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何制定班级公约。 下面这篇文章已经有详细介绍: 不过今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聊聊聊。 从班级公约的定位来聊。 班级公约应该有什么定位,就要看公约是在约束与规范班级中的哪些学生。 以往,我们常常觉得,既然是公约吗,那就取班级中间的学生,只要班级中间的学生能够遵守就好。 但是班主任老师,肯定明白这样一种现状,对于班级公约的约束性,上面的学生不用班级公约都能管好自己,中间的大部分学生,你坚持引导与反馈,他们也能做到。往往是最下面的一些学生,需要班级公约。 如果班级公约的定位是在中上学生,那么下面的学生,还是继续游走在班级边缘,甚至慢慢远离集体。 所以班级公约最为合适的定位,就是班级里面每一个学生稍作努力都能够达到。 也就是班级公约是一些基本要求。 02 拿与作业相关的一项班级公约来讲。 可以是按时上交作业。而不是按时完成作业。 注意是上交而不是完成。 我不管你作业有没有完成,但是你至少需要先把作业上交上来,哪怕你交上来的作业是空白的。 其实在班级公约的实施中,蕴含着一个心理学效应:登门槛效应。 也就是你先让学生接受一些比较小的要求,学生接受了小的要求之后,你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 上面关于作业的班级公约就是这样的。按时上交,就是一个最开始的小要求,这个要求非常容易达到,那么后来,面对一些总是不能完成作业的孩子来说,再提高一些要求,会更加容易。 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对于每日的作业上交情况是一丝不苟的,肯定要把没有上交的学生给“揪出来”,不管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先收齐再说。 其实很多孩子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无所谓,就是从一次两次没有上交作业开始的。 从这个角度看来,班级公约的作用就是在不断兜底,是要学生不断清楚在这个班级最基本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03 从班级公约的定位,我们可以稍微再发散开来想想。 其实在一个班级中,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让你的学生,先入场,可能是最开始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像数学课堂中,很多人会很奇怪,怎么一开始数学的教学环节会怎么简单,就是在一个很简单的数学情境中,先找找数学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教学吗?要,因为在一节课的最开场,你需要全部学生通过这样简单的环节设计,快速进入老师的课堂教学。 包括设计一些班级活动,是需要考虑活动要有意义、要有趣味,但是首先还是需要思考这个活动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参与。 也就是,先让孩子们都进来再说,后期再慢慢迭代升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