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功的三大要素,孟子之所以强调“人和”最重要,原因正是从先天八卦到后天八卦的改进。 我们在之前的解析中提到过,先天八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上古时代,人类生存的主要敌人是自然灾害,所以需要及时了解天地的变化。到了商周时期,人类的主要敌人不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因此后天八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所以人和最重要。 孟子的这一观点,其实就来自《易经》,《易经》所强调的正是时、位与和,分别对应天时、地利和人和。 天时强调的是时机的重要性。 有一个成语叫“时来运转”,强调的就是天时的重要性,天时可以带来命运的转变。比如《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最后一战,原本诸葛亮很有把握用火攻把司马懿父子烧死在尚方谷,关键时刻,天降大雨,把火浇熄了,救了司马懿父子一命,诸葛亮从此也再无机会打败司马懿了。 ![]() 顺应天时则事半功倍,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已经是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观念了。比如天气预报对我们出行的指导,就是最普遍的顺应天时的做法。 地利强调的是地势的重要性。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坤卦的象辞,说的就是地以不同的姿势来载物。地育万物,供应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如果人类不懂得合理利用大地的地势和土壤的性质来栽种,就很可能颗粒无收。 ![]() 兵家取势,在战争中,占据有利地势的一方更容易取得最终的胜利。 人和强调的是和谐的重要性。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易经》,那就是和,阴阳也好,五行也好,八卦也好,最好的状态都是和。人与人之间的最好关系,不是东风西风谁压倒谁,而是和谐相处,你好我好大家好。 我们可以用家人的关系来举例,结合天时地利,来说明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达到和的境界。 一个环境要达到和的境界,首先要阴阳正好同步,有一阳就有一阴,成双成对。 因此,我们可以用八卦来说明,一个完美的家庭里,有父母,有兄弟姐妹 ![]() 先说说天时:先有父母后有儿女,儿女则因出生顺序也自动排位为长男、中男、少男;长女、中女、少女。 注意,古代儿女的排序,男女是分开的,因为教育方式不同,担当的义务不同。 再说地利:根据兄弟姐妹的排序,每个人都处在相应的位置,乾父、坤母;长男为震,中男为坎,少男为艮;长女为巽,中女为离,少女为兑。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排位,不这样行吗?我们来看看每个位置的作用就明白了。 乾父,父亲是一家之主,居乾位,乾的特点是自强不息,即用刚硬之性为全家创造财富。 坤母,母亲是给全家带来亲切和温暖的人,居坤位,坤的特点是厚德载物,给全家提供温饱,用柔和包容和化解全家人的脾气。 长男为震,震为雷。长男是要给弟弟们做表率的,而且还负有教导和约束弟弟之责。因此,长男要像雷一样,言出必行,雷厉风行。如果父亲不在家,则长男代父,可行父责。如果家里有什么麻烦和困难,也是长男协助父亲或独自去解决。 中男为坎,坎为水。水主智,有长男分担了家里的风雨,中男可以安静地做自己,按照天性去发展,从而可以拥有更多的智慧和才华。 少男为艮,艮为山。山的特点是稳定,少男即小儿子,小儿子的义务主要是承欢父母膝下,长期和父母呆在一起。 长女为巽,巽为风。风的特点是温柔和顺,长女主要负责家里的外交,协助母亲打理家务、迎来送往。 中女为离,离为火。火的特点是热情明丽,中女像是这个家的形象代言人,吸引着外界的目光。 少女为兑,兑代表口才、喜悦。少女即小女儿,天真活泼,能带给全家开心和快乐。 这样的一个家,每个家庭成员都处在各自该处的位置,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使得全家朝着欣欣向荣、温馨快乐的方向发展,达到和的境界。 ![]() 家庭关系与八卦的对应,只是举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可以灵活运用在每个环境,根据对时机的利用,合理安排每个人的位置,达到人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