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扬孩子,别踩这个坑

 一线教师丁爸 2025-04-11 发布于浙江

01

当你的孩子成功解出一道难题时,你会如何表扬他?

你会说:“孩子你太聪明了,你真是个数学天才,这么难的题目都能做出来,太棒了!”

还是会说:“孩子,我看你为这道题思考了很久,付出了很多努力。恭喜你,终于做出来了!”

这两种表扬方式,前者侧重于天赋,后者则强调努力。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表扬孩子时,到底应该侧重天赋,还是努力?

02

关于这个问题,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动机与发展心理学专家卡罗尔·德维克进行了深入研究。

德维克设计了一个实验。

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让一些青少年完成智力测试,大部分孩子表现优异,随后他们得到了两种不同的表扬。第一种是:“你们很有天赋,很聪明。”第二种是:“你们为完成测试付出了很多努力。”

实验结果显示,那些被表扬天赋的孩子,往往拒绝尝试更难的题目,因为他们害怕犯错。而那些被表扬努力的孩子,则更愿意接受挑战,继续进步。

那些被表扬天赋的孩子,仿佛戴上了一顶无形的皇冠,光环笼罩着他们。然而,这种光环并不稳固。相比之下,那些因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90%都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勇于尝试更难的题目。

紧接着,实验进入第二轮。

两组孩子都拿到了难度更高的任务,结果都不太理想。但此时,他们的心理活动却截然不同。被表扬天赋的孩子开始找借口,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解不开题目。而被表扬努力的孩子,并没有怀疑自己的智商,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可能还不够努力。既然不够努力,那就去寻找新的方法和策略。此时,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是完全开放的。

实验进入第三轮。

这一轮的难度比之前简单了很多。然而,天赋组的孩子仍然表现欠佳,而努力组的孩子,他们的成绩却有所提升。

实验并未就此结束,在三轮实验之后,德维克还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让孩子们针对自己的测试表现给自己打一个分数。

有趣的是,天赋组中40%的孩子会把自己的分数改得更高一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直被表扬聪明。既然被认为是聪明的孩子,自然要有一个更好的成绩来匹配,对吧?

最关键的是,这些经常被表扬聪明的孩子,为了维持我之前提到的那个光环,往往会拒绝挑战和突破。因为挑战和突破有时会证明自己不够聪明。人都有一个自我保护的机制。

所以,在这个实验之后,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德韦克提出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概念。表扬孩子的努力,实际上是在培养他们的成长型思维。这种思维是多方面的、可持续的、可延展的。

而表扬孩子天赋好、聪明,则会强化他们的固定型思维。固定型思维让孩子认为自己的聪明是与生俱来的、固定不变的,从而削弱他们的努力。

03

所以,回到开头讲的,我们平常说的“孩子,你真聪明”或“孩子,你很有天赋”其实很危险,会助长孩子的固定型思维。当我们的孩子表现好时,我们应该表扬什么?表扬他们为此做出的努力。

当然,这个努力是多方面的,首先我觉得是他们在意志力上的表现。孩子展现出了极强的努力精神,拥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其次,我认为努力体现在孩子持续的行动上,他们总是想要把事情做得更好。比如,一个孩子如果数学成绩不理想,他会认真研究自己的错题,寻找改进的方法。

最后,努力还意味着永不放弃。我们的孩子面对困难时,不会轻易说“我没办法了”,而是坚信自己可以继续前进,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坚持不懈的态度,也是努力的重要体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