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其他病因我们今天主要讲其他病因。除了我们之前讲了的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病理产物之外的致病因素,统称其他病因。而其他病因里,主要包括外伤、诸虫、毒邪、药邪、医过、先天因素等,那么我们这节课,主要讲其他病因里面的外伤。 一、外伤外伤,指因仆击、跌扑、利器等外力击撞,以及虫兽咬伤、烫伤、烧伤、冻伤等而导致皮肤、肌肉、筯骨和内脏损伤。外伤致病,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一般来说,轻者可为皮肉损伤,血行不畅,出现疼痛、出血瘀斑、血肿等;重则损伤筋骨、内脏,表现为关节脱臼、骨折、大出血、虚脱、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外伤类型,根据其损伤性质可分为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等。 (一)外力损伤我们首先讲第一个外力损伤 外力损伤,指因机械暴力引起的创伤。包指跌仆、坠落、撞击、压轧、负重、努责、金刃等所伤。这种损伤,可使肌肉、血脉破损而见局部青紫肿痛或出血;也可致筋肉撕裂、关节脱臼、骨折,重者可损及内脏,出血过多,危及生命。 那么这个轻微的外伤,肌肉、血脉破损、局部青紫、肿痛、出血,我们采用活血化瘀利水的方法,还有刺络拔罐、针灸很快就能解决。那么导致关节脱臼骨折的呢,就需要手法复位。骨折的患者,还需要用中药来进行治疗。损及内脏出血过多的、危及生命的,就需要动手术了。比方说这个脾脏破裂出血,这个得赶快动手术,不然有生命危险,然后再用内服的中药进行调理。 骨折的中药治疗在外力损伤这一节,我们重点讲一下关于骨折的中药治疗方法。当然骨折得先复位,必要的时候要用石膏,我们中医基本上徒手接骨的,高手可是特别的多,接完之后会开点中药,促进骨折的愈合。我们这里重点讲一下,药物治疗的内治法。根据骨伤专从血论,恶血必归于肝,肝主筋,肾主骨这些理论,临床上我们采用下、消、清、开、和、续、补、输等内治方法。骨折我们一般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又分了三期辩证,中医是讲究辩证的,另外还配合一些功能锻炼。 1.骨折的治疗分期 我们这里重点讲一下关于骨伤的三期辩证法,初期、中期和后期。 人体受到损伤,经脉受损,气机失调,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离经之血,瘀滞于肌肤腠理,不通则痛。无论气滞还是血瘀,都能引起疼痛,因此必须疏通内部气血。唐宗海的《血证论》,以及钱秀昌的《伤科补要》,都是以“损伤之证,专从血论”这八个字为辩证施治依据。根据损伤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初期、中期、后期。 初期一般是指伤后一到两周内,由于气滞血瘀需要消肿止痛,以活血化瘀为主,即采用下法或消法。若瘀血积久不消,瘀而化热,或者是邪毒入侵或迫血妄行,则可用清法。对于气闭昏厥,或者瘀血攻心,我们可采用开法。 中期是指在损伤后三到六周,虽损伤症状改善,肿胀瘀阻逐渐消退,疼痛逐步减轻,但瘀阻祛而未净,疼痛减而未止,仍然以活血化瘀、和营生血、接骨续筋为主。所以以和、续这两个办法为基础。 而后期为损伤七周以后,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坚实,功能尚未恢复,应该以坚骨壮筋,补养气血,肝肾脾胃一起补。因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筋,肾主骨嘛,所以我们得气血、肝肾脾胃同时兼顾。 2.骨折的分期治疗 由于外伤总会引邪内入,所以筋骨肌肉拘挛,风寒湿痹,关节屈伸不利这种情况呢,我们应予以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所以后期我们多以补法和舒法为主。那么这三期分治的方法以调和疏通调和气血,生新续损,强筋壮骨为主要目的。