县地区;

独立第1旅、决死队第4纵队在临县、离石地区;

决死队第2纵队在方山以东地区,执行战备任务;

工卫旅及师特务团,进至晋中平川。

2月29日,边区政府任命王震为陕西省第3区(绥德区)专员。

3月3日,贺龙、关向应向毛泽东、王稼祥、朱德、彭德怀、杨尚昆提出发展绥远地区的意见:

以姚支队第3营为基础,向托克托、和林格尔发展;

武川东南、陶林以西之五塔背、大滩地区,为姚支队的根据地,可继续发展;

丰镇以西之满汉山地区,为姚支队第1营游击根据地;

另组织两个支队,一个依靠雁北由清水河向托克托、和林格尔开展,另一个出绥东在丰镇以东阳高以北地区,建立游击根据地。

3月5日,毛泽东、王稼祥电告贺龙、关向应、陈士榘、黄骅、林枫、赵林:山西新旧军斗争可和平解决,晋西南工作以巩固秘密党的组织,停止对旧军游击战为原则。过汾离公路以南之陈支队第1团及师特务团如已派出,应撤回。晋西游击队暂时保持原状。

3月9日 ,“扫荡”晋西北进占柳林的日军300余人进犯李家庄。第359旅派往河东的游击队与敌激战3小时,将敌击退。

3月10日—19日,贺龙、关向应出席在窑头村召开的第120师及新军旅、纵队参谋长以上的参谋工作会议。

3月13日,柳林日军又以500余人再犯李家庄,第359旅游击队与敌激战1昼夜。

3月31日,柳林日军1500余人附炮10门,进至军渡,炮击河西我阵地。第359旅迅速派出部队渡河,与河东我军配合作战,激战1天,将敌击退。

蒋介石向边区周围各战区长官和驻军首脑下达严密封锁边区的命令,竟不惜动用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对边区构筑千里封锁线。

4月3日,毛泽东致电贺龙、关向应,指出国民党李文之第90军阴谋渡黄河袭取绥德,威胁延安,切断西北、华北交通。指示第120师担负保卫河防,绝对阻止该军渡河之全责。

4月6日,贺龙、滕代远、关向应等研究方案上报:

调彭358旅714团于13日到佳县米脂接第359旅防务。

第359旅保持机动。

师主力集结临县、碛口之间,策应第359旅。

万一河防被敌突破,可以三四个团的兵力配合第359旅打击敌人;

如果主力渡河作战,晋西北以彭旅2个团、陈支队及新军各的保卫。

如国民党尚双成部南下,正面以弟74团军制,彭旅出一部兵力击其侧背;陈支队派出2个连到汾孝地区,侦察李文部之动向,调雁北支队、津南自卫军来晋绥。

4月上旬,贺龙、关向应率师部、新军总指挥部及根据地党政领导机关由临县地区移至兴县地区。

4月16日,毛泽东、王稼祥指示:第714团从黑峪口渡河后应位于佳县沿河一线,切勿开赴米脂及义合镇。

4月24日,我党与阎锡山达成停止武装冲突协议,以汾阳经离石至军渡的公路为晋西南与晋西北的分界线,以汾河为晋西南与晋东南分界线。

4月26日,贺龙、关向应向总部请示,拟将彭358旅改为独立第2旅,下辖第714团、独立第1团(改为第5团)、警备第6团(改为第6团)。

4月29日,朱德、彭德怀复电贺龙、关向应,同意彭358旅改为独立第2旅。

第120师留在冀中的第2、3、4、5、6支队陆续返回晋西北,进行整编。

新军结束为期4个月的整训。

晋西北新军共有12092人,编为暂1师,下辖第36、37团;

决死队第2纵队辖第4、5、6团;

决死队第4纵队辖第19、20、35团;

