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伍尔夫《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比金钱更重要的,是自由意识的觉醒

 妙子的宅家时光 2025-04-18 发布于河南
微信图片_20250202151541.jpg
01

伍尔夫是象征自由的女神,她创作的很多文学作品里面都包含着很前卫的思想。

在那个女性不被鼓励创作的时代,伍尔夫用清醒的目光审视着当时的环境,她不掺杂个人嗔怨和愤怒,从一个客观、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女性创作的困境,深入探寻身边环境和世俗偏见对女性的影响,包括她们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

伍尔夫看清了世俗规训对女性创作激情的消耗,同时鼓励女性敢于突破传统标准的束缚,大胆追求更多自由的可能性,唤醒了很多当代女性的独立意识。这本《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也成为女性主义的宣言。

伍尔夫认为女性要想实现创作自由,就需要钱和一间带锁的房间,独立的空间可以不被任何人打扰,任由思绪飘荡,去感受当下的点点滴滴,在独处中可以去思考生命的诸多课题。

经济独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精神压力,不必围困在因窘迫产生的惶恐之中,当一个人生活在不需要为生计发愁的处境中,思想上也会倍感松弛,同时也会激发更多的创作活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俗着急要求女性去扮演很多角色,被要求卸下自己的敏感和细腻,思想被迫变得钝感,变得像动物一样忘我且忠诚,会无意识地走上一条跟同类人一模一样的路,但很少有人去思索这样的方向究竟适不适合自己,万一走错了,发现事实不是自己期待的样子,那该如何修正?

现如今的,目光看到的地方都是一样的腔调,化着一样的妆容,稍微有些不同见解,也会被身边的环境所同化,遵从某种规则,这种内化在心底的命令,就像得了某种病毒一样向四处传播,面对社会对主体意识的规训,最先拥有的独特生命力,在统一挤进被规划好的模版之后,这些独特性也会瞬间荡然无存。

伍尔夫的文字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给了无数生命冲破一切枷锁的勇气,她写给女孩儿们的温情寄语:“不必匆忙,不必火花四溅,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为了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自我,伍尔夫在作品中涉及到的自由意识,同样在一百年之后鼓舞了很多人。

为了实现某种社会化的夙愿,我们可以成为更优秀更有成就的人,但遵从生命的自然性,会让我们活得更像一个人,那些抱着电脑在深夜面无表情加班的工具人,以及困在消费主义陷阱里的小白鼠们,又何尝不想按下暂停键,去过一种暂新的生活。

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难免会被身边的环境所影响,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会有很多无形的力量把人束缚在樊笼中,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是无意识的,为了适应某种秩序,不得不勉为其难扮演一种特定的角色,感觉活着很心累。

人情往来的交际中需要实现价值,倘若达不到某种标准,就容易对自身的价值产生怀疑,会为达不到某种预期而倍感焦虑,失业面临的压力,以及外界对个体的期待,都会像一座山一样,给自己的身心增加相应的重量。

能够让人活得放松的方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违背自然规律,允许一块抹布上有污点,允许自己有冷血、残酷的一面,也不再伪装生活中一切都好,同时意识到错误与脆弱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与自身的欲望和阴暗相处。

02

伍尔夫在书中也讨论了一些影响女性写作的因素,大多数都跟生活的环境和世俗的氛围有关,包括外界对女性的偏见和阻碍,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女性大都困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缺少看待世界的目光。

丰富的生活和情感经验,可以给自己的创作助力,那些约定俗成的观念,会让很多女性束手束脚,那些杰出的女性作家们,从作品中就能明显看到,她们的生活经历普遍没有男性作家们丰富。几乎是围绕自己的家庭,厨房或者工作的地方。

面对同样的问题,男性这边就不需要承受太多压力,写作对于男性来说,是一种可供尝试的职业之路,而对于已经成婚的女性来说,如果写作不能带来实际性的回报,就会当成是一种消遣,因此,很多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难免会被家庭成员所打扰。

本质上还是因为,在他们眼中,写作并不是一件非要去做的一件事,至少跟家务事和照顾家人相比,确实是如此。

古往今来,大多数女性写作,往往会选择小说这样的题材,因为小说不需要过于集中精力才能完成,也意味着女性在创作中,随时被其他事物干扰,思绪一旦扰乱,就难以沉下心去创作那些深刻的作品。