临床我们必须结合患者的体质,以及损伤的情况来辩证治疗。 2.1初期的治疗 我们具体看一下初期的治疗方法。有这么一句话:血不活者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也。所以骨伤在治疗上,必须以活血化瘀与理气止痛兼顾,早期常用的治法有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开窍活血法等。 我们先看一下攻下逐瘀法。攻下逐瘀法是适用于损伤早期血瘀、大便不通、腹胀拒按,苔黄,脉洪大而数,这一种体质比较偏实的患者,临床多应用于胸、腰、腹部损伤,导致阳明腑实证这种情况,常用的方剂有: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鸡鸣散等等,来进行加减。这个攻下逐瘀法属于下法,常用苦寒泻下来攻逐瘀血,通泻大便,排除积滞。由于这个药物比较峻猛,对于年老体弱、气血虚弱或者妇女妊娠、经期及产后失血者应当禁用或者慎用。如果是上述情况我们应该采用润下通便或攻补兼施的方法,可以选用六人三参汤、养血润肠汤等等进行加减。 第二个行气消瘀法。行气消瘀法是骨伤科里面的内治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损伤后有气滞血瘀、局部肿痛,而无里实热证,或有某种禁忌而不能猛攻急下者。那么我们常用的方剂有,以消瘀活血为主的桃红四物汤、复阳活血汤,活血止痛汤等等。那么以行气为主的,比方说柴胡疏肝散,复元通气汤,金铃子散等等,以及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并重的,血府逐瘀汤,活血疏肝汤,隔下逐瘀汤,圣气活血汤等。那么临床当中可根据损伤的不同,或重于活血化瘀,或重于行气止痛,或活血行气并重。行气消瘀法是属于消法,具有消散瘀血的作用。行气消瘀的方剂一般并不峻猛,如果需要逐瘀通下,可与攻下的药配合,对于年老体衰,妊娠产后,月经期间、婴幼儿等就不宜猛攻。王好古曾经说过“虚人不宜下者,宜四物汤加穿山甲”。也就是体质虚的,用四物汤补下血,再适当加点穿山甲,养血活血。 第三种清热凉血法。清热凉血法包括热血解毒、凉血止血两种方法,适用于跌骨损伤后,热毒蕴结于内,引起血液错经妄行,或创伤感染,邪毒侵袭,火毒内攻等症。常用清热解毒的方剂有五味消毒饮、龙胆泻肝汤、普济消毒饮;凉血止血方剂有四神丸,小蓟饮子、十灰散,犀角地黄汤等等。清热凉血法属于清法,药性寒凉,就要根据人的虚实来用。凡是身体壮实之人,患实之热证,可予与清热凉血,如果身体素虚,脏腑虚寒,饮食平时吃的比较少,肠胃虚滑,或者说妇女分娩之后有热证者呢,都需要慎用。使用这种方法,应该注意到防止寒凉太过,在治疗一般出血不多的这个疾病时,常与消瘀和营之药同用。比方说出血太多,那就要用补气摄血之法,以防止气随血脱,可选用独参汤、当归补血汤等。 第四个开窍活血法,是用辛香开窍,活血化瘀,镇惊安神的药物,以治疗跌仆损伤后,气血逆乱,气滞血瘀,瘀血攻心,神昏窍闭,这些危重(病证)的急救方法,适用于头部损伤,或跌打重症,神智昏迷者。神志昏迷可分为闲症、脱症两种。一种是实证,我们应该用开窍活血,镇惊安神。脱症是虚症,伤后阳气衰微,虚阳外脱,那么我么应该以固脱为主,忌用开窍之品。头部损伤,若在昏厥期,主要表现为不省人事,常用的方剂有,离动丸?,夺命丹,三黄宝蜡丸,舒合香丸,舒气汤等。复苏期表现为眩晕,失困,胸闷恶心,那么这是需要熄风凝神,佐以化瘀祛浊,方子用复苏汤、羚角钩藤汤,或者桃红四物汤等进行加减对症处理。熄风可加石决明、天麻、曼荆子,凝神可加石葛蒲、远志,化郁可用郁金、三七,祛浊可用白茅根、木通,降逆可用半夏、生姜等等。恢复期表现心神不灵,眩晕,头痛,这个时候需要养心安神,平肝熄风,用镇肝熄风汤,吴茱萸汤加减。若热毒蕴结于筋骨,而至神昏谵语,高热抽搐的,我们可用止血汤合清营凉血之剂。开窍药走散性强,易引起流产、早产,孕妇就要慎用。 2.2中期的治疗 我们看一下中期的治法。损伤经过初期治疗,肿胀消退,疼痛减轻,但瘀肿虽消而未净,断骨虽连而未坚,故损伤中期,宜以活营生新、接骨续损,其治疗以活法为基础,即活血化瘀的同时,加补益气血的药物,如当归,熟地,黄芪,何首乌,鹿角胶等。