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体系考核是指对供应商的整体表现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旨在确保供应商能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企业的需求。考核内容包括质量、供应、服务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1、质量指标:质量是评估供应商的核心指标,包括来料批次合格率、来料抽检缺陷率、来料在线报废率以及来料免检率等。此外,供应商的质量体系、SPC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等因素也会被纳入考核范畴。 2、供应指标:供应指标关注供应商的交货表现及其企划管理水平,包括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以及订单变化接受率等。准时交货率是衡量供应商交货准时性的关键指标,交货周期则是指从订单确认到货物实际到货的时间长度。 3、服务指标:服务指标主要评估供应商的服务态度和配合度,包括配合度(服务)等。服务越好,得分越高。
考核流程和标准供应商体系考核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1、开发新供应商:通过项目询价、员工和合作伙伴引荐、网络搜索等方式寻找潜在供应商,并审查其公司证件和资质。
- 2、选择供应商:从合格供应商库、预选供应商库和新开发的供应商中选出几家进行询价,综合考虑供应商等级、价格、质量、供期和服务等方面,推荐出三家及以上供应商。
- 3、考核现有供应商:通过与供应商沟通,从技术、采购、工程等层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确定供应商等级,为以后的选择提供依据。
- 4、定期评价:每年进行一次年度考核,确保供应商能够持续满足企业的需求。
考核的目的和意义供应商体系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定期评价和监督,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高采购效率,进而为企业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物资供应。通过考核,企业可以建立起一个稳定可靠的供应商队伍,降低采购风险,提高整体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