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去除时光的印记——黄褐斑,且看皮肤科前辈陈彤云妙手美脸

 Sonya_Lee 2025-04-1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不同年纪又不同年纪的美嘛。不过有些人确实过早地被时间辣手摧花,脸上出现了岁月的痕迹——黄黑斑。

图片

说起治疗黄褐斑,医院大部分就是激光啦,打一打淡一点,但是没几天又明显,为啥?

中医上说,有诸内,必形于诸外,啥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你脸上出现了与年纪不符的过多的黄黑斑,说明你体内出现了问题,这时需要调整体内的状态,而不是单单用激光打了了事。

既然说到中医治疗,那么很多关注过中医美容的朋友们是不是就想到了七百散外用(白芷30 g, 白蔹30 g, 白术30 g, 生白附子9 g, 白茯苓9 g, 白及15 g, 细辛9 g)

图片

不过这是外治,一样的道理,在体内不改善的情况下,仅仅外敷,停药之后还会反复。所以还得配合中药内治,内外结合,疗效更好哈。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黄黑斑在中医里被成为“肝斑”,又称“黛黑斑”,女性多有,而且容易家族性出现,这一类人多数伴有月经不调,通常有血块、痛经、月经颜色发黑,还特别容易生气,在怀孕或者口服避孕药后发作地更明显,这个病症的病机可不是单单靠七百散外敷就可以改善的。

先来看一位皮肤科老前辈:陈彤云

图片

这张照片可是19年北京台采访时的截图,97周岁的老前辈(1921年出生),看看人家的皮肤,不愧是皮肤病专家,治疗黄褐斑、痤疮可谓是京城一绝。

图片

说一说病机吧,前辈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有斑必有瘀,无瘀不成斑”,瘀血是黄褐斑形成的病机关键,因为女性朋友们容易心情不好,肝郁了,一旦肝郁,浑身气血流行不畅,就会出现黄褐斑,这时会夹杂肾精不足、气血亏虚,出现像月经量少,腰膝酸软,白带少,疲劳,头晕,脸色看着发黄等症状。

所以在治疗上,活血化瘀是必不可少的,她每方必用的就是当归,因为当归可以补肝血,又可以活血化瘀,再加上丹参、川芎,月经血块多的,再加上桃仁、红花、泽兰、莪术。

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减,比如肝郁气滞明显的:特别容易生闷气的:加逍遥散;怕冷明显,大便偏稀的脾肾阳虚的:加右归丸、附子理中丸。

女性朋友吃了她开的中药,皮肤变白了,真正的由内而外的变美了。

且看病例:

图片
图片

生完孩子的王姓干部怀孕及产后皮肤都很好,但是在孩子5岁的时候,在(可能真的是工作、家庭的压力,特别是小朋友学习的烦恼),近一年来在双颧、鼻双侧、鼻梁等处出现境界清楚、对称的褐色斑片、面色不华, 精神萎靡乏力, 性急躁易恼怒, 经期迟至10 ~ 15 天, 经量仅一天、色谈、白带稍多,近几个月睡眠不实、多梦, 纳食一般, 舌质淡嫩、脉象沉细。(大家自己对一对症状,是不是都有)

陈老以归脾汤加减治疗:

黄芪20克 党参10克 炒白术10克 当归10克

茯苓15克 扁豆10克 龙眼肉10克 枣仁20克

远志10克 僵蚕10克 生谷芽10克 白芷10克

陈皮6克   甘草3克

三个月后,奇迹出现了,王姓干部精神舒畅,褐斑全退!月经也正常了。这才是真正的由内而外的美白啊。就问你服不服吧。

另外悄悄告诉你们,陈彤云前辈的家族没有长寿基因,她的父母、爷爷奶奶都没有活过60岁的,她自己饮食、心态都非常注意,并且她自己说她每天服用2克三七粉,吃了几十年,起到活血化瘀兼补虚的作用。

所以对于想要皮肤白白美美的,不想喝中药的,可以每天吃上2g三七粉,得长期吃,才能有明显效果。(PS:强调一下:三七粉是云南三七磨成的粉,绝对不能吃一些当地产的所谓的土三七,特别是江浙一代,有所谓的土三七,和云南三七长的有些类似,但是功效天差地别,江浙的土三七吃了会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出现肝脏衰竭,是会要命的,所以不能吃土三七!不能吃土三七!不能吃土三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记住!

看黑板划重点:

      1.黄褐斑的关键病机就是血瘀,治疗的重点在于活血化瘀,药用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型加减不同药物。服用药物药有耐心,基本上要3个月左右可以见到明显效果,当然临床上也有例子,喝了半个月就明显消退的。

      2.不想服药的朋友们,可以每天口服三七粉2g,长期服用,可以起到消除黄褐斑的作用,给你一张白嫩的脸。(PS:强调一下:是云南三七磨成的粉,绝对不能吃一些当地产的所谓的土三七,特别是江浙一代,有所谓的土三七,和云南三七长的有些类似,但是功效天差地别,江浙的土三七吃了会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是会要命的)

参考:

1.巫君玉,危北海,李乾构,赵荣莱,郁仁存,王玉章,滕宣光,赵松泉,陈彤云.健脾益气法在临床上的应用[J].北京中医,1988(04):13-17.

2.陈彤云.脾胃学说在皮科病证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1992(01):15-16.

3.陈勇,曲剑华,陈彤云.陈彤云对黄褐斑的辨证论治[J].中国美容医学,2005(01):99-1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