或加强壮筋骨的药物,如续断、补骨脂、骨碎补,自然铜等等。结合内伤气血,外伤筋骨的特点,具体分为活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从而达到祛瘀生新,接骨续筋的目的。 我们看一下活营止痛法,适用于损伤后,虽经消下等法治疗,但仍气滞瘀凝,肿痛尚未除净,而继续用攻下之法,又恐伤正气。常用的方剂有和营止痛汤,定痛活血汤,和营通气散等等。第二个,接骨续筋法。接骨续筋法是在活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适用于损伤中期,筋骨有连接,但未坚实者。瘀血不祛,则新血不生;新血不生则骨不能合,筋不能续。所以使用接骨续筋药佐以活血祛瘀之药,以活血化瘀,接骨续筋。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新伤续断汤、接骨丹、接骨紫金丹等等。 2.3后期的治疗 我们看一下第三个方面,后期治法。损伤日久,正气必虚,根据《黄帝内经·素问》“损则益之,虚则补之”的法则。补法可分为补气养血,补养脾胃,补益肝肾。此外,由于损伤日久,瘀血凝结,筋肌粘连挛缩,复感风寒湿邪,关节酸痛,屈伸不利者,颇为多见,故后期治疗法除了这个补养法外,舒筋活络法也较为常用,常用补气养血法。补气养血法是使用补气养血药物,使气血旺盛,濡养筋骨的方法。凡外伤筋骨,内伤气血,以及长期卧床,出现气血亏虚,筋骨萎弱的证候,皆可采用本法。补气养血法是以气血互根为原则,根据临床而应用。临床应用这个办法,常区分气虚,血虚,或者气血两虚,而采用以补气为主,或补血为主,还是气血两补。损伤气虚为主用四君子汤,损伤以血虚为主用四物汤,气血双虚的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 气虚者,如元气虚,那么我们还会加以扶阳、补肾、补肾阳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参附汤;宗气虚呢,我们用术附汤,白术的术,附子的附;卫气虚用芪附汤,黄芪的芪,附子的附;如果脾胃气虚,用参芩白术散;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对损伤大出血者的血脱,补益气血法要及早使用,以防气随血脱,我们可以选用当归气血汤,而重用黄芪。我们使用这个补气养血法要注意,补血的药物很多都比较滋腻,如果脾胃虚弱者,易引起纳呆、便溏。补血方类,药要兼用和胃的药佐治。阴虚内热,肝阳上亢呢。我们既用辛温偏性的补血药。此外,若跌仆损伤,而瘀血未净,体虚不能攻伐者呢,补虚之中仍然需要酌情使用祛瘀药,以防止留邪损正,积瘀为患。 好,我们看一下,补益肝肾法,补益肝肾法为强健筋骨法。凡骨折、脱位,筋伤的后期,年老体虚,筋骨萎弱,肢体关节屈伸不到,骨折迟缓愈合,骨质疏松等肝肾亏虚,均可使用本法。我们加强这个补肝肾的药物啊,因为这个肝主筋,肾主骨,加了这个补肝肾的药物,加速骨折的愈合,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我们应用补益肝肾法的时候呢注意肝肾之间的互相联系及生理阴阳的偏盛。肝为肾之子,《难经》说,虚则补起母,故肝虚则也应注意补肾,养肝藏精补肾以滋水涵木。常用的方剂有壮精养血汤,生血补髓汤,那么肾阴虚用六味地黄汤或左归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筋骨萎软,疲乏衰弱者用健步虎潜丸,壮筋续骨丹等。在补益肝肾的法中,补气养血药应适当加一些,补气养血药可以增强补益肝肾的功效,加速损伤筋骨的康复。 第三个补养脾胃法,这个方法是用于损伤后期耗伤正气,气血亏损,脏腑功能失调,或者长期卧床,缺少活动导致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司,饮食不消,四肢疲软无力,肌肉萎缩的。大家都知道,肌肉萎缩的,治萎者独取阳明,足阳明胃,因胃主受纳,脾主消化,补益脾胃可促进气血生化,充养四肢百骸。这种方法是助生生化之源,而加速损伤筋骨的修复,为损伤后期常用的调理方法。常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等。 