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我们的身体里藏着一些小小的“精密仪器”,正默默掌控着头部的一举一动。这就是枕骨下肌群,看似毫不起眼,却在我们的身体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每1kg枕下肌群内竟然有36条肌梭,相比之下,臀肌每1kg只有0.7条肌梭。这些密密麻麻分布的肌梭,就像是一个个灵敏的小卫士,专门负责感知肌肉的张力,只为确保我们头部能够实现精细控制。想想看,脖子上那些肌肉大多跟食指差不多粗细,却要顶着像保龄球一样重的脑袋,不仅要稳稳支撑,还要带着它灵活转动,这可不仅仅靠力量,更依赖枕下肌群精准的控制。网友皇甫汲在3月29日的分享中,提到了一个概念:西医认为枕下肌群很重要,如果这个地方紧张,那么全身都不好了:枕下肌群位于枕骨下方、项上部深层,是连接颈椎和颅骨的重要结构。它主要包括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这些肌肉体积虽小,但作用关键,它们参与头部的旋转、侧屈和伸展等动作,维持着头部的稳定和灵活运动 。枕下肌群可不只是孤立存在的,它一头连接着眼睛,一头连接着脊椎,就像一座桥梁,维持着眼睛与脊椎之间的协调性与功能。不信你可以试试,用手摸住枕下肌群,然后左右转动眼睛,是不是能感觉到手下的肌肉微微隆起?这就是它们在协同工作呢。正因如此重要又敏感,枕下肌群堪称整条浅背线的“开关”。其实任何眼睛转动都会在这些枕骨下肌群产生张力的变化),而大脑则自其无数的牵张感受器中读取之,接着反射性地指示其余的脊背部肌肉,组织颈部以下的整个脊椎。枕下肌群的外面,还覆盖有头半棘肌肉丛、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宣宾老师说的耳后高骨大筋)等,我一层一层添加肌肉,您就能明了。从图中可以看到,有大量的神经和血管,分布其中,中医认为,全身共有九条经络经过了颈部,所以脖颈是人体交通的要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枕下肌群又被认为是整个脊背部的功能中心,连接着从眼球动作到大脑到脊背部肌肉的信号传入与输出,及动作的协调性,可以说如何使用您的眼睛,特别是如何使用您的颈部,决定了背部肌肉的张力形式,在临床中很多时候松解枕下肌群往往成为解决肩胛、腰背甚至臀部顽固问题的关键。颈椎功能障碍和头痛患者中,枕下肌群最容易出现紧张而导致上颈椎处于后伸位,触诊枕后软组织可触发头颈痛,还可发现这些软组织出现增厚、紧张和广泛压痛改变,严重枕下肌群可发生萎缩。然而,现代生活里,我们常常因为不良坐姿、姿势,过度接触空调寒冷等,让枕下肌群苦不堪言。当头部过度前伸,上颈椎后仰、下颈椎过度弯曲,驼背、圆肩的姿势就出现了。这时候,枕下肌群会变得紧绷,枕骨神经受到刺激,颈部和头部后方就会产生慢性疼痛,甚至麻木。枕下肌群紧张僵硬会卡压枕下神经和颈动脉,从而引起头痛头昏嗜睡等。头痛发生的部位一般是从枕后向眼眶弥漫。枕骨下缘肌群是全身唯一连接在脊髓被膜上的肌群(因为颈一颈二之间没有椎间盘),当枕下肌群紧张时,会引起脊髓被膜紧张,进而引起全身性肌肉紧张,从而引起血压的升高。因此,枕下肌群的柔软性与全身的柔软性有关。因此,长时间伏案的人群由于枕下肌群短缩会引起全身紧张和颈部疼痛。 临床经常摸到肩颈僵硬的客人,问她可有不舒服?她说没感觉啊,我只是头不舒服,我只是脑鸣,我只是有个富贵包影响美观……阿文老师说,这类人群已经麻木,失去知觉了。 那么如何解决呢?小的淤堵可以扎针,汤药解决,而成片的淤堵、僵硬,则需要用手法和刮痧来一层一层松解,佐以热敷,艾灸,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调理,才能把肌肉变松软,事实上,全身的肌肉,都应该是松而不懈的,哪一块硬了,都会影响气血的运行。 这个是20年的富贵包,板结如石头,我用到了袁鑫老师的软组织松解手法,和阿文老师的刮痧手法,搞了大概有30次吧,有一定效果,后来她回家了就没有继续,其实她全身都是僵硬的,不只颈部,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回家后,她又接触了其他的疗法,身体慢慢在转好。 开篇皇甫汲提到了项丛刮,项丛刮是李湘授老师提出来的,他今年也超过90岁了,听说他前几年中风了,瘫在床上起不来,就自己刮项丛,天天刮,刮了几个月后,重新站起来了,可见这一带的功效强大!下面是李老多年前介绍项丛刮的视频: 阿文(陈雄文)是李湘授先生的弟子之一,这是他早年录制的项丛刮的视频,标准的刮法: 接下来的这个视频,是阿文老师现在刮项丛,也就是枕下肌群的示范,现在不在意招式了,更多的是感受和疗效,宣宾老师常说:高手练武,一开始学很多招式,练到最后,就没有招式了,无招胜有招。 各种技法,如果能当面感受,则更能体会到渗透和松解的快意。好比我告诉你这个苹果很脆很甜,你只是知道了有这么回事,具体怎么个脆和甜,则需要吃过才知道哦。
|