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钟南山在国家老年大学开学第一课里表示 全国每年都有 50至60万的老年人突然死亡! 当下最需警惕的就是 ——肺梗塞 很多老年人常常躺着不动 下肢容易出现血栓 血栓一脱落就会跑到肺里 容易引发肺梗塞 进而导致突然死亡 视频来源:国家老年大学 钟南山强调 老年人坐的时间一定不能太长 他自己就算再忙 坐一两个小时都会起来走走 当下 不少老年人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 追剧、刷视频 常常一坐就是半天 更应警惕肺梗塞 肺梗塞发病突然 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它有哪些典型症状? 又该如何预防? ↓↓↓ 肺里也会“堵车”? 肺梗塞实质上与大家熟知的心梗、脑梗一样,均表现为血管因血栓形成而发生堵塞。区别在于肺梗塞堵的是肺静脉,心梗堵的是心脏血管,脑梗堵的是颈动脉或颅内血管。 ![]()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医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副主任医师伍蕊) 肺梗塞是临床常见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01 三大诱因 肺梗塞的发生不挑年龄、性别、人种和时间,随时可能威胁生命。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三大诱因: 1.血液淤滞:长期卧床不爱活动,或在某一时间段内活动减少(如坐飞机、火车长途旅行等),会导致血流呈淤滞状态。 3.血管损伤:可能由直接暴力损伤或术后创伤等原因引起。 02 典型症状
![]() 图源:腾讯医典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哪些人群容易被“盯”上? 1. 久坐不动人群 久坐不动会导致静脉血栓风险增加,造成肺部血管阻塞。 ![]() 2. 长期口服避孕药人群 避孕药的机理是使血液成高凝状态,不让受精卵着床,高血脂女性应慎重选择口服避孕药。 3. 老年群体 老年人血管壁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如果卧床太久或运动少,血液更容易淤滞。 4. 肥胖人群 肥胖会造成心脏负担增加,导致血液循环减慢、淤滞,形成血栓的风险较高。 此外, 肿瘤患者、孕产期女性、外科手术或创伤患者、静脉曲张患者也需注意。 如何预防肺被“栓”住? 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并进行预防,是防止肺梗塞发生的关键。日常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定期活动 建议每坐一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如简单的伸展运动或走动。 踝泵运动 一种简单有效的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方法。正确做法是平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放松,然后缓缓将脚尖向上勾起,使小腿肌肉紧张,保持几秒钟后,再慢慢放下脚尖,让小腿肌肉放松。 深呼吸与咳嗽 深呼吸可扩大胸腔容积,增强胸腔负压,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脏;轻轻咳嗽几下,也能对胸腔和腹腔施加压力,帮助血液更好流动。 适度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均衡饮食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果和粗粮,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摄入,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保护血管健康。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日常生活中 应注意避免久坐 尤其是老年群体 一旦出现 胸闷、突发性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要小心肺梗塞 应立即就医 尽早诊断 以免延误病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