好,我们看一下第四个方面,舒筋活络法,这个方法适用于损伤后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未净,腠理空虚,复感外邪,以致风寒湿邪入络,遇气候变化,则局部加重的陈旧伤的治疗。打个比方,我们就不说骨折了,就说脚扭伤。脚扭伤了如果这个身体虚弱啊,或者正气虚弱啊,这个时候呢外邪入侵,于是乎出现了这个后遗症啊,嗯,每遇到天气变化,他这个脚啊就不舒服,这个在临床当中常见。那么这个呢就适用于舒筋活络法,这个方法主要属使用活血的药与祛风的药相结合,以宣通气血,祛风除湿,疏经通络。如果说陈旧的这个伤,是这个寒湿入络者啊,我们可以选用小活络丹,大活络丹,麻桂温经汤等等。损伤者血虚兼侵袭这个情况呢,我们用舒风养血汤。我们肢体关节痹痛者,我们选用易痹汤,宽筋散,舒经汤,舒筋活血汤等等。腰痹痛者呢,我们用活寄生汤,三痹汤等等。祛风寒湿这些药,药性多辛燥,易损伤阴血,故阴虚者要慎用,或者配合养血滋阴的药同时运用。 那么我们刚才所讲这些治法,在临床运用都有一定的规律。比方说,治疗骨折,在运用了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等方法外治的同时呀,内服这些药物,初期以消瘀活血,理气止痛为主,中期以接骨续筋为主,后期以补气养血,强筋壮骨为主。在这个骨折、气血损伤较轻瘀肿疼痛不严重者,往往在初期就可以用接骨续筋法,配合活血化瘀法。这个挫伤、扭伤、伤筋的治疗初期也应该用消瘀活血、利水消肿,中期则用和营续筋法,后期再用舒筋活络法为主。这个创伤的治疗啊,在使用止血法后应根据证候啊,运用上我们之前刚才讲的各种方法。比方失血过多,开始用补摄止血法,防止其虚脱,止血之后再补而行症之治疗原则。对这个这些分期治疗原则,必须灵活变通,对特殊病例应该仔细辩证,正确施治,我们不可拘泥于。刚才所讲的这个规则,或者机械的分期,这是不拘泥。说了这么半天,其实还是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施治,刚才讲的方法,总结的,前人总结的,实际上呢,不管分不分期,辩证论治,对症治疗有效即可。 损伤的分部治法我们接下来讲一下损伤啊 根据这个部位不同,根据前人的经验呢,根据部位的不同我们又治疗的方法又有所不同,可以参考学习一下。那么按部位辩证法呢我们可以分为这个,上中下三焦分法。比方说上部用犀角地黄汤,中部用桃核承气汤,下部用抵当汤。那么由于要活血呀,我们常常以童子尿,或者酒作为药引子啊。刚才那个说法呢是一本书上的说法,《活法机要》这本书上记载的,活,活血祛瘀的活法,法半夏的法,“机”机会的机,“要”素的要,“要”求的要,《活法机要》这本书说的,那么临床当中,运用这个损伤部位这个方也有一些,比方说,头部常用通窍活血汤。啊,清上瘀血汤,四肢损伤用桃红四物汤,胸胁部位,复元活血汤,腹部用膈下逐瘀汤,腰及小腹,用少腹逐瘀汤,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等等。全身多处损伤可用血府逐瘀汤或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 那么我们还可以用引经药,引经药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根据不同损伤的性质、时间、年龄、体质等等参考,选用方药时可根据损伤的部位加入不同的引经药,使药的作用对损伤的部位,加强治疗效果。损伤早期症见肿胀,皮下瘀斑,局部压痛明显,患处活动受限我们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桃红四物汤。损伤中期呢,以活血舒筋,祛风通络啊,我们可以用橘术四物汤。那么骨折,接骨续筋,我们用新伤续骨汤加减辩证治疗。那么引经药,上肢损伤我们用桑枝、桂枝、羌活、防风作为引经药,头部损伤如果在巅顶的,我们可以加藁本,细辛,我们在额头部,可以加白芷,后枕部可以加羌活。说白了,就是足太阳膀胱经,羌活引经膀胱经,如果肩部损伤,我们加姜黄,大家要记一下。我们肩部损伤,不仅仅加姜黄,我们在很多肩周炎的时候也用片姜黄作为这个引经药啊。