创作一部作品,需要反复的修改和润色,需要消耗太多精力和时间,同时也需要倾注大量情感,中间的过程最忌讳被打扰,安静的环境能够让人深度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作品的质量。

 微信图片_20240704230529.jpg

充足的时间,会让女性更加集中注意力,一个被家庭和琐事缠身的女人,是没有办法把精力集中在要做的事情上的。

物质是女性创作的基本条件,试想一下,一个女人每天为生计奔波忙碌,生活中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那她也静不下心去投身其他爱好,一旦女性成家立业,有了孩子,有了事业,就要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同时也要操心家里的一切开支,就难以留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了。

然而,而从事艺术创作又是一桩极其消耗心力的工程,需要对生活有强烈的共情能力和敏锐的感知力,但仅仅是家庭琐事,就已经占据了太多时间,因此,她们无法再闲暇之中完成自己的爱好。即便是完成了一些作品,也是牺牲了琐事之外一切时间换取的。

如果女性在经济上不能独立,物质上极其贫乏,就容易被世俗的很多规则阻碍,也会让人的精神无法安定,相反,那些有足够的金钱,还有足够的闲暇时间的女性,就不必为这些事情而忧虑,内心沉静下来,才能更好地思考和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持续投身于创作中。

03

伊丽莎白时期,任何时代的男人都能写颂歌或十四行诗,却没有哪位女性留下片言只字,女性对男性来说都是一种资产,并且经常会有自作聪明的人,带有轻蔑的目光,去审视女性存在的意义,在他们眼中的观念是“大多数女人没有个性”,要么是“女人很极端,要么比男人好,要么比男人坏。”

偏见导致女性处处受到贬低和忽视,更别提让他们看见女性的艺术价值了,那些聪明的男人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观摩女人,那个时代,女性若想写作,在他们眼中更多的,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微信图片_20240126194056.jpg

正如一个非常有天赋的女性创作者,由于忙着对抗时代的偏见,她的才华便无法在作品中完全显露出来。

艺术的诞生需要人具有强大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每个时代都不缺乏天赋和想象力的女性,简·奥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都是优秀的小说家,但她们在创作过程中却充满阻碍,遭到质疑和鄙视也是常有的事,加上创作条件有限,被打扰也是常事,目光有限,不能像男性一样去游览不同的地域景观,极少存在类似男性作品那般恢弘的场面。

现代的社会中,要远比以前自由宽松太多,交通便捷,拥有随时去看世界的旅行,创作平台也很开放,虽然人人都有表达的机会,可是时间却成了稀有资源。

大部分女性囿于厨房和工作,每天八小时的工作都已经把能量消耗差不多了,下了班之后,还需要陪伴孩子,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

很多时候,即便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却失去了独处思考的能力,身边的诱惑无数不在,互联网杂乱信息的围堵,历史遗留下来的自我驯化,都会让人无法真正了解内在的需求,容易有很多限制性思维。

这就需要个体从精神上重新建设新的自我,拥有独立看待世界的目光,对特定的规训进行反向思考,就会有助于形成生命的独特性,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缔造者。

伍尔夫鼓励女性大胆创作,希望女性敢于摆脱脑海中固定的偏见,从实际出发,去主动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便不容易被有意无意的局势给圈住,多向前走走,就多一些自由。

如果某种颜色是某类个性的代表,那么换成其他颜色会不会有其他效果,当人们拼命挤入某个航道,滋生大量的焦虑和内耗,能不能大胆尝试一种全新的体验,听话乖巧懂事不一定非得是女性的配置,她们也可以勇猛、豪放、且强悍。

真正的自由是在于内心的觉醒,而不是一种口号、一种形式化的表达,而是自发性地去决定自己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且有兜底的勇气。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END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伍尔夫《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每一个自由的灵魂,都擅长在暗处翩翩飞舞

《红楼梦》——鸳鸯:一个用性命做赌注,不甘于屈从权势的丫鬟

《佛陀传》:慈悲乃是大爱,像滚雪球一样无限复利,最终收获解脱、平和与喜悦

最美人间四月季—在太湖中找回生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