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这3句话,让我学会远离精神内耗!

 小煦读书 2025-04-14 发布于广东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  

王阳明生于浙江余姚,自幼聪慧,少年时立志成圣,曾格竹七日求理未果。

28岁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等职。正德元年(1506年),因上书触怒宦官刘瑾,被贬贵州龙场驿。

在龙场艰苦环境中,他悟出“心即理”“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开创阳明学派,影响后世。  

后平定南赣匪乱、宁王朱宸濠叛乱,展现卓越军事才能,却因功高遭忌。

晚年讲学于绍兴,提出“致良知”学说,完善心学体系。嘉靖七年(1529年)病逝于江西南安,谥号“文成”,后人尊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先生这3句话,让我学会远离精神内耗!

01 如何使外在的欲念和妄心停息下来,最简单、最核心的一步功夫,即为“观照”。

南怀瑾也曾说:“人最困难的,就是把心中的思虑、情绪、妄想停住。”

《心经》“观自在”用白话文说就是:你观照自己在不在?

“观自在”,能有自己的自在,不需要别人给予自在,他人的毁谤、赞美也都跟我不相干。

观照自己的心念,保持正念,不要有感性的烦恼,放下烦恼,活在当下,过好此时此刻。

善护念,心中的念头不断呈现,不断地放下,不断与自己和解,放过自己,放过别人,放到心无挂碍,把烦恼降服下去。

观照,不断回归自我,内观自我,放下,不内耗,清空内心,达到平和,达到自在,修得柔软之心,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02所谓观照,就是用心如实地照着本来的样子去观察、照看一个对象。观照这个方法,不论行坐立卧,随时随地都可去做。

随处观照。

观照,不止包括静坐,还有呼吸、站桩、步行等。

静坐观照。可以在夜晚的时候,设置15分钟闹钟,通过正念总结一天。观自在,内观自我,达到自在。放电影式回想今天的生活,过得怎样。

呼吸观照。关注自己的感觉,关注一呼一吸。

站桩观照。站着,闭着眼睛,听着轻音乐,专注呼吸,放松。

步行观照。每天固定走一定步数,关注步伐,体会手脚齐步的节奏感。

活在当下。好好呼吸,好好走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静坐,减少压力,减少焦虑,提高幸福感,远离内耗,达到平和心态。

03 在观照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勿忘勿助,不取不舍,不迎不拒,这样才能心不着物,逐渐克除各种闲思杂虑,使心慢慢趋向宁静、澄明的境地。

每天静坐,观照自我,反思自己的观念。

善护念,善于守护自己的意念,保持清静心,保持正念。

也许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在静坐的时候,任由这些问题呈现。

然后自然地反思、接受、想通、释怀、放下,与自己、他人、世界和解,修得清净心,减少心灵负担。

人只有经历过心有挂碍,极度烦躁,然后一件件放下,放到心无挂碍,放到佛系,放到洒脱,才体会到心无挂碍的可贵。

不断通过内观自我,断舍离,放下执念,放下内耗,才能排空,才能活得自在轻松。

希望王阳明先生这3句话,也能给您启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