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口可理解为上下壳结合处的止动结构,也称为唇,分为公止口与母止口 主要用于两个零件之间的定位、密封及增强连接。它能确保零件在装配时准确就位,并提供一定的连接强度与密封性能,起到防水防尘和防静电作用所以止口尽可能要整圈设计 公止口通常为塑胶零件上环状或类似环状的突出,一般在塑胶件靠内边沿通过加胶形成。 ![]() 母止口是与公止口配合使用的结构,一般在塑胶件靠内边沿通过减胶形成,与公止口的凹凸形状相反; ![]() 公母止口的配合尺寸 1.尺寸A为配合面间隙尺寸,取0.05mm。 2.尺寸B为壳体外观面胶厚尺寸,应≥0.80mm。 3.尺寸C是过渡圆角,主要是胶位突变的圆滑过渡,也不能太大,防止装配时干涉。 4.尺寸D为止口纵向避让尺寸,常用0.10-0.20mm,建议0.20mm,防止尺寸偏差时造成装配干涉。 ![]() 胶厚2.4mm以上时如何设计止口 1.尺寸A为公止口宽度,一般取0.6mm左右。 2.尺寸B为母止口边的挡墙宽度,应≥0.40mm较好成型。 3.尺寸C是母止口外观面骨位宽度,根椐胶件厚度取0.8-1.2mm之间,以防厚薄印问题。 4.配合面应有1度左右的拔模角。 5.止口高度一般在1.2mm左右。 ![]() 止口的设计原则 1.公止口一般长在相对厚度较薄的胶件上。 2.母止口一般做在相对厚度较厚的胶件上,可减轻或避免厚薄印。 3.公止口的尺寸说明如下图: 4.尺寸A为公止口根部宽度,常用范围为0.60-0.80mm ,最小尺寸要保证。 5.尺寸B为公止口的高度,常用范围为0.60-0.80mm。 6.拔模后顶部最小宽度不少于0.50mm。 7.尺寸C1、C2是公止口两侧拔模尺寸,2-3度即可。 8.尺寸D倒角尺寸,便于装配,常用0.25-0.30mm。 ![]() 反止口防止上(下) 壳朝外变形,同时防止下(上)壳朝内缩。 ![]() 反止口与止口的关系 1.止口与反止口配合使用。反止口的作用与止口相反,反止口是防止上(下) 壳朝外变形,同时防止下(上)壳朝内缩。 2.反止口是做在母止口的那个壳上。 3.设计反止口时要注意离公扣单边8.0mm,至少6.0mm,因为扣位要变形。 反止口与止口的配合尺寸 尺寸A1为配合面尺寸,为0.10mm,最大不超过0.15mm 尺寸B1为反止口高度,是小不小于0.6mm 尺寸C1为反止口纵向长度,应C1≥1.00mm,不要太小,否则反止口没有强度,易断。 ![]() 反止口常见三种结构 标准反止口形式 这种反止口是最普遍使用的,结构设计时为 保证足够的强度,要成对做。 ![]() 反止口形式二(工字骨) 1.工字骨反止口做法很普遍,主要适用于PCB离壳体太近,没有空间做标准反止口。 2.主要优点:这种反止口强度高,又不必切另一个壳的公止口 ![]() 反止口形式三 1.这种骨位是由工字骨演变而来,主要适用于PCB离壳体太近,没有空间做标准反止口。 2.缺点:要切掉另一个壳上的公止口,还要注意保证另一个壳的胶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