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社区工作,既是一项工作,又是一份责任;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门学问。需要社区工作者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务实进取。 ![]() 那么,如何快速提高服务居民、推进社区治理的能力?我感到,可以从以下3个维度,快速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能力水平。 一、从借鉴经验中汲取破题思路 。 1、学习。现在,可学习的资料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在于你想不想学的问题。只要做个有心人,多关注信息、报纸、各地区工作的微信公众号、外出学习、兄弟单位的动态等,可以说经验做法比比皆是。 为此,可以探索实施'四个一'学习法:每天1份报纸剪报,类似社会工作报等,每周1次某个主题的案例集中梳理学习,每2周1次学习深度心得笔记,每月1次与兄弟单位社工小伙伴的聊天交流等。 2、吸收 。学会对其他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拆解,从中寻找它的底层逻辑,它成功的关键点在哪里?等等。把它掰开、揉碎了,甚至进行现场还原、要素提取和逻辑推演等等,吸收其中的精华精髓。 3、嫁接 。学习其他地区、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不是为了就事论事、为了简单的学而学,关键在于为我所用。社区工作者要结合自己工作所在小区的实际,用理念、思路、方法去寻找突破点。 譬如,做好理念嫁接。可以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融入小区的'楼组议事会' 中。譬如,做好思路嫁接:可以参照其他地区'接诉即办'方面的好思路,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 。譬如,做好方法嫁接:可以对某个小区在整治电动车飞线充电等顽疾的好方法,嫁接到自己小区中。 二、从问题导向中推动治理路径转化 。 1、收集问题。社区工作者可以从日常走访、民情记录、居民诉求、12345热线工单、小区治安、警情通报等方面,收集、汇总、梳理小区的各种问题。 2、分析问题 。这是要花功夫的。可以从问题的背景、成因、难点、裉节等,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从数据、事件中加强分析。特别是对于难点问题的分析诊断,在裉节中找到关键撬动点。 3、寻找方案 。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题的方案,不同的方案取得的效果也会不尽相同的。 这里,要有最优解的意识。要从寻找最优解的目标出发,寻找好的、适合的方案。 同时,要有整体性的思考。可把问题分为近期、中期和长期问题。做到急事急办、小事快办、难事攻坚。 此外,要善于形成机制。要由解决一件事变成解决一类事的认识和自觉,譬如,在解决小区群租、物业费质价相符等方面,多个有心人,设计方案时,分析它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由此能否形成一套工作法,一个有效的工作机制等,这些,都可以加以充分考虑、讨论。 三、从互动平台中激发创新动能。 1、用好居民互动平台。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用开放共建的心态,善于培养自己组织、发动、动员居民的能力。譬如,在组织能力方面,可以结合小区和居民群体的特点,组建楼栋自治小组、志愿者团队、板凳议事会、民生半月谈等载体。在发动能力方面,可以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等等。在动员能力方面,可以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小区文化宣传日等活动中,把居民吸引和动员到小区治理中。 2、用好三驾马车联动平台。在居委会、物业和业委会三驾马车联动中,社区工作者要善于培养自己代表居委会,在指导、引导物业和业委会履行职责中的能力,通过“三方联席会议”等,加强沟通、协调,使得三架马车可以同向而行、同题共答。 3、用好开放共建平台。在与区域化党建联建共建中,社区工作者要善于培养自己发现、挖掘、整合、助推、联手的能力。譬如,能主动发现和识别辖区企业资源,能不断挖掘和开发社区能人库,能整合和建立'服务项目资源池',能助推和协助社会组织申报公益基金等,能联手和推进开展'社企共建日'活动等等。 总之,社区工作者在三个维度中实践能力的提升,不断通过深度激活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进而激发治理创新的动能,提升小区治理的效能。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