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泽宇|关于行书的历史和特点的研究报告

 万卷作文 2025-04-12 发布于广东

关于行书的历史和特点的研究报告

五年级 吴泽宇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数都会写行书,老师写行书也很频繁。行书这种书体是怎么来的?行书为何在当代这么受欢迎?古代会写行书的书法家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行书的历史和特点做了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的书籍与资料。

2、上网查找。

3、询问老师或同学。

三、资料整理

历史起源:

行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相传由刘德昇初创。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提到:行书乃刘德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这些记载说明,行书就是从楷书简化而来的。

历史名人与作品:

书法史上最有名的十大行书作品,有王羲之历史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王珣的《伯远帖》,杨凝式的《韭花帖》,柳公权的《蒙诏帖》,欧阳询的《张翰思鲈帖》,米芾的《蜀素帖》,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以及李建中的《土母帖》。

书体特点:行云流水,舒展型,灵动多变,重心平稳 

四、研究结论

  • 相传,行书由刘德昇所创,是由楷书演变而来。
  • 历史 上有很多行书书法台安县,有王羲之、颜真卿、苏轼
  • 行书写起来行云流水,可以用于快速书写。



【万卷点评】

这份研究性报告,体现了小作者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选材上也显示了小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报告文本条理清晰,格式规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