工卫旅辖第21、22团。

6月7日,集结于静乐之敌1100余人分两路向岚县进攻。夏季反扫荡战役开始。

6月17日—18 日,第358旅在米峪镇及其以北之国练村与合击我主力的日军村上大队激战,歼敌500余人。

6月19日,贺龙、关向应、甘泗淇和总政工作团方强向毛泽东、王稼祥、谭政、朱德、彭德怀报告新军第2纵队、第4纵队、暂1师、保1团的整军工作。

6月24日,第358旅越过赤坚岭,经赛上、阳坡到达兴县与师部会合。

6月28日,窑头、岚县、岢岚、保德的日寇3000人分三路合击兴县。

6月29日,第120师避敌锋芒,寻机歼敌,师直及第358旅主力转移至黑峪口西南地区。

6月30日,窑头、岚县两路敌人进占兴县:保德、岢岚日军在温泉会合后,进至兴县。

7月1日,贺龙、关向应判断占兴县之敌扑空即将撤退,决心集中兵力歼其一部。

即令张宗逊、李井泉统一指挥第358旅、独立第1旅、第3、5支队,在兴县以东之二十里铺地区伏击东退之敌。

独立第2旅监视自中温泉向兴县进犯之敌。

张、李据此部署:第358旅、独立第1旅在二十里铺至明通沟以南山地设伏,第3支队以1个团在阳会崖以北设伏。主力集结于界河口、大蛇头之间准备阻击岢岚、岚县方向援敌。

7月4日,贺龙、关向应率师指挥所到达羊湾子指挥战斗。

11时,进犯兴县之敌2000余人分三个梯队,先后进入二十里铺以东我预定伏击地区。独立第1旅、第358旅与敌展开激战。

7月6日,中温泉至兴县之敌向二十里铺增援。第3支队未按时赶到指定地点,使敌先头部队突出包围圈,遂在歼敌一部后撤出战斗。敌亦向岚县、普明退走。

夏季反扫荡战役结束,共消灭日伪军4500余人,收复兴县、临县、方山、保德、河曲等县城。

7月22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关于破击正太路的预备命令》,规定直接参加正太铁路作战的总兵力应不少于22个团,限8月10日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7月,除彭358旅改编为独立第2旅,辖第714团、第5团、第6团(随后改为第9团)外;

第3、第6支队编为第358旅第8团;

第2支队分散编到第358旅旅直及各团;

第5支队分散编入独立第1旅;

第4支队和雁北支队开赴陕甘宁归第359旅建制。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发出《关于破击正太路线役部署》,命令第120师东渡汾河,破袭太原以南、平遥以北的同蒲铁路并破袭汾离公路。

第120师师部向总部建议,改为重点破袭太原以北同蒲铁路和忻(县)静(乐)公路。

8月20日,八路军“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作战于晚8时开始。

贺龙、关向应命令第358旅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忻静公路;

独2旅破击宁武至朔县间的同蒲铁路;

新军暂1师破击神池至五寨间的公路;

独1旅第715团围困岚县、东村地区之敌,第2团围困离石以北之敌据点

新军决死队第2、4 纵队、工卫旅及师特务团破击太(原)汾(阳)公路和汾(阳)离(石)公路;

第359旅第717团东渡黄河,在离石、军渡间打击敌人,共22个团参战。

8月20日—9月10日,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第120师和晋西北新军共作战160多次,歼敌2700余人,切断了同蒲铁路北段和忻静、汾离、太汾等公路。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作战结束。

9月14日,贺龙、关向应命令部队做好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战役准备,部署

第358旅破击原平、宁武间同蒲段;

独1旅破击忻县至原平间同蒲段;

特务团于宁化堡附近掩护侧后交通;

暂1师担任阻击岢岚、五寨增援之敌;

工卫旅第21团位于忻县以南地区,打击和牵制敌人,保障3个旅的侧后安全,防止日寇对我后方的袭击。

9月16日,朱德、彭德怀、左权发出《关于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作战部署》,要求各部队扩大第一阶段战果,继续破击交通线,摧毁深入根据地内的敌据点。第120师的任务是:大举破击朔县至原平间同蒲铁路,以打通与晋察冀边区的联系。

9月23日,各旅同时展开破击战,其他部队也分别与离石、柳林、五寨、义井等地区的日伪军展开战斗。

9月25日,贺龙、关向应向彭德怀、左权并毛泽东、王稼祥、朱德报告第二阶段同蒲铁路北段战斗初步总结,共进行战斗55次,毙敌1700余人,俘日军6名、伪军23人。我军伤亡857人。

9月27日,第120师控制了朔县至原平间的数段铁路,使交通停滞,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破击任务完成。

10月6日,日军在遭到八路军连续两个阶段的攻击后,调集重兵,开始进行报复扫荡。

10月19日,彭德怀、左权下达百团大战反扫荡计划,要求各根据地党政军民密切配合,实行空室清野,坚决歼灭敌一路至二路,分散部分主力部队,协同地方游击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敌之扫荡。

10月下旬,成立晋西北交通司令部,司令员周士第(兼)。由第358旅和决死队第2纵队各抽1个营组成交通大队。

11月7, 晋西北军区(第120师兼)在兴县李家湾召开成立大会。贺龙兼任军区司令,关向应兼任政委,续范亭任副司令,周士第兼任参谋长,甘泗淇兼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2、3、4、8军分区,各旅或纵队领导机关兼分区领导机关。