胸腹部损伤呢,我们用柴胡、郁金、香附、苏子、两胁损伤呢,我们加青皮,陈皮,元胡,腰部损伤加杜仲,补骨脂,川断、枸杞、桑寄生、枣皮等。腹部损伤加枳壳、槟榔、厚朴、木香。小腹部损伤加小茴香、乌药。下肢损伤加川牛膝,木瓜,独活,防己,泽泻,千年健等等。我们说起引经药呀,明代医家异远真人,在《跌损妙方》这本书里面呢,归纳了一首歌,这首歌诀呢,介绍跌打损伤主方配合部位引经药和随证加减用药法,在临床当中运用的比较广,那么这首歌呢,在这里也跟大家复述一下: 归尾兼生地,槟榔赤芍宜。四味堪为主,加减任迁移。 乳香并没药,骨碎以补之。头上加羌活,防风白芷随。 胸中加枳壳,枳实又云皮。腕下用桔梗,菖蒲浓朴治。 背上用乌药,灵仙妙可施。两手要续断,五加连桂枝。 两胁柴胡进,胆草紫荆医。大茴与故纸,杜仲入腰支。 小茴与木香,肚痛不须疑。大便若阻隔,大黄枳实推。 小便如闭塞,车前木通提。假使实见肿,泽兰效最奇。 倘然伤一腿,牛膝木瓜知。全身有丹方,饮酒贵满卮。 苎麻烧存性,桃仁何累累。红花少不得,血竭也难离。 此方真是好。编成一首诗。庸流不肯传,无乃心有私。 好,关于这个骨伤啊,这个治疗方法,就讲到这里。 为什么我们花大篇幅的讲一下关于这个骨折,骨伤的这一个药物治疗法呢,因为很多民间不传之秘呀,说这个中医伤科学呀和跌打损伤秘方啊,甚至你在路边摊呢都能看到这个泛黄的小书,上面写着跌打损伤啊,什么道家秘方啊,其实他们全部没有逃脱我刚才所讲的这几点,只要将我刚才所讲的这些,如果能灵活运用于临床的话,你就可以成为一个跌打损伤高手。 (二)烧烫伤烧烫伤主要是火毒为患,包括火焰、沸水、热油、蒸汽、雷电等灼伤形体。轻者灼伤皮肤而见局部灼热,红肿,疼痛或起水泡,重者焦炙肌肉筋骨,而见患部如皮革样,或呈腊白,焦黄甚至炭化样改变,若大面积烧烫伤,可致火毒内攻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迷,或大量伤津耗液而导致亡阴亡阳。 那么我们接下来呢,就讲一下烧烫伤的这个治法。这个小面积的烧烫伤呢,可单用外治法就能解决。大面积的重度烧烫伤,必须内外兼治,。内治原则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主。那么我们将这个内治法的辩证论治啊讲一下。我们把这个烧烫伤啊,分成了几种证型啊,也是按照他的早期、中期、后期慢慢来,当然你也不能拘泥于这个,每个人都不一样,个体差异,因人而异。 第一个火毒伤津。火毒伤津呢我们一般使用消热解毒,益气养阴的方法,选用黄连解毒汤,银花甘草汤进行加减化裁,口干我们可以加点石斛、天花粉,便秘可以加点大黄。如果有尿血可以加一些淡竹叶,白茅根等。 第二种证型,阴伤阳脱证,这种呢我们得回阳救逆,益气回阴,选用参附汤,参麦散进行加减,如果冷汗淋沥我们可以加这个黄芪、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等等, 第三种火毒内陷证,这种我们得清营凉血解毒,用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如果神昏谵语的呢,我们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第四种证型,气血两虚,这个一般是在烧烫伤后期,火毒渐渐消退,低热或者不发烧,精神疲倦,少气懒言这种的情况啊,那么我们用补气养血兼清余毒的方法。我们采用的是托里消毒散,或者是八珍汤加金银花之类的。 第五种证型,脾虚阴伤证,这个也是出现在后期,火毒已经退,脾胃虚弱,阴津损耗,面色萎黄、纳呆食少,腹软便溏,那么这种情况呢,采用补气健脾,益胃养阴的方法,我们用益胃汤合参苓白术散进行加减载。 那么在外用法,比较轻的这些烧烫,我们就用大黄,地榆等份啊,磨粉外敷,都可以治愈一些较轻的。稍微严重一点点的呢,比如说一度、二度、到了二度,我们可能在上面加一些乳香,没药,穿山甲,血竭、虎杖,用得稍多一点,冰片等等,现在呢市面上有一种药叫京万红烧烫伤膏,对这个烧烫伤效果还是不错的,它是一种中成药,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一些药,做成的一种软膏。对于轻度的,一二度的烧烫伤,外用效果比较好。