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曲《牡丹亭》的折数与经典曲目 1. 原本折数 明代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全本共55折,涵盖杜丽娘与柳梦梅从生到死、死而复生的完整故事线。 2. 现代改编版本 不同演出团体对原著进行删减或改编,常见版本包括: 全本55折:上海昆剧团2022年推出的全本《牡丹亭》,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完整呈现原著情节,如《惊梦》《寻梦》《写真》《闹殇》《玩真》《幽媾》《冥誓》《回生》《硬拷》《圆驾》等。 青春版29折:白先勇主持的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巡演),将55折浓缩为29折,保留《游园》《惊梦》《离魂》等经典段落。 精选版5折:大师传承版《牡丹亭》精选《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五折,聚焦杜丽娘的情感发展。 3. 经典曲目与内容 以下为《牡丹亭》中最具代表性的折目及核心情节: 《游园》 杜丽娘春日游园,见满园春色而触动情思,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惊梦》 杜丽娘梦中与柳梦梅相会,二人于牡丹亭畔幽会,象征自由爱情的觉醒。 《寻梦》 杜丽娘重返花园追寻梦中痕迹,悲叹梦境难续,情感从欢愉转向绝望。 《写真》 杜丽娘自画肖像并题诗,留下“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的遗愿。 《离魂》(即《闹殇》) 杜丽娘相思成疾,中秋之夜病逝,临终前嘱托葬于梅树下。 《回生》 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死而复生,二人终结连理。 《硬拷》《圆驾》 结局部分:柳梦梅遭杜宝拷打,最终皇帝赐婚,全家团圆。 4. 演出意义 艺术传承:全本55折的复排(如上海昆剧团版)旨在还原汤显祖原作的文学深度与社会意义。 文化影响:《惊梦》《寻梦》等折目因情感细腻、唱腔优美,成为昆曲舞台的常演经典,四百余年经久不衰。 (注:不同版本名称可能略有差异,如《离魂》亦称《闹殇》,《玩真》即《拾画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