第2分区司令彭绍辉、政委张平化

第3分区司令张宗逊、政委李井泉

第4分区司令王尚荣、政委朱辉照

第8分区司令韩钧、政委王逢源

12月14日,日寇对晋西北开始全面扫荡,除晋西北境内的独立混成第3、9、16旅团和第26师团的第11联队以及各据点伪军外,另从晋南第37师团、晋西南第41师团各调来一部,总兵力共2万余人,采取铁壁合围、分进合击战术。

12月15日,贺龙、关向应命令

第4分区独立第1旅以第2团分散于临县、离石、柳林间活动

旅直率第715团集结于临县以北地区;

第4纵队以1个团分散在关城、离石、方山间活动,纵队部率1个团集结于方山附近;

第3分区派1分队带电台到忻静公路以北、同蒲路以西地区活动,并侦察同蒲路、忻静公路敌情,余由第三分区自己部署;

第8分区须有1个团以上的兵力分散在平川活动,余由第8分区部署;

第2分区以一部兵力伸至朔县、井坪、平鲁地区活动,余由第2分区部署。

12月19日,日军6000人从岚县、岢岚等据点出动,进攻兴县、保德以南地区。

12月23日,日军进入我根据地之敌占领除保德、河曲两县城外的全部县城、大部集镇和黄河渡口。

12月27日,各部队按师部部署避开敌人合击,分散活动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至本日共战斗近百次,消灭敌一部分有生力量,切断了太汾、忻岚等敌人后方的主要交通线。同时,集中相当数量的主力部队活动于敌后交通线上,破击公路,打击敌人修路和运输部队,把敌人从根据地内逼出去。

命令第716团至界河口与第7团一起破击兴岚公路;

独立第1旅破击大武到临县的交通线;

第4纵队破击方山至大武交通线;

第8分区破击太汾公路;

第2分区部队进至敌后神池、宁武、朔县间袭敌点线。

12月29日,日寇火烧兴县县城,佯撤至兴县以东大蛇头。1941年1月2日突然西返,重占兴县城。

第359旅陆续开赴南泥湾执行屯田任务。

1941 年

1月3日,日军向兴县西南小善畔我党政军领导机关进攻。激战终日。贺龙、关向应率党政军领导机关向东安全转移。日军合击失败。

1月4日—14日,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1月6日,敌后方据点、交通要道不断遭我袭击,进入我根据地之敌陷于粮弹不济,被迫从本日开始分途撤退,我军趁机分头追击。

1月16日,决死队第2纵队6团在文水以西伏击撤退之敌,歼敌200余人。

1月17日,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宣布新四军为“叛军”,撤销该军番号。

1月18日,决死队第4纵队5团在汾阳以北麻峪口伏击撤退之敌,歼敌100余人。

1月21日,国民党第109师第327团配合陕西保安第2旅一部,分两路向我警备第8团驻瑶曲部队进攻。

1月24日,进入我根据地扫荡的日军,全部退回原据点,

历时40天的冬季反扫荡遂告结束。整个反“扫荡”中,我主力部队、游击队共作战217次,歼敌2500余人,被敌侵占的城镇全部收复。

1月25日,贺龙、关向应向毛泽东、王稼祥、朱德、彭德怀就应付国民党反共战争,第120师可使用之兵力提出建议。

2月初,晋西北军区司令部向部队下达进行两个月军事训练的指示。

4月3日,因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第120师须着眼于保卫边区同时又兼顾晋西北这两点上,做好调5个至6个团赴延安以南作战的准备。

4月中旬,贺龙、关向应命令独立第1旅715团西渡黄河开赴佳县地区;雁北支队由恒山返回绥德,归还第359旅建制;独立第2旅714 团集结于保德地区。

7月,以第120师教导团为基础组建抗大第7分校,归第120师领导,周士第兼校长。

7月中旬开始,平鲁、井坪等地的日军合击我第5分区领导机关,对山阴、朔县之间地区反复扫荡,推行蚕食政策;

岚县、静乐、普明的日军以第3分区娄烦镇、米峪镇为中心,反复合击第716团。

汾阳、文水、交城及古交、河口的日军以第8分区会立、米峪贯地区为中心,反复扫荡文交山区,合击第8分区领导机关及决死队第2纵队、工卫旅主力;

离石、岚县的日军则从南北两面加紧打通离、岚交通线,沿途扎据点、修公路。

至12月底,日寇退出岢岚、偏关、阎家坪、楼沟堡等4个据点,集中兵力加强南线,打通了离石至岚县的交通,修筑了离岚公路,把我第3、8分区和第4分区割裂开来。日寇在晋西北地区共增设了31个据点,我根据地面积缩小1/6, 人口减少了50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