当然,我们配合内服更好啊, (三)冻伤好,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外伤的第三个冻伤,冻伤是低温所造成的全身或者局部的损伤,冻伤的程度与温度和受冻时间、部位直接相关。温度越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重,局部冻伤多发生在手、足、耳、鼻及面颊与裸露,或者是末端部位。冻伤初起,因寒性凝滞收引,局部可见肌肤苍白,冻麻,作痛,继而肿胀青紫,痒痛或起泡,甚至溃烂。日久则组织坏死而难愈。全身性冻伤,多为外界阴寒太甚,御寒条件太差,致使阳气严重受损,失其温煦作用,而出现寒战,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肢体麻木,反应迟钝,甚至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 那么关于这个冻疮,冻伤这个,我们也是根据不同的范围和部位来分了型。也分了一度、二度、三度、四度,啊那么我们在内治法当里面呢,也把它分了证型。现在我们讲一下,关于辩证的内治法。 第一寒凝血瘀证,这一种呢,我们主要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为主,选用当归四逆汤或桂枝加当归汤加减, 第二种证型,寒盛阳衰证,这个我们得回阳救脱,散寒通脉。我们选用的是四逆加人参汤或者参附汤加味。 第三种寒凝化热证,这一种呢是冻伤后,局部坏死啊,出现的这个苔黄脉数啊,出现了热证。我们以消热解毒,活血止痛,四妙勇安丸进行加减。 第四种气血虚而加瘀的这种证,这种情况呢,神疲懒倦,气短懒言,脉细微,或虚大无力,我们用益气养血,祛瘀通脉法,代表方剂人参养荣汤或八珍汤合桂枝汤加减。 关于这个冻疮啊,我在临床当中也治过不少。嗯,我一般外用的呢,都选用的一些小偏方,比方说有效果的,我举几个列子,用这个柚子皮晾干,打碎,然后用这高纯度的酒精,浸泡,泡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然后抹于患部,我们说的是小范围的冻疮,抹擦发热,效果很好。每年冬季,我们自制的这小偏方啊,治疗的冻疮非常的多。另外有种方法,治疗冻疮的效果比这个柚子皮更好,但是比较残忍,而且现在也难以去实施,用的是麻雀脑,小麻雀的脑治疗这个冻疮效果是非常好,另外我们除了柚子皮啊,有这个功效,我们还用胡椒粉加95%的酒精啊去泡,一样的可以达到治疗冻疮的作用。当然这个我们治疗的是局部的冻疮,红肿、痛痒,没有溃破的这一种啊。溃破了这一种,不能用这种含有酒精的小偏方去治疗了。 (四)虫兽所伤我们讲外伤的最后一种虫兽所伤,第四种虫兽所伤,主要指猛兽,毒蛇,疯狗及其他家畜,动物咬伤,其中猛兽所伤,轻者局部皮肉损伤出血、肿痛,重者可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而导致死亡。疯狗咬伤,除局部皮肤损伤、出血、肿痛外,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后,可发为狂犬病,出现烦躁、惊慌、恐惧、恐水、恐风,抽搐等症,甚至死亡。蜂、蝎子、蚂蚁蜇伤或蜈蚣、毒蛇咬伤,多致局部肿痛或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甚至有昏迷等全身中毒症状,特别是毒蛇咬伤,可以导致迅速死亡。 毒蛇咬伤接下来呢,我们就将这个这个治疗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毒蛇咬伤呢,我们首先得用这个局部常规处理一下,早期使用的是结扎,毒蛇咬伤后我们立刻用柔软的绳子或者布带就近,或者是就近使用植物的藤,在伤口的上方,超过一个关节进行结扎,结扎松紧度,以能阻断淋巴液或静脉血的回流,但不大妨碍动脉血流为宜。这样的话就不会导致局部的坏死啊。结扎后呢,我们用清水啊,肥皂水冲洗伤口,先淡去周围粘附的毒液,我们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缺血坏死。我们还可以在常规清毒后,用扩创排毒的方法,沿着牙痕啊,纵横切开1.5公分,达到皮下,做十字型切口,如果有毒牙呢,还要取出。但是呢这里必须要指出,如果是尖吻腹蛇、蝰蛇咬伤后呢,伤口流血不止,有全身出血症状呢,不应该扩创,以免发生缺血性、出血性休克。当然我们这个时候,排毒之后啊,可以选用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等,这些就近的药草啊,进行敷它,咬碎之后,敷。另外我们还用烧灼、针刺、火罐的方法来排毒,如果我们被毒蛇咬伤之后,立刻用火柴头或者是其他的燃烧的,放在伤口上点燃,灼烧1到2次,可以破坏蛇毒。出现肿胀呢,我们可以用八风、八邪,这个八邪是手指尖,八风是足趾尖,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者是粗一点的针头啊,沿着皮肤,刺入一厘米,迅速拔出,然后马上将患肢下垂,但被蝰蛇、尖吻腹蛇咬伤后应慎用,以防止出血不止。我们常用的拔火罐方法呢,吸出伤口内的这个血性分泌物,达到减轻局部肿胀和减轻这个蛇毒的作用。我们在这个局部用药啊,外敷草药分为两类啊。一类是引起发泡的药,啊比方说这个生的南星,生南星,鹅不食草等等,可以选用1-2种捣烂之后呢再敷上伤处,以引发局部的出血、发泡,可以借以拔毒外出,对于创口已经溃烂者呢,不可以使用。另外就是清热解毒,比如呢,半枝莲,半边莲,马齿苋,七叶一枝花,八角莲,蒲公英等等,适用于肿胀脚肿者,可选用1-2种,捣烂之后呢,敷于创口周围,肿胀的部位。敷药的时候呢,不能封住伤口,以利于毒液流出,并保持草药的新鲜,草药越新鲜越好。接下来我们讲一下,内服辩证论治。 第一个风毒证,这个风毒证呢,我们采用的是活血通络,祛风解毒。因为这种情况局部伤口无红肿疼痛,仅仅是皮肤麻木,全身症状有头晕眼花、嗜困、气急,严重的呼吸困难,四肢麻痹,甚至昏迷,这种情况呢,我们采用的是活血祛风解毒汤。这里是当归、川芎、红花、威灵仙、白芷、僵蚕、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紫花地丁等等,早期呢我们加泽泻、木通,利尿排毒,大便不畅我们加大黄、厚朴、芒硝,如果咬伤下肢加独活,上肢加羌活,作为引经药,视物模糊,瞳孔散大,可以加青木香、菊花,如果产生了抽搐,我们可以加蜈蚣、蝉蜕、蝎子来收风镇惊。 第二种火毒证,这种情况呢,是局部红肿疼痛严重。常伴有水泡、血泡或者瘀斑,严重的局部坏死,全身症状可见恶寒发热,烦躁咽干口渴,胸闷心悸,胸肋疼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者尿血,苔黄脉滑数,我们采用的是泻火解毒、凉血活血,使用的方药是龙胆泻肝汤和五味消毒饮加减化载,小便短赤有血尿的我们加白茅根,茜草,吐血衄血发斑,我们加犀角,以加强凉血化斑解毒之功,凡抽搐的呢,我们用羚羊角、钩藤,以凉肝熄风。局部肿胀的呢,我们加冬瓜皮,泽泻,赤小豆等来利水消肿。 第三种,风火毒证,局部红肿疼痛较重,一般都有创口剧痛,或有水泡血泡、瘀斑、斑点、或有伤口溃烂、全身症状有头晕眼花、寒颤发热,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大便秘以及小便短赤、严重的呢烦躁甚至神志不安,舌质红、苔黄白相间,后期会出现苔黄、脉弦数,我们以清热解毒、凉血熄风,代表方剂黄连解毒汤和五虎追风散进行加减化载,吞咽困难我们加玄参、山豆根、射干,以清热利咽,烦躁不安或者抽搐的呢,我们可以加羚羊角,钩藤,珍珠母以镇惊安神、熄风,瞳孔缩小、视物模糊加青木香,菊花,神智昏聩我们加安宫牛黄丸进行开窍。第四类蛇毒内陷证,这种情况呢是蛇毒咬伤后,失治误治,出现高热,狂躁不安,惊厥抽搐,神昏谵语,局部伤口由红肿变成了紫暗,或者紫黑,肿势反而消减,舌质红暗脉细数,采用清营凉血解毒,方药清营汤加减。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呢,我们加安宫牛黄丸或者紫雪丹。如果正气耗散,正不胜邪,导致心阳衰微,出现面色苍白啊,汗出肢冷,我们用独参汤,采用独参汤益气回阳,相当于急救了,好那么关于其他病因的外伤我